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党风廉政教育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4:13:13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5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确立与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滋生某些腐败思想和行为。从近几年来高校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中可以看到涉及大学生的个案也不为鲜见,暴露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心理教育缺失和大学生廉政心理素质不强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妨碍了我国防腐倡廉工作进程和目标的实现,以及营造一个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有责任通过各种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全的廉政心理机制和防腐拒变能力。这不仅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探讨大学生廉政心理形成机制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出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基本对策,为创新高校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升价值追求层次和健全人格心理品质以及防腐拒变意识和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一、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及其特点

  生成机制是指一个事物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以及一个特定事物的形成,要遵循哪些法则,表现出哪些规律。[1]笔者认为,心理生成机制是个体如何在相关因素和规则的影响下,通过相互作用和制约形成某种特定心理特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所谓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是在大学生廉政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和特征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2]它是大学生产生廉政心理的起因以及最终对廉政观念和行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机制。它包含促进大学生廉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

  1.大学生廉政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对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起主导作用的是廉政心理发展动力机制。

  笔者认为,大学生廉政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依据自身发展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产生廉政的倾向性需求,经过自身内化的经验,价值追求和认知模式进行反思和价值选择,在此过程中形成廉政动机,并自觉在任何情景下表现出廉政的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大学生对廉政的动机、需要、认知及情感及信念等,并以一定的形式和不同的层次存在于大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同时也反映大学生对廉政的认知认同及大学生的廉政价值追求。

  2.大学生廉政心理发展的调节机制。对大学生廉政心理发展起调节作用的是大学生廉政价值观念体系。大学生廉政价值观念体系是大学生在其心理发展中所建构起来的一套支配和调节自身廉政心理和行为的价值信念系统,它广泛影响着大学生对廉政的知、情、意、行过程,调节着大学生对廉政的认知认同、廉政情感态度、廉政意志品质及廉政行为等。其调节作用表现为:一是廉政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排除内心冲突的调节机制。当今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因素和矛盾,各种社会不正之风及诱惑增多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极大的冲击,各种矛盾、观念冲突及社会种种腐败的现象都给大学生带来内心动机的斗争,廉政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受到各种冲击困惑时,能及时提供一种有效排除内心冲突的手段,帮助其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自己的行为。二是廉政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廉政人格自我调节和监控体系。自我调节与监控是一种对自身心理活动过程的认识、评价和调节机制,它为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提供参照标准。大学生一旦具备廉政人格价值体系,就能够使其自觉按照种种廉政的价值标准去规范和监控自己的言行,在矛盾冲突面前能够做出理智判断,权衡轻重,明辨是非,使自己主观动机和客观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帮助大学生建构一种廉洁从政的价值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廉政心理和品格(廉政人格)形成的深层次核心问题,它不仅为大学生廉政人格发展提供持久而有力的推动力,推动了廉政心理的发展,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内心平衡和调节机制,使其更加自觉地践行廉政行为。

  3.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主要特点。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一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特定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决定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动性更加突出和明显,大学生会更加倾向于按照社会对其自身的角色期待和要求进行自主选择和认同,作出价值选择和整合,有极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一旦形成廉政心理机制,就有较强的整合、调节和监控的功能,成为自己人格结构中深层和稳定的核心部分,在心理调节中发挥稳定而持久的作用。

  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同样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校园文化因素、网络文化因素、社会多元文化、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等,这些与大学生廉政心理的生成息息相关,将对廉政心理的生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要合理利用这些因素中积极的部分,克服或避免其消极的部分,为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创造优良的内外环境。

  二、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与廉政心理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与廉政心理教育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为高校实施廉政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遵循大学生廉政心理生成机制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廉政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可提高廉政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增强对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也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廉政心理机制的生成。在开展廉政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廉政的动机,产生对廉政的认知认同和廉政情感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廉政意志品质,强化自身的廉政行为;廉政心理教育的实施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促进大学生廉政心理素质养成渠道,为促进大学生实现知行统一创造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廉政心理机制生成。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述加强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对于形成健全的廉政心理机制的重要性。

  1.从心理学上看,腐败心理的产生是基于环境一个体一行为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3]它是个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心理结构中的需要与动机是促使个体形成腐败心理的原始动力,[4](P22)而个体认知偏差以及脆弱的人性和薄弱的意志等也都是腐败心理产生的原因。可见,腐败心理正是在这些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因此,加强对大学阶段的廉政心理教育,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廉政心理机制,是从根源上预防和杜绝腐败犯罪的重要措施。

  2.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公职人员的主要来源,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对培养“准社会人”形成良好的廉政心理素质和廉洁自律的人格品质,创造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腐败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且腐败人员文化程度有增高的趋势,从过去频频出现的“59现象”,到现在的“35现象”和“26现象”,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加强对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时期的道德品质、廉政心理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面貌。因此,大学生在高校接受廉政心理教育是将全社会反腐倡廉的预防教育的“关口”前移,保证这些具备廉政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廉政观念和防腐拒变心理机制来抵制权力、金钱等的诱惑,在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中明辨是非曲直,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腐败,从而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加强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一方面深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丰富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更加明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在增强对大学生的廉政心理教育过程中不但传播了高校的廉政文化,还把我国廉政文化的理念植入大学生的内心,让大学生形成对廉政文化的认知认同,并把它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在对廉政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塑造和提升个人的人格健康水平,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建构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廉政心理生成规律,以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廉政人格教育为主线,建立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新内容、新理念、新目标,采用正面引导、心理疏导、教学相导等多种方式,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廉政心理教育模式。

  1.以培养廉政人格品质为目标,创新大学生廉政教育内容和形式

  廉政人格教育是以发展大学生廉政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运用心理、教育、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方法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廉政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是在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大学生廉政人格为目标导向。以大学生廉政人格的培养为目标是高校开展廉政心理教育的导向和基本依据,它决定着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廉政心理教育的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等,同时也是评估廉政心理教育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科学建构大学生廉政人格培养目标体系对顺利实施廉政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在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内容上,除了要增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反腐斗争的形势政策教育等传统的廉政教育内容外,还要把大学生廉政人格教育纳入整个廉政教育的内容体系中,特别是要强化对大学生进行廉政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建构廉政价值体系,塑造廉政的人格特质。

  三是在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方式上,开展与廉政教育目标内容相适应的心理教育和人格训练活动。开设人格训练班,[5]进行自立、自强、自律的训练等,通过廉政人格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意志水平和理性认识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从而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以提升廉政心理素质为重点,增强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实效性

  从认知、情感、意志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廉政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重点和教育实效性的体现。只有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养道德情感和增进意志锻炼结合起来,才能为形成认知、情感、意志互相融合、彼此促进的廉政心理教育机制奠定基础。因此,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的廉政觉知水平。

  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廉政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廉政认知水平;其次,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感及廉政情感。道德感的基础是对法纪的了解和敬畏,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和自觉遵守。道德感也是廉政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基本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使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

PingYin.cN

[6]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让大学生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通过腐败案例,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及腐败分子的现身说法等,了解法律的公正严明以及腐败可能给个人和亲属带来的难以弥合的心灵和情感创伤,给人以畏惧、痛惜、憎恶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从政道德的学习,深入了解社会舆论对从政行为的道德评价,以明是非,知荣辱,增强廉洁从政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三是要强化大学生的廉政意志品质,规范大学生的廉政行为。[7](P22)廉洁从政的意志品质既是廉洁行为的自觉组织,也是对腐败行为的自觉控制。因此要积极地培养对大学生廉政心理起积极作用的意志品质,如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独立性、做事果断、自制力强等;同样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克服那些对廉政心理的形成起消极作用的意志薄弱品质,如缺乏主见、容易动摇、优柔寡断、自我约束力差、易受暗示等等,通过意志品质的提高来规范自己的廉政行为。

  3.以全面渗透为理念,促进廉政心理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大学生廉政教育应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课堂学科教学、学生工作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融入廉政心理教育,注重廉政教育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一是把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知识,学生吸取营养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开展廉政教育前沿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廉政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大学生廉政教育纳入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当前,在高校里专门针对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的教材还少之又少,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廉政教育系列案例和教材的编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反腐倡廉专题内容,让廉政的知识与理念能够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8]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高一线教师廉洁教育的主动性,自觉地把廉政理念和行为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师的廉洁意识和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效应,因此,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职业人格魅力,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而促进高校廉政教育。

  二是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应渗透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廉政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廉政心理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情感,强化法纪法规和诚信教育。当然,在学生工作中渗透廉政教育要注意把握“层级递进”的原则,实现廉政教育阶段性、差别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所谓“层级递进”,是指在开展廉政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大学生廉政心理教育。对大一新生,可着重开展以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案例剖析与讨论,侧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重点把好学生入党、学生干部选拔与任用、评奖评优、考试考核等重要环节,让大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民主廉政气氛。对高年级学生,可在毕业教育中着重进行诚信就业择业为主题的廉政教育,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诚信廉洁做人,脚踏实地工作等。

  三是把大学生的廉政心理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节中。“社会实践不仅是大学生形成一定思想政治观念体系的客观基础,也是改变业已形成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以及相应观念体系的客观基础。”[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开展生活调查活动和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中融入廉政心理教育,如通过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廉政先进人物和集体的采访和调研、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廉政教育,增强自己分辨是非,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心理氛围于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民主型”的家庭环境,但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有利的。另外,像良好的榜样与相应的示范以及成人对儿童心理、行为的正确引导等都是很不错的人际环境条件。总之,要实施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给予儿童以健康的环境为背景。

  最后,用道德行为规诫儿童的心理。道德与心理是不可分割的,心理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心理的深化。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感,相应的道德感又会指导着心理的发展。《颜氏家训》无处不闪耀着良好道德的光辉,而这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有着积极地引导意义的。比如,要求儿童立志,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等,对今天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颜氏家训》中所讲的许多道理都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有着比较高的契合度,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是我们不得不读的教育著作。当然,《颜氏家训》仍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其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烙印;提倡家长在教育中可以体罚孩子等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这样《颜氏家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