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22 17:03:06 归属于文化论文 本文已影响66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康复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具有较强思考能力、独立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1]。其中,思政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尤为关键,如何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对培养新时代康复医学人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不同民族间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汇集,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古典诗文、民族音乐、书法国画等[2],《用典》(以下简称《用典》)一书汇编了总书记引用过的古典诗文[3],是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与当代社会巧妙结合的体现,充分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4]。因此,以《用典》为读本,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对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实诉求

  习总书记曾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里重要的一部分,对高校学生实行思政教育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达到社会、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5]。“5+3”模式是根据我国国情设立的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5+3”模式下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需完成不少于33个月的临床轮转并掌握相关病种知识和基础技能,可用于思政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此外,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由导师和辅导员完成,由于导师和辅导员多数为一线工作者,大部分时间专注于医学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对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松散[6];并且,培养基地教学团队更倾向于将教学培养重心放在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强烈的职业指向性,很容易导致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淡化和弱化。然而,大多数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专业型研究生毕业后会走上康复医师的岗位,康复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接触的康复对象主要是病、伤、残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的康复周期是漫长的,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很多功能障碍患者会伴随着心理、行为的变化[7],这就对康复医师的沟通技巧和医德风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9]。因此,增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迎合了和谐医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研究生团体中,部分学生存在价值取向扭曲,对医学职业缺乏认同感[10],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获取抱有功利化的目的。由此可见,切实解决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才能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康复人才。中华传统文化拥有深邃的思政内蕴,其表现为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其多样的哲学典故可为思政教育提供方法指导,其优秀的个人精神追求和社会观念是思政教育的价值基础和导向[11—12]。人文情怀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就蕴涵着许多人文情怀哲理,包括和合精神、仁义礼智信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或未来的远大抱负等。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主题与思政教育是高度一致的,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是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现状的一个有效策略。

  2《用典》对传统文化融入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借鉴价值

  2.1加强师资队伍和课堂建设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对传统教育模式实行改革是提高思政课堂质量的必然选择,而加强师资队伍是提高思政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负责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教育者需要把传统文化学全和学透,才能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通过学习《用典》,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思政教育素质[13]。如《用典》中习总书记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一系列典故深刻阐述了自我修身重道的重要性。此外,《用典》中汇集的很多名言典故蕴含着创新的治学理念,如《用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阐述了传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有助于教师加深对自我更新和课堂创新的理解;“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到要做出适于时代需求的选择和改变,积极推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

  2.2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保卫战役里,我们看到了医务工作人员的担当和坚持,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初心的坚守,才有了今日的安稳、祥和,这个时代需要有更多这样有本领、有担当的医学人才,而引导新时代康复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和自身价值观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和思政课堂的熏陶。《用典》中的古典诗词蕴含着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用典》中记载的“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年轻一辈须有理想与抱负,积极担当起社会责任,要有勇于担当、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医德精神,就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自觉肩负起了为生命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

  2.3培养中国特色康复医学人才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正处在发展阶段,进一步构建中国康复新体系需要新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这就对康复医学时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学院校培养更多具备大视野、大格局的康复医学人才。《用典》一书中汇集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将其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教材,有助于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开拓胸襟和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如《用典》中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道出了一种广阔的心志和眼界,同理,即使康复事业的发展面临再多挑战,也要把握大方向抓住主流思想,通过主动学习前沿先进的康复理念来更好地推动国内康复医疗与国际接轨,形成系统的现代康复知识体系。《用典》中的“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传达了“打好根基才能谋得长远发展”的硬道理,换而言之,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是中国医学发展的源头,将中医所特有的辨证诊治理念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后形成整体康复和辩证康复,将中医所特有的治疗技术如推拿、针灸、拳操融入现代康复知识构架中,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道路。

  2.4以《用典》为读本,传统文化融入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践

  2.4.1以《用典》为读本,优化课程体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进行校园理论课堂学习期间,将《用典》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必修课堂,同时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及其导师设置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并以《用典》为选修课程主要教材,鼓励学员书写《用典》阅读心得,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育人的作用,这不仅避免了枯燥的知识灌输教育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积极性。此外,于课程结束后设置考核制度,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在研究生进行临床轮转过程中,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使临床课堂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可在康复医学学科基地的教学课程中增加思政专题内容,以传统文化为教学主题和以《用典》为教学读本,鼓励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与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学科内工作者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这种灵活的穿插式教学更适合正在进行临床轮转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不仅符合他们“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规律,也使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化。2.4.2以《用典》为读本,丰富党团建设活动:党团组织活动是加强党员和团员学生经常性学习的有效方式,通过党团组织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交流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因此,在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团体党日活动中,可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党员交流《用典》读后感,观看中央卫视的《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同时,以《用典》为主,设置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对所有学生党员进行考核,并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达到以赛促学、以讲促学的目的。此外,以党建引领公益,康复医学专业基地党支部或学生党支部积极带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生党员参与公益活动,如以《用典》为读本,开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朗读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熏陶和吸收传统文化。2.4.3以《用典》为读本,开展“云课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教学平台得到加速推广,网络学习模式已经常态化,多媒体上传播的知识具有大阅读量、高关注度、获取便捷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方便、自由的学习环境,其中,在医学相关的软件上,如微信公众号、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多媒体平台,有大量医务工作者,在特定的康复专栏里可见活跃的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由此,可以网络学习平台为载体,在康复医学相关的多媒体板块上,推广“传统文化”线上主题活动,以《用典》为读本开展线上朗读和讨论,鼓励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在平台上分享阅读心得,并促进康复医学工作者和其他学科的医学工作者进行交流讨论;同时鼓励导师开展线上思政教育课堂,如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等学习平台上发布《用典》系列精品课程,为学生解读《用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或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用典》直播教学课,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和老师交流和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及蕴意,以到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

  3小结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比较短,导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数量在医学领域内属于小学科范畴,培养经验和传承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本科阶段相关课程设置比较少,“5+3”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临床轮转、科学研究的压力比较大,很容易出现思政教育的缺失。但是,《用典》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思政教育素材,正如《用典》中的序言“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给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鲜活的力量,也将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为高素质、有理想的康复人才培养造就良好的环境,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黄冬冬 刘刚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