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8:58:03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7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摘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关系,为从高校体育教育中寻找途径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关系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知识和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然而,许多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很多高校也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些途径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也有一些途径流于形式,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显著的效果。但两者间协同效应的研究却少之又少。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好的协同关系,让两者的教育做到优势互补,这样能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2 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2.1 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和训练的,它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高校体育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两大部分组成。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核心内容与主体价值体现,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外体育还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2.2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业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高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3 协同效应 “协同”,英语名叫“Synergy”,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来的,他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效益总和。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就是打破传统的两门学科,各干各的,不相往来这种局面。而希望能在高校教育的大系统下,通过高校体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以产生更大的效益。3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进行协同运作的前提条件3.1 政策导向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且在课程目标中把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在体育教育中,很明确指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为其课程目标。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把心理健康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各项工作中,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与各学科结合进行,其中当然包括体育学科。 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政策中都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结合。3.2 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预防与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素质。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就是为了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促进个体的发展,塑造健康人格,培养乐观心境和稳定情绪,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3.3 教育方式以活动为主 体育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以活动为主要方式,不仅带有竞技性,而且带有很强娱乐性,这种活动形式,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甚至更多的是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要求设立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但更多的是用活动方式来认识和改善健康。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学生在主动锻炼中使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以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助人自助”。

www.zgjcc.com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能让高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技巧使身体放松,同时把心理辅导介入体育课中,强化情绪疏导的方法和技巧,尝试行为和观念的积极改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1、傅君芳:《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路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052、倪大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