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教育构建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22 17:03:09 归属于文化论文 本文已影响65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提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语言文化体系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积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语言文化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语言文化教育逐渐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强化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途径,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皆学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化教育构建是文化自信道路的基础。因此本文从全民终身学习视野下探索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及构建策略。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意识

  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所有学习者拥有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权利。语言文化教育所面向的群体正是所有学习者,只有当对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其教育价值才能最大化体现。为了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优化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全面地把握终身学习时代发展的脉搏,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构建语言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水平。

  一、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终身学习是全体公民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群体及学习需求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积极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公民的语言文化素养。比如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学会礼让、谦虚,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充分注重礼仪教养等,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认知,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史为鉴,以古人为榜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人文思想。语言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语言文化教育是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将语言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的途径之一。未来终身学习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学习者能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教育的渗透,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语言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国际化语言人才。而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适应能力。此外,在终身学习活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融入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个层面学习者的学识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认知,全面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语言文化教育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素质和意识的全面发展,提升学习者的核心修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得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锦上添花。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能让学习者学习到丰富的民族精髓,也能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语言文化教育是传播、传承、交流的途径,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不断加大,积极构建语言文化教育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了解语言文化发展,加强语言文化交流是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其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基础。语言文化教育依赖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如果不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就不会意识到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不必谈及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文化都经过历史的积累,都具有其长期演化的特征,因此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要遵循语言文化长时期形成的语言规则。另一方面,就是要依照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进行适应性交际。此外,许多节日也是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各国都有与本国文化息息相关的节日,可以借助节日面向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加强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宣传语言文化教育重要性。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为语言文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语言文化教育是各国进行沟通交流的友好桥梁,因此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语言文化意识是语言文化教育的首要教育任务。学校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单位,政府应给予学校更多语言文化教育资源上的支持,帮助学校之间建立起语言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良好的学习平台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文化教育的资源投入不仅仅限于传统学校,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资源和教育需面向所有学习者,积极融合终身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才能使两者的教育效果最大化。公民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能促进语言文化教育传播,帮助国家提高国际地位。

  三、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构建

  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是教育体系质量保障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保障。国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利于解决政出多门、政策法规不配套的问题。语言文化教育政策制定是国家相关机构对语言文化教育所做出的肯定,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是国家和群众从法律上确保语言文化教育的地位,也是对语言文化教育的教育价值肯定。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政策由国家和政府领导与建设,整体政策不单指某一个方面的政策建设,也不是某个单一的政策,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政策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法规政策强化和完善其规范作用。政策法规制定首先要构建一个总体支架性的蓝图,这种宏观规划必须由在地方范围的微观规划来修改增补;其次,应该周全地寻求对政治支持和公众支持方面的动员,而且各语言文化教育利益相关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规划和实施阶段中来。政策法规应该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便语言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留有修改的余地。为了保证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的实用性,每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颁布都要经历一段长期的酝酿过程。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通盘考虑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众多影响因素。地域文化差异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制定政策时不应该随便地引进某种政策法规,也不应该未经仔细考察就随意放弃,应与国情相适应,并扩大政策法规的包容性,以便面对不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差异能够灵活面对;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赋予地方政府对政策修改增补的权力,保障政策法规的实施。除此之外,国外的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有其特殊的结构与范畴,有许多值得我们引鉴的地方。国家就必须从国际视野的高度,用动态的眼光来制定实施及评估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借鉴完善,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四、结语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也意味着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语言文化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的构建不仅影响着语言人才培养,也加强了不同学习群体的语言文化意识。我们在探索语言文化教育与制定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时,必须充分认识本国的语言环境,以及全球化的语言大环境;创造性借鉴他国的经验,不断调整本国的语言教育政策,以语言文化教育全面服务于国家战略,发挥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提倡鼓励全民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冯广艺、张春泉2006《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湖北社会科学》第4期。

  陈国华2006《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烈琴2013《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外语教学》第9期。

  赵世举2015《语言与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张治国2017《新中国成立初期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其启示》,《外语界》第2期。

  张治国2018《语言安全分类及中国情况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阿尔文·托夫勒1996《未来的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博纳德·

  斯波斯基著,张治国译2011《语言政策: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论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作者:何甜 韩云云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