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看法(加强和扶持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4 04:04:13 归属于文教卫生论文 本文已影响34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欠发达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1、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欠发达乡镇往往都是农业之乡,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相对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但是当前绝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建设是远远领先文化建设的,农村的文化设施极其匮乏,很多村文化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文化教育活动阵地严重匮乏,文化活动的开展几乎没有,使得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缩弱,加之各种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致使村民的道德滑坡;文化活动开展象一阵风,各种政策宣传不连贯,没有正确的理论予以支撑,致使群众道德观念下滑。由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开展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缺乏,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被扭曲。
  2、现有的文化设施陈旧与当前经济的发展不同步,群众缺乏参与主动性。由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匮乏,长期以来,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许多村的文化场地被占用、文化设备陈旧,挫伤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村民年龄不一,群众演员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业余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勉强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找理由推辞,就是想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不是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而是经济上的回报,政治觉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新农村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3、农村文化活动开展难。一是文化队伍缺乏。目前在农村,文化活动组织机构缺失,文化员匮乏的现象较为突出。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乡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搁置一边,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同时农村居住较为分散,耕作时间作息时间安排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人组织和召集,文化活动就很难开展。二是农村人员的大量劳动力外出,留下的都是老的老、少的少,使得很多村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二、实施欠发达乡镇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性
  1、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它满足于自身经济利益,使得它对于他人利益往往漠不关心,影响农村的稳定。因此,开展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对于转变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关注他人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激发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2、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即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破旧立新,革除弊端,消除愚昧的宿命思想,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增强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3、为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当前欠发达乡镇农村缺乏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因循守旧,处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往往不屑一顾。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培养出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提高农民文化知识的为基础,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三、欠发达乡镇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对策
  1、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实施,把文化信息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俱乐部、共享工程基层点、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建设。体制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保障。要根据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摸索不同的供给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文化惠民工程的中长期目标是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在欠发达乡镇每个行政村建立图书室,不断完善“供书、荐书、管书、读书、用书”的长效机制,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主阵地。图书室能否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上、发挥作用,关键要看:一是以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契机,搭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平台,整合资源,避免资源重复投入和增加基层负担。要根据现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特点、数量、分布以及管理和运行状况,采取新建、巩固、完善甚至交叉、“嫁接”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将共享工程建成一个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受众面广、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效果良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平台;二是建立健全促进共享工程基层点良性发展的管理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制度,健全图书室财物管理、期刊借阅、管理员培训、新书更换、资源更新以及维护等各项制度和检查验收办法,通过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三是发挥共享工程的平台作用,探索发挥共享工程作用的综合利用方法。这是共享工程也就是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命源泉。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主管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馆、文化站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开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后备力量,促使文化人才形成。
  4、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按照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专业知识培训,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纳入到乡镇党委政府考核,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培养出一批本地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继续做好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传播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5、加强文化“中心村”建设。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萎缩,出现了不少空壳村,因而,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为背景,根据乡镇实际行政村分布,推进文化“中心村”建设力度,以此来积聚人、财、物优势,加上“中心村”本来的文化基础要好于周边各村,使资源投入能发挥最大化效用,因而,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中心村建设,做到点面结合,以“中心村”的文化发展、繁荣来带动周边村的文化发展,达到以点带面、辐射整个乡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路.石林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践的启迪民思考[M].云南图书馆,2011(4).
  [2]甄赫芳.浅淡农村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大众文艺,2012(16).
  [3]毛良才.构筑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思考——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6).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图书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