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治疗偏头痛,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6 18:50:58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57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目的观察在中医内科中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8例偏头痛患者的治愈率为64.77%(57例)、好转率为30.68%(27例)、无效率为4.55%(4例),故中医内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84/88),而且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口干或便秘等不良反应。经随访3个月,未出现偏头痛复发病例。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中医内科治疗能够很好控制及消除其偏头痛症状,效果较理想,且短期复发情况少见,是一种可靠的偏头痛治疗对策。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疗效观察;

  偏头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很大一部分人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头痛症状,其为发作性疼痛症,主要是因人体内神经血管受某种原因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偏头痛症状的明显发生[1]。偏头痛在发作前,患者常有闪光、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等先兆性症状,且同时还可伴有神经或精神功能上的异常表现。此病具有逐步发展性,其恶化时多表现为头痛症状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就目前的中医学发展的程度来看,治疗此病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减轻患者痛苦,并尽可能减少发作频次。本研究以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为对象,其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针对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其临床疗效较突出,现将详情概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46例,年龄17~78岁,病程时间1~30年。按其症型分成四型:淤阻脑络型31例、肝郁气滞型25例、风阳上扰型17例、肝肾阴虚型15例。

  l.2方法

  对8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分型辨证施治疗法:

  1.2.1淤阻脑络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内刺痛或剧痛,部位固定,常伴胸胁胀痛、失眠不寐、情绪低落、苔薄、舌质紫黯、脉沉弦或涩等[2]。给予服用血府逐淤汤治疗,以化痰通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此汤处方为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3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10g。

  1.2.2肝郁气滞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反复,多为搏动性,情志不畅、胸闷不适、胁腹胀满、舌质暗红、脉弦有力等。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处方为生白芍12g、炒积壳6g、川芎15g、丹参15g、柴胡10g、郁金10g、醋玄胡10g、白蒺藜10g、珍珠母30g、全蝎末5g。若患者口苦、咽干、便秘,则加炒黄芬、龙胆草;若患者恶心、欲呕,则加法夏、竹茹;若患者眩晕、耳鸣,则加天麻、钩藤;若患者皖胀不食,则加山檀、麦芽。

  1.2.3肝阳上亢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而胀、上冲巅顶、面赤伴呕、耳鸣如蝉、失眠不寐、情志易怒、胸胁胀满、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沉弦有力等。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3],以清热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痛。处方为天麻20g、钩藤15g、生石决明15g、牛膝15g、益母草9g、山栀子10g、黄芩10g、茯神10g、夜交藤10g、桑寄生9g。

  1.2.4肝肾阴虚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痛感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劳累后倍增、脉弦细弱、口干少津、苔薄红。给予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处方为熟地20g、山药18g、萸肉10g、云苓10g、丹皮10g、泽泻10g、杞果12g、甘菊15g、密蒙花18g、羚羊角粉2g、枣仁25g、钩藤20g、天麻10g。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4周后,偏头痛症状消失,且随访3个月内未复发;好转:治疗4周后,偏头痛症状有所减轻,随访3个月内偶有复发情况;无效:治疗4周后,偏头痛症状仍存在,随访3个月内偏头痛的发作情况较以往未有改变,甚至加重。

  2结果

  88例偏头痛患者的治愈率为64.77%(57例)、好转率为30.68%(27例)、无效率为4.55%(4例),故中医内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84/88),而且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口干或便秘等不良反应。经随访3个月,未出现偏头痛复发病例。

  3讨论

  偏头痛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疼痛性慢性病症,其主要因神经血管障碍而发病,给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带来很大不便。一旦发病,患者不仅需要忍受身体上疼痛,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为帮助此类患者减轻病痛、延缓病症的发作时间,本研究特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案,按辨证分型进行针对治疗,以调节患者的血管中枢神经、改善血管功能、弱化血栓及强化血管收缩,进而实现镇痛作用。

  总之,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中医内科治疗能够很好控制及消除其偏头痛症状,效果较理想,且短期复发情况少见,是一种可靠的偏头痛治疗对策。本文立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