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短片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7:37 归属于文化论文 本文已影响10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摘要:纪录片作为大众叙事媒介,通过影像化的表达方式传播人类思想文化,有着国家“家庭相册”的美誉,其记录的故事兼具真实性与艺术性,以其独特的影像化视角表达方式更易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所接受。“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中国系列优秀纪录短片的代表之一,自2011年创办以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青年导演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他们以跨文化的直观体验去感受中国文化,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彰显中国魅力,在中国纪录短片的拍摄中,创新叙述视角,以他者的视角叙述中国故事,通过界定中国文化核心元素,多维度塑造中国形象,并转变叙事方式,使中国故事鲜活生动。这些纪录短片包含了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优秀文化、现当代精神文明等内容,成为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纪录短片;跨文化;传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快速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大环境中,履行大国应有的职责。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让西方世界不安和误解,西方话语体系里不利于我国形象的“中国威胁论”等声音频频出现。因此,一个真实、向上、强大的中国亟须被世界了解。在新的文化格局与复杂国际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彰显大国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纪录短片、短视频、网络等新媒介是非常重要手段。其中,中国纪录短片正以其新颖、多样的叙事方式,丰富、生动的现实题材讲述中国故事,对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树立良好、积极的中国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创办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旨在通过中外青年参与拍摄中国各类文化素材的纪录短片讲述中国故事,以加强中外跨文化交流,彰显中国文化魅力。截至2019年,该计划已组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格鲁吉亚、印度、新加坡、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60个国家的610名青年,出色地制作了609部短片,共获了100余项国际奖。[2]本文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纪录短片为例,分析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探析纪录短片的优势和特点,以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一、创新叙述视角,以他者的视角叙述中国故事

  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化的各类纪录片陆续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如《故宫》《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系列纪录片,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传播了中国文化。这些纪录片讲述的中国故事更多是一种自我叙述的表达方式,立足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指出,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在地位平等、价值相当的不同意识之间,对话性是他们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3]在影像(纪录片)的对话和交往过程中,叙述者,执行者都应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共同完成故事的叙述。“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纪录短片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其以他者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国外青年拍摄的每一个纪录短片都会通过主客体的视角,即拍摄者和被拍者的视角共同完成故事的展现,两者的视角均被赋予了对等的话语权利,二者通过聚焦和引导的方式推动故事主线发展,彰显了叙事的真实性,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更为客观有力,更能体现中国魅力。第一个视角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年轻人,他们担当故事整体叙事的主要角色,强调其独立的创作与独特的文化体验。因其不尽相同的文化背景,所关注和阐述的重心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喜欢中国文化,渴望观察中国,感受中国,了解中国,他们通过影像这种世界共通的语言,记录着他们对中国感兴趣的某一类题材,把中国的生活故事、历史文化、发展理念传播给世界。美国杰夫·波伊斯特教授对波士顿大学参加过“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参与者们认为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相比于以游客的身份来中国让他们更有深刻的体会,原因在于他们需要使用摄影机工作,这使他们必须倚重视觉语言,而非口头语言,他们发觉自己和被拍摄对象的互动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找到一个主题并据此讲述故事,这要求他们要更深人地钻研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4]通过参与到中国纪录片的拍摄,青年导演们被中国的魅力所感染,从而改变了从前的看法,总体感觉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丰厚、中国美食好吃、中国人非常友好。这体现了以他者的视角记录故事,参与者有着更直观的感受,能够更好地体验中国的社会及人文环境,也能给其他受众者同样的感同身受,真正地融入和接受中国的文化。第二个视角的叙事主体是被拍摄者,每一个纪录短片中各个独立的故事主人公面对镜头时,自然地叙述自身的故事,没有掩饰,没有虚假,就像和家人或者朋友讲述生活的经历,叙述生活的感受,包括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手艺人、苗族芦笙舞传承者、漂泊在外的打工青年夫妇、北漂青年、农村留守老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女志愿者等,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各类人士生活的生动展现,这种强调被拍摄者主体叙述地位的表达,能让受众者有一种互动式,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乐于接受这种拍摄方式。同时以对普通人物现实生活的记录展示中国文化,使中国形象的塑造更加真实立体,充分展现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社会环境。纪录片中,被访者在镜头面前自然地叙述自身的生活文化故事,展示中国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而拍摄者以朋友、客人的身份与受访者形成互动,这种以他者的叙事视角很好地讲述了中国的故事,塑造了客观的中国形象,在中国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界定核心内容,多维度塑造中国形象

  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纪录片的语言是最丰富的表达。纪录片以其特殊的跨文化传播途径,从中国博大、丰富、璀璨的文化中挖掘那些朴实的、感人的、引人发醒的故事题材,为破除西方国家话语下对于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提供借鉴。因此,让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纪录片的核心内容进行界定,即哪些是我们需要记录和传播的?从国家文化传播的初衷来说,是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因此,要通过纪录片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传播国家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搭建起世界文明对话和文明交融的桥梁。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从未中断、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内涵,从多维度的文化内涵中塑造中国形象。纪录片的特点是纪实镜头,最能客观表现人和事,用纪录片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多维度视角塑造中国形象,要体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要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提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应包含三部分:一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以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大同”等传统优秀文化;二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与爱国传统,包含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传统;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现代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传统。[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自2011年开展以来,已创作了600多部纪录片,涉及到中国各方面的文化,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当代的精神文明风采;既有普通百姓的朴实生活风貌,又有大国的形象担当。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青年电影人阿尔多·卡达雷利结合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体系,将“看中国”纪录片分为语言、歌舞、武术、厨艺与茶道、建筑、文学与美术、手工艺、政治与社会、宗教与哲学、民族与民俗、景观、中医、生活方式及其他等类型。[6]这种概述是恰当的,国外青年来到中国参与“看中国”计划,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千年的文化吸引着他们,他们为遍布世界的同龄人寻找着答案。北京的老城门、自行车、老手艺人、798艺术区,天津的小吃、出租车、相声曲艺,苏州的昆曲、园林、平江路,长沙的湘绣、木偶戏、沙发客,以及西北的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直至今年走进他们镜头里的55个少数民族,这些的总和,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乃至中国。[7]在具体的作品中,如《乡村大篷车》中司机田伟对留守老人的帮助令人感动;《苦尽“柑”来》中老人对身处外地的子女虽有无奈,亦有骄傲;《光》中也门女士的志愿者经历,也让人看到对全球抗疫的启发,人类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三部作品围绕“农事农家农人”和“后疫情时代”的主题,展示了当代农家生活、美丽的乡村精神以及疫情之下人们的责任和坚守,表达了人性的温暖、善良。[8]三部优秀的纪录短片得到各国认同,他们从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形象,看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纪录短片中,各行题材展示了中国丰富优秀灿烂的文化,多维度地塑造了中国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国形象。正如阿尔多·卡达雷利说,西方人通过这些纪录片,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改变了他们过去对中国的认识偏见,这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初衷,也是短片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对中国文化传播有着积极影响。

  三、转变叙事方式,从刻板走向生动的表达

  纪录片作为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以其影像画面跨越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使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受众能够快速接受到纪录片中的文化核心。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当积极通过世界大舞台展现国家的文化。国家文化的有效传播,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以及话语权。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快速发展着,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道路正在展现其无穷的魅力。但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上处于被他者表述的失语状态。美国波士顿大学副教授杰夫·波利斯特在他的调研中提到,很多美国人是没有来过中国的,他们了解中国是通过美国媒体进行,而美国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并不是客观公正的,带有美国人主观意志力,所以美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拥挤,社会落后,中国危险等。因此,中国需要以纪录片这种有效的媒体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形象和大国的担当,建立自身的话语权,为中国和世界搭建起对话的桥梁。而以往的很多纪录片,并没有真正发挥好其作为新媒体传播文化的力量,仅仅是一种影像的窠臼呈现,主题思考和表达方式都过于陈旧,对国内外观众都没有吸引力。因此,开拓拍摄主题内容,转变叙事方式将是纪录短片未来的创新方向,舍弃拍摄中机械的镜头运动、照本宣科式的叙事手法,注重生动、鲜活的叙事表达,关注故事中个体生存方式,增强故事性,这样的纪录片才更有生命力。用英国大众文化研究学派的霍尔的观点,要通过一种优化的、真实的、生动的叙事方式,符合观众观赏习惯的叙事方法,使受众“优势阅读”,而不是协商式阅读、抵抗式阅读。因此,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应注重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编码,坚持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要关注“他者”的接受需求。[9]“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纪录短片,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朝气磅礴,充满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被东方神秘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深深地吸引着,对中国文化充满着好奇,所以他们在选择拍摄主题上,有很敏感的触觉,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这不仅代表外国青年的喜好倾向,喜欢有现实性,反映现实的故事,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外国青年国家受众者的心理倾向。在拍摄的技术上,外国青年有着很好的创新精神,他们表现出了现代国际青年的精神风貌,无论在艺术上、技术上都有新的手段。拍摄时讲究画面、节奏、音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外国青年反观中国的时候,观察就更加细腻,所以拍出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影片。如新加坡GohJiaLing因为喜欢贵州的大自然,就拍摄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纪录片——《壁上人》,讲述了贵州攀岩人的生命故事。影片叙述中,男主角黄小宝和女主角罗登平传承了攀岩的技艺,能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拍摄者形象地描述他们为“蜘蛛人”。镜头中,两人实际上都是朴实的普通人,而他们真正的本事是很不普通的。在10分钟的短片中,拍摄者切入的视角,是对普通人的普通视角平常的一种表达,做得很真实,让受众者感受创作者所感受到的那样的普通,那么的波澜不惊。用艺术学原理阐述,真实的内容传达看似虽然简单平常,但是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通过那些普通而真实的画面,当人们设身处地地思考和想象,会从真实记录中收获感动和力量。所以,当片中的普通人在攀岩时,给受众视角和心理的冲击是很大的,让受众震惊于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女攀岩人叙述说自己15岁开始攀岩,已经爬了15年,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而那个男攀岩人叙述自己是一个腿有残疾的人,可是当爬的时候,看不出残障的双腿,让人看到的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的意志和能量。10分钟的纪录短片很快放完,但在结尾上,不采用过去的回到采访、叙述总结的三段论式结尾,而是一个镜头过渡到某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就结束了。这种方式,体现了外国青年的新视角,也展示了他们专业的个性表达,同时更表现了他们的一种意义追求,这是属于不同国度,或者不同的年轻人色彩的一种表达。此外,10分钟的纪录片看似未完待续,让人期待,让人意犹未尽,留给受众一种美好的念想。纪录短片的生动叙述也体现在其篇幅的短小精炼上,这也是纪录短片的另一个潜在优势。那些长纪录片往往是宏大的背景叙事,从美学角度看,时间过长的纪录片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而纪录短片作为崛起的新势力,能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为纪录片的改良及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总之,中国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亟需建设自己的对外话语体系,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向世界阐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消弭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增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国际文化环境。这就对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纪录短片依托“互联网+视频”的生产方式,在跨文化传播中须体现新生代媒体的生命力,注重题材选取和制作的国际性视野,重视语言的大众需求;要创新记录叙事视角,以他者的视角讲述好中国故事;界定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当代精神文明作为核心内容,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同时要转变叙事方式,从刻板走向生动,把饱含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各类故事客观、真实地展现给世界。“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纪录短片最大的特点是国外青年直接参与拍摄,在中西方视角的交互中优化影像叙事,使中国故事表达国际化,突破了跨文化屏障,以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选取涉及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各类题材,多维度地描述中国文化故事,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入关于全人类的思考,消弭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读,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对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楚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EB/OL].宣讲家网.1001603.shtml,

  [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荣获2020第十六届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系列微电影奖[EB/OL].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3]王铭玉.符号的性质及对话理论——巴赫金思想研究[J].外语学刊,2010(6):151-155.

  [4]杰夫·波伊斯特.探究“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对其参与者的影响[C]//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37-260.

  [5]黄会林.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世界角色[J].红旗文稿,2020(2):31-33.

  [6]杨卓凡.外国青年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多样性:外国青年认知、构建与传播中国文化形象”研讨会会议综述[J].当代电影,2017(5):197-199.

  [7]任姗姗,李雪君,盛玉雷.25国青年漂洋过海“看中国”探寻五千年[EB/OL].人民网.

  [8]邹硕.“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十周年活动在京成功举办[EB/OL].中国日报中文网.

  [9]沈悦,尹如歌.中国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再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31-38.

  作者:李月 单位:贵州大学团委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