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出走的女人梗概(骑马出走的女人读后感)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4 04:03:31 归属于文教卫生论文 本文已影响56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舒适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被其产生的种种负面效果所困扰,传统的世界秩序、道德观、价值观都随之发生了颠覆,尤其是伴随着一战的爆发,现代工业文明产生出人类自身难以驾驭的破坏性,让很多人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担忧,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大批作家创作出以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效果为题材的原始主义文学作品。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就是其中一员,他表现出鲜明的反现代工业文明压抑个人原始本能的倾向,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大多是在表达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和对自然与人性本真的追求。劳伦斯所具有的强烈原始主义倾向和他的出生是密不可分的,他出生在诺丁汉矿区的一个矿工家庭,父亲是一名粗鲁的矿工,而母亲却是一名受过教育的文雅妇女,在劳伦斯看来父亲虽粗鲁却生机勃勃富有力量,母亲虽文雅却一直显现得羸弱,这恰恰分别代表现代工业文明和人的自然天性。人的自然天性在现代工业文明摧残和践踏之下将日渐消亡,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劳伦斯认为人类唯有重返自然,重新唤起人的原始生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劳伦斯传世短篇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创作于1924年,当时劳伦斯生活在新墨西哥,对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深恶痛绝的他在接触到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的印第安社会及其古老神秘的宗教仪式时,似乎看到了整个人类未来的一丝希望,于是《骑马出走的女人》这样一篇优秀的作品孕育而生。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白人女人,骑着马离家出走,闯入深山中的印第安部落,最后心甘情愿的把自己作为印第安人的祭品奉献给他们的神灵。小说构思精巧,蕴含着作者非凡的艺术创作能力,清晰地展示着劳伦斯主张回归自然解放人性的原始主义思想主脉络。而《骑马出走的女人》当中劳伦斯“对血性意志的极致赞颂”恰好充分展现了他所主张的原始主义。
  在劳伦斯的作品中,一直贯穿的对“血性意志”的赞颂,那究竟“血性意志”是什么呢?劳伦斯认为血性意志是一种生命力的冲动,与理性相对立,和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严重压抑和扭曲了人性,改变了原本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他张扬人性颂扬生命,倡导重新调整失衡的男女关系,和谐的等可以体现人们的自然本能,能够将人们从工业文明的摧残中拯救出来,只有“血性意志”这样本能的生命力的冲动才能抗衡工业文明赋予人类的种种枷锁。总的来说,劳伦斯强调用“血性意志”来对抗现代工业文明,他又认为“血性意志”是人的潜意识,是生命力的冲动,而性是生命力的典型象征,性冲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命力的冲动。因此,重新调整两性的关系势在必行。
  一、被压抑的光芒
  由于是矿工的儿子,劳伦斯的小说中多以矿山为背景,他总是用矿山来表现现代工业对人性的压迫,《骑马出走的女人》也不例外,女主人公生活在一片银矿区,而她的丈夫是这片矿区的主人。笔者认为女主人公的出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对生活环境的厌倦和对丈夫婚姻生活的不满都促使她的“血性意志”觉醒从而离家出走。
  1.金钱对天性的驯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她的生活环境,“在渺无人迹的荒野里,一个个从银矿里挖出来的粉红色的尖顶干土墩儿。在这片光秃秃的矿山底下,坐落着那幢砌有围墙的平顶土坯房子,……从这个种满鲜花的院子里面抬眼四望,只能看见银矿废渣垒成的巨大的、粉红色的锥形土墩,以及竖立在天空下的冶炼厂的机器。除此之外,一无所有。”[1]生活在这样一片被开采的面目全非的矿山让她感觉到麻木和压抑。而“有时,她的丈夫会驾驶着他那辆破旧的福特牌汽车,带她到那个深山里被人遗忘了的、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气的西班牙小镇上,那儿有一座给太阳晒干了的、死气沉沉的大教堂,有些死气沉沉的大门,还有一个叫人看了灰心的有顶蓬的市场。她初次上那儿的时候,看见一条死狗躺在肉铺子和菜摊之间。它直挺挺地僵卧在那儿,好像要永远躲在那儿似的,竟然没有人愿意把它扔开。这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景象中的死亡景象。”这里我们体会最多的是毫无生气、想要逃离躲避、令人窒息的死气沉沉,人们到了这里,永恒的主题就是白银矿以及其所带来的金钱利益,人的自然本性和原始冲动早就被工业文明剥夺,人们的心灵是扭曲的。在这样一个惨遭工业蹂躏从而变得凄惨芜秽的环境中生活,女主人公的“血性意志”开始萌芽燃烧。
  2.家庭压抑对自由的湮没
  我们再来看看属于自己的天地——她的家庭,“那是个短小、精壮、身体弯曲的家伙,褐色眼睛,花白头发,比她大上二十岁。”这是她丈夫的形象,他们的结合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可言,再者,他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他的工作,他的银矿,工业文明支配了他,使他成为金钱的奴隶,使他丧失了自己的人性自然天性。劳伦斯的作品中塑造过很多这样的形象,比如《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查泰来爵士,劳伦斯把这类人归结为社会生物,他认为这类人失去了人性中最纯洁的东西,取而代之则是无尽的金钱占有欲。同样对于他的妻子,他认为她是他财产的一部分,他要牢牢的占有,使她牢牢地处于隶属地位,就像一件货物、商品一样,“他那副神气,就好像他妻子是他矿里一股特殊的、秘密的矿脉,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该知道似的。……他是个有妻室的老派矿主,要是哪位先生朝他妻子多看上几眼。他便会觉得仿佛是他的矿让人家掠夺了,它的秘密让人家探听去了似的。”而她对所有外来的访客,那些涌入的新鲜力量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她自己也觉得对她而言,丈夫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肉体上都从来没有变得真实过。在劳伦斯看来这种畸形的婚姻关系,失衡的两性关系,势必引发出“血性意志”对于性的平衡的追求。
 二、天性之光的找寻
  如作品所展现,在现代工业文明里,男性力量的萎靡与削弱使人丧失自然天性,成为金钱至上的社会生物,而女性形象却并未随之暗淡。两性关系的失衡,使得女主人公在“血性意志”的驱使下逃离了文明社会的家,前往原始的印第安部落。
  在《骑马出走的女人》中,“血性意志”重新构造失衡的两性关系还表现在印第安人对于太阳月亮两星平衡的雌雄二元论认识,印第安人说“太阳呢,生活在天空的一头,月亮则住在另一头。男人必须一直让太阳在它那一头高高兴兴,女人则必须让月亮在它那一头安安静静。女人必须永远为此而努力,在天上,太阳永远不能够走进月亮的家,月亮也不能走进太阳的家,于是女人呢,就请月亮到她身上的洞穴里去。而男人呢,把太阳拉了下来,直到他获得太阳的力量。他永远在这样做着。然后,等男人得到一个女人以后,太阳就进了月亮的洞穴,世界上的万物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是劳伦斯设想的和谐男女关系,太阳代表的男人,月亮代表着女人,二者分别独立于对方存在,而又和谐统一,这样万事万物才能焕发出生命力。但是工业文明来临之后这样平衡的格局被打破了,尤其白人的入侵与粗鲁破坏了这种平衡,惹怒了自然之神。“印第安人看的出来,印第安女人要把月亮接回来,让它安安静静地呆在她们家里,印第安男人则要得到太阳,得到掌握整个世界的力量。白种男人不懂得太阳是什么。他们永远不会懂得的。”这是劳伦斯通过古老的印第安神话,来阐明现代工业文明到来之后,人类的自然天性被剥夺,原本和谐的男女关系不复存在,白种女人的献祭会让神重新着手建造这个世界,重新带来天性的光芒,从而粉碎白人神明。劳伦斯认为用一个白人女人的牺牲可以换取太阳和月亮的重新和谐即两性的和谐,人类生命力的回归。只有和谐的两性关系这样的生命力的本能冲动才能抗衡工业文明赋予人类的种种枷锁,这也是劳伦斯一直在他的作品中追求两性和谐倡导“血性意志”原因,“血性意志”是通过两性和谐来强调人的本能和自然属性的。
  通过描述一个白人女人的牺牲来宣扬“血性意志”可以促使两性关系和谐以至于改变人类目前的生存现状,这是劳伦斯通过《骑马出走的女人》中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其实在劳伦斯的很多作品中都倡导“血性意志”,这是劳伦斯原始主义的重要表现方式,他用这种独特的文学方式,为在遭受现代工业文明摧残的人性指明了一条获得重生的道路,那就是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释:
  [1]D.H.劳伦斯:《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6年版,第124-125页。下文引用皆出自此书。
  参考文献:
  [1]D.H劳伦斯,主万等译.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罗婷.劳伦斯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董俊峰,赵春华.国内劳伦斯研究评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5]金益云.和谐的两性关系:D.H.劳伦斯笔下的永恒主题——读《骑马出走的女人》[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5).
  [6]汪愫苇.从救赎走向幻灭——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
  (张晓芳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73007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