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态与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需求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4:13:06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高职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不仅要从知识上,更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能否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关键看其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高职生能否真正为市场所需,为社会所用。这不仅取决于高职生智商高低和专业技能强弱,而且取决于高职生情商好坏和心理素质的优劣,尤其取决于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劣。

  _、高职职业心理教育内容分解

  高职职业心理教育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内容丰富的教育与咨询活动。一般来说,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兴趣培养

  职业兴趣是学生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积极态度或意识倾向。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及其相关活动,是一个人事业的起点和原动力。对于在校的高职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兴趣在其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职业兴趣是在从事职业活动,比如实习实训,或者参加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在择业时可以避开自己望而生厌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3.以资源共享为契机,在区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努力成为职业技能竞赛培训中心和竞赛基地,成为农业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基地,教学资源开发基地。同时实行学分制,与中职学校建立学生中高连读通道,实现师资和生源共享,学分互认的机制,促进区域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统筹协调发展。

  三、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调整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省级层面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避免即将来临的生源大战带来的恶性竞争和内耗。

  2.健全机制,确保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首先要制定对就读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学生参照中职学生,给予免学费和提供国家助学金的优惠政策,提高涉农专业的就读率。其次要提高毕业生回到农村从事农林技术服务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以提高他们务农的积极性。

  3.健全政府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农业职业院校由于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为了减轻农民学费负担,降低入学门槛,涉农专业的学费往往较低,因此直接减少了农业高职学院的收入,加上主管部门多为农口系统,支持能力有限,这些都会导致农业高职院校因经费不足而发展缓慢甚至萎缩,这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逐渐递增的情形是背道而驰的。

  4.要健全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策体系。政府要研究制定制度,引导行业积极指导农业职业教育院校,鼓励企业主动自愿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如给予校企合作单位适当减免税费,建立人才有偿使用机制。从而减少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阻力和困难。同时把行业主管的职业院校发展情况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之一,促使主管部门加强支持和管理力度。

  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统一起来,使他们清晰地确立自己从事的职业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产生成就动机,提高志趣。把课堂变成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通过实际问题的刺激、实践经验的积累、劳动竞赛的激励、劳动成果的反馈、教师与同学的肯定性评价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逐步强化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_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助于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活动作好准备,以激发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二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职业能力通常是在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职业劳动的效率和成就水平的大小,也是个体从事特定职业的前提条件。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相应的,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知识结构来说,高职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有选择地给学生灌输他想要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当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职业能力中的技能结构包括职业活动所需的智慧技能和与职业相匹配的熟练的运动技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特殊能力。它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而从事其他职业不一定要有的能力。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殊能力。一般而言,特定职业对智慧能力与运动技能的要求是相配套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具有的某个方面的特殊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以便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职业个性培养

  职业个性也称职业性格,是个体对某种职业要求所具有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已基本形成,因而高职教育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职业认知,去掉那些不良的职业性格。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讲座与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也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拓展学生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可采用游戏、小品、角色扮演、模拟招聘、现场辩论等方式,针对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探索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设计相关的训练计划,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清自我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不必在判断自身性格类型上过多地花费时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身性格的主要特征,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养成和保持良好的性格,防止和矫正不良性格,使自己与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相适应。

  四职业气质培养

  职业气质是特定职业对其个体所要求具有的比较典型、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使不同职业活动的心理动力特征染上各自独特的色彩。1定的职业对从业者的心理动力特点总会有一定的要求,气质总要与职业相对应。

  目前,一般把个体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典型气质的个体与职业类型也是相对应的。多血质的人容易适应新环境,就业面较广,特别是在紧张和危险的环境境下,不会手忙脚乱,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出色完成任务,他们最适宜担任司机、消防员、飞行员、保安人员等,但不适宜做细致、单调、机械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就业范围比较大,容易养成自制、镇静、不急躁的品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律师、医生、会计、统计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职业。胆汁质的人喜欢热闹,喜欢不断有新活动、新高潮,不会对变换工作或转移环境感到压力,比较适合担任导游、采购员、推销员、个体户等,但不适合从事久坐室内、仔细检查、反复核对、深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相反,抑郁质的人却能胜任胆汁质的人难以从事的工作,如保管员、档案员、打字员、化验员等。

  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考虑到职业气质的差异在选择职业时尽可能地使职业与个人气质相适应,以便发挥个人的特长,在职业道德活动中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材。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构

  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方向

  培养方向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必须比其他类型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技术转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与吃苦精神、社会交往与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就是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或者说人才结构的需求来确定的。

  二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人类知识内化到个体头脑中所形成的类别、数量、质量及相互联系。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个结构主要由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合理结合而形成的。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为适应某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其职业针对性强,与专业服务方向密切相关。

  三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基本而关键的条件。因此,按照高职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应当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这就是说,职业心理素质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之一。从这一点看,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三、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从今年富士康接连发生的跳楼事件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不仅仅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抗挫折能力,能够从企业利益出发,能把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进得来,靠得住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教育、抗挫折力教育、意志力教育、责任心教育、诚信教育等。这就需要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很好地融合起来,把职业心理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始终。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

  一针对大一学生需要加强职业观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涯的意识、认识、试探、引导、准备、规划等一系列有步骤分阶段的咨询辅导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另外,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特别需要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对于人的精神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应有意识地引导大二学生加强对工作价值、职业观念及服务精神的培养另外,除了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重点是从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的角度进行辅导,通过心理训练,拓展个人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同时根据相关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构建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

  注和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给大三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适应教育

  这包括职场人际关系教育、职业抗压训练、坚持力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诚信教育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穿插于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短期工作及各种适当的场合中。在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出现的不适应要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的主动适应。在具体环境下,引导学生根据职业的总要求,对自己的身心系统进行评价,对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调适,对职业工作的价值与职业生活的意义进行正确评价,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状态与工作压力进行体验与认知。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是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也贯穿人的一生。高职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必须从人文关怀的高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更要注重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