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相关论文(网络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6 02:09:45 归属于通信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18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网络传播在大学生网络诉求中的作用


  1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網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信息传递即时性、传播个性化、传播成本费用低、权利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当然网络传播也有信息良莠不齐、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传播的隐蔽性等劣势,所以网络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


  根据CNNIC在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464%。


  大学生,作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异常惊人的群体,能够较好地掌握了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追逐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这也给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笔者在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开展的调查显示:3679%的学生第一时间首选网络来表达诉求,8534%学生将网络作为如果第一选择诉求方式不畅时的表达方式。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林明惠等人在福建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8057%的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750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相比传统的诉求途径,3748%的学生选择“网络”作为表达诉求的首选渠道,这是所有诉求表达途径中选择人数最多的。[2]数据显示,网络诉求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的诉求方式。


  2大学生网络诉求现状


  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在网络舆论中起着主体作用,高校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活跃、成熟,价值观多元,行为方式具有个性,所处环境自由开放,加之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速及时性,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对网络舆论、校园稳定和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问卷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下列数据。


  大学生网络诉求需求分类


  需求娱乐网购学习生活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其他


  比例292%205%203%152%127%46%


  根据以上数据,本文将大学生的网络诉求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第一,以娱乐、聊天、游戏、影像、网购为主的自我情感表达与自我愿望的实现和满足;第二,以高校助学金制度、高校公平、民主等与求学相关的现实表达;第三,以社会事件、群体事件为焦点引发的社会责任感表达;第四,以重大国家战略、国民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表达。


  3网络传播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诉求


  31网络传播为大学生的各类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该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正如麦克卢汉所表达的那样,在这个网络传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获得自己想要获得信息,更可以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完成自己想法的表达和计划的实现。对于新上映的电影、电视剧,大学生更多的也是选择网络来观看,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更经济,符合大学生本身的特征。同样的一切的衣、食、住、行都在网络上可以得到实现和满足,在时空上充分满足了大学生衣、食、住、行的情感诉求。调查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大学生已经热衷于在网上开展一切活动。


  32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赋权的实现


  赋权一般被定义成“给予权力或权威;给予能力;使能,给机会”。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奎因·米勒指出:“赋权是描述一种管理风格,其含义非常接近于授权,但是如果要进行严格的定义,赋权是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赋权是指发展积极的自我能力意识,对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批判性的、分析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增强个人和集体的资源。


  我们看到这些年有很多大学生网络诉求事件,比如大学生消费侵权事件,如2015年的博士中关村买电脑被坑事件;大学生勤工助学、实习侵权事件,大学生暑假打工被骗的案例每年都会发生;大学生在校侵权事件,如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在学位、学历的授予上存在问题等。我们看到,近年来,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大学生最多的诉求或者寻找路径往往是网络。一方面说明我们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太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传播重要性的认知。


  作为大学生来说,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时性满足了大学生对自身在高校发展和管理上的建议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对社会不公事件的发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自身所追求的公平、平等的新闻舆论得到表达。而且,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事件的解决效果,如厦门PX项目事件、“华南虎”事件等都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了网络能够为大学生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平台。


  33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民主校园的构建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以后会不断地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公民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民主、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生表达张扬个性、追求精神独立,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社会公共事件的主体意识;网络的畅通渠道和表达的及时性使得大学生能够追求权利的公平,能够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当然,网络传播也有自己的规则和限制,无论是用何种传播网络传播方式、渠道,都有每种方式应该遵守的规则,比如微博,如果发布的不实信息达到一定程度的传播量,就会演变成谣言,就可能为自己带来法律后果,网络传播也会在客观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公民社会意识的觉醒越早,越有利于民主、和谐校园的构建。


  4通过网络传播更好地规范与引导大学生网络诉求的途径


  当然,网络传播也有其弊端和顽疾。再加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智还没有那么成熟,面对网络海量、五花八门的信息,分辨能力还不是那么成熟。近些年来,因为网络传播引起的大学生矛盾和纠纷也经常出现。为了使网络传播能更好地规范与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诉求与表达,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41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说到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就包含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识别能力、对网络媒介的利用能力、对网络媒介信息的判断甄别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媒介水平的能力。大学生对媒介的识别和运用能力应该是比一般的普通民众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对网络信息的甄别有着一定的差距,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课程、文化的教育,更是一种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这会促进大学生的心智不断成熟,应对社会和网络媒体的能力不断提高,充分接触网络媒体、运用网络媒体来进行情感表达与实现社会诉求,能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不断提高,有利于更好地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社会规范。


  42通过议程设置不断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诉求与表达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为其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诉求与表达渠道,但是也不是任何问题、任何言论都是可以通过网络肆意传播和表达的,新闻也有自己的约束与规范,社会运行也有自己的规则和制度。那么,通过议程设置来影响大学生诉求与表达将会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当然这种规范是基于有利于大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方向开展,毕竟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带有太强的主观性。


  5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诉求与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探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大学生网络诉求中的作用这项课题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作者:赵欣

  第2篇: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的言论边界与媒介道德


  一、事件回顾


  2008年1月28日起开始有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出称为艺人陈冠希与某艺人的不雅照片后,互联网上开始广泛流传其与多位女艺人艳照,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涉及事件的不雅照片迅速在全网络进行疯狂传播,同年2月21日陈冠希召开记者发布会,向“艳照门”中的受害女性、及香港的青少年道歉并宣布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


  “艳照门”事件因其包含“性”、“丑闻”、“偶像”、等要素,迅速成为2008年年初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由于过度自由的网络表达和媒体的碎片化传播,导致此次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超高的公众关注度,数百张不雅照片也随之不胫而走,产生不可挽回的社会负面效应,这场声势浩大的“年度闹剧”也不禁使得人们再次反思传播的道德底限以及媒介的传播自由边界到底在哪。


  二、泛性化传播语境下下伦理与道德的缺失


  “现代大众媒介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性进行直接的批露。性的开放本来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也是人格需求残缺的一种弥补,没有性的社会可以看作封闭的社会,但是把他作为一种极端化的处理,就会在实际中出现泛性化的趋势。”


  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讲,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公众一味追求此次事件的兴奋点,恶意散播大量不雅照片,仅仅是满足了个人的低俗趣味以及对娱乐明星私生活的猎奇心理。而公众在此次传播过程中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达到娱乐的精神愉悦功能,而是一次集体审丑的兴奋以及群体无意识的狂欢。照片制造者(陈冠希)“自由”拍摄,传播者(照片泄密者)“自由”上传公共网络空间,网络受众“自由”下载传播,全过程的“自由”却造成众多牵扯个人隐私的“不自由”事件。


  正因为当代网络技术具备了视听一体的技术优势,大大增加了其传播的形象性,而这一特性直接导致各类公共事件“活灵活现”,更使得一桩香港娱乐圈的性丑闻事件在亚洲甚至更广范围内造成轰动效应,其传播速度之广、公众卷入度之高,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全民参与”。但是完全的言论自由以及不加约束媒介传播也只能给予特定年龄层的短暂满足,但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社会负面效应。正如天涯社区网民对于此次事件的评论:“这是一座用低俗和下流建成的大楼,但却闪烁着自由与民主的光辉。”


  三、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的道德建构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将传播的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文化传承三个方面。传播媒介则是上述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帮助人类趋利避害、认识世界、加速理性与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正是由于傳媒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更需要树立自己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大众传播所应坚守的道德底线。制造“艳照门”事件的不只是陈冠希和网络黑手,网民的集体失范也成为重要参与者之一。发达的网络文明必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公民素质,没有现代公民素质的跟进,与“艳照门”类似的各种闹剧依然会发生。


  最高级的控制存在于网络社会通过道德净化而达成自我约束的内心。资源共享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是所有互联网设计者的初衷,这也是网络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对网络传播自由进行过于严格的言论控制,只会违反互联网的初衷,逆历史潮流而动。


  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主体更应加强道德自律,在网络传播中善于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使每个自媒体都成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传播主体。


  约斯特在他的《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提到:“如果把新闻事业比作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的话,那么,欲望是它前进的动力,而伦理道德则是火车运行的双轨,确保它正确的方向而免于出轨的危险。”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浪潮下,网络传播正如这辆飞速前进的列车,“艳照门”事件传播得越快、范围越广,人性道德的缺失就愈发明显,只有“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积极输出社会正能量”才是网络传播的最终目的。


  作者:刘雅楠

  第3篇: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民生新闻栏目走向探析


  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垄断地位被打破,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作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新闻栏目,其受众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收视率不断降低。除此以外,由于网络传播时代新闻信息广为传播,同一个新闻信息被多个发布方发布,使民生新闻栏目出现了平庸化、同质化的现象①。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民生新闻栏目受众出现流失的现象,不断与群众脱节。为了让民生新闻继续为人们服务,发挥其价值,就要重新审视当前网络传播时代下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网络传播时代的视角来探析民生新闻栏目的走向,使民生新闻栏目与时代共同发展。


  1.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由于网络信息有共享的特点,很多人开始从网络传播途径中获取新闻信息。而且从网络传播中获取信息时人们的选择面更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发布方、新闻内容、新闻主题等等。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在网络传播的冲击下,流失了很多受众。加上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人们在接收到新闻信息后,能够对新闻进行评论,即时针对新闻进行讨论、交流,因而人们更加热衷于从网络中获取新闻。在这样的情况下,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不断降低。因此,必须要分析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探究民生新闻栏目的新走向。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到民生新闻栏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1节目同质化严重


  新闻节目同质化也就是说同一类新闻中不同栏目在内容、播报方式等方面互相模仿,并出现逐渐趋同的现象②。现阶段很多新闻栏目质量、编辑、主持形式甚至内容,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主要是同质化竞争造成的结果。而这也说明了民生新闻栏目缺乏创新,过多模仿,节目老化,以至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节目同质化会让受众出现审美疲劳,缺乏吸引人们的创新点,进而造成受众流失。


  1.2节目发展商业化


  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插播广告是目前十分常见的现象。通常来说,受众在观看民生新闻栏目时,出现插播广告会产生排斥心理。在受众流失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到民生新闻栏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某些电视台为了增加效益,会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插播大量广告,影响到民生新闻的正常播放,使人们对民生新闻栏目失去兴趣,进而从更快捷的网络传播途径来获取民生新闻信息。因此,民生新闻栏目过度商业化后,会使该栏目的受众不断流失,造成收视率降低。


  1.3报道内容低端化


  在网络传播时代冲击下,网络传播途径分流了传统媒体中的部分受众,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降低是难以避免的。在此情况下,民生新闻栏目为能够留住受众,刻意选取一些低端的新闻内容来迎合观众。虽然这样能吸引一些低端群众的眼球,也导致了一些有影响力的高端群众流失。而且作为民生新闻栏目,其本身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长期以低端新闻来吸引受众,必然会导致其公信力和影响力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民生新闻栏目反而走进受众不断流失、新闻内容不断低端化的恶性循环中,最终会导致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空间越来狭窄。


  2.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走向探析


  2.1发展自主品牌


  对于民生新闻栏目来说,具有特色的标志、口号、名称、主持形式等都能够彰显该节目与众不同。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存在很多模仿痕迹,观众在千篇一律的新闻栏目中,很难记住没有自主品牌、没有特色的新闻节目。同时,对群众来说,内容、主持形式等方面趋同的新闻节目都是基本相同的,毫无新意,无论是从网络上看还是从其他电视台看都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优先观看某个民生新闻栏目。因此,民生新闻栏目发展自主品牌,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彰显自己的特色,让人们能够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识别、记住。而且发展自主品牌的民生新闻栏目,能够增强节目的影响力,让人们在众多竞争的新闻栏目中优先选择该品牌,从而提高收视率。发展自主品牌要从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主持形式、节目口号、节目标志物等入手进行创新,形成一个具有自主品牌的民生新闻栏目。例如《零距离》主持人用明星主持人孟非来彰显节目的特色,明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持人由明星来主打能够带动节目的发展,这也是构建品牌的一种策略。从这一方面来讲,也可以将主持人明星化,增加主持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再由主持人来带动节目的发展,也是可行的方案。


  2.2增加民生新闻栏目的深度


  民生新闻栏目应该注重报道深度,而不是流于浅层面的报道。增加民生新闻栏目的深度,不仅能够让新闻层次加深,还能够让整个栏目多样化,提升人们观看的兴趣,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例如在新闻栏目中,不仅要对民生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还要对其进行剖析,提出具有新意的见解,引起人们的共鸣,获得人们的认可,提升人们关注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于普通新闻,则选择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基金理财、保险、惠民政策、道德法律等相关信息。在新闻相关人物方面,要有行业精英、领导,也要有底层群众。这样才能显示出民生新闻栏目的层次性,并拉近人们和新闻栏目的距离。而且民生新闻栏目多样化报道以后,能够滿足不同需求的群众,提高收视率。


  2.3拓展新兴媒体传播途径


  民生新闻栏目的收听观众中,如果仅局限于原有的受众,将会局限其发展。也就是说,民生新闻栏目不应该仅面向于原有的受众,而是以公众、大众为目标进行发展。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既是新闻信息的阅读者,也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③。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如果仅仅是受众而不是公众,那么其很难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讨论,很难形成舆论的热点。因此,民生新闻栏目不应局限于电视、广播和报纸的新闻途径,而应该拓展新型媒体传播途径。可以采用开设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同步更新,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吸引更多的群众来观看,提升其影响力。而且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的观众可以双向转化,从网络观众转化为电视观众、广播听众。而电视的观众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观看新闻,接收新闻信息,转化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在网络环境中,人们还可以针对新闻栏目中的某个热点、事件来交流、讨论,形成舆论的热点,从而可以提升该民生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语


  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传播途径分流了传统媒体的部分受众,民生新闻栏目受到冲击难以避免。在面对越来越狭窄的发展空间,民生新闻栏目应重视发展品牌,积极创新,通过增加民生新闻栏目深度来提升其新闻价值,并拓展新闻传播途径来扩大传播范围,增加其影响力。总的来说,民生新闻栏目的走向必须要结合当前网络传播背景,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来促进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为民生新闻栏目的未来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途径。


  作者:陈庆顺

  第4篇: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电视用自己自身的优势为人们传播大量的信息,一直以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电视。但是从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网络新闻由于传递信息灵活且及时,受到大众的青睐。与此同时,电视新闻则需要寻找措施去应对这样的情况,从而获得生存。


  1.网络新闻的长处


  1.1内容丰富


  网络媒体的信息储存量和传播量是非常多的,网络媒体将电视、报刊、广播为一体,充分展现各方面的优势,运用文字、音频以及图画等各种传播形式向大众去传播信息。网络媒体含有海量信息,大众可以从互联网上比较容易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2时效性强


  报纸、杂志等信息传递媒介都或多或少存在滞后性,而网络新闻的传递速度是新闻媒体当中最为迅速的。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之后,网络可以第一时间将事件的具体消息通过图文、音频以及视频的形式传输给大众。人们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直播去了解事件的起因结果,这样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所缺少的。传统电视媒体存在滞后性,即使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地,由于技术或者人为原因,电视媒体受到多方面的阻碍,例如空间和时间。而网络媒体没有这样的束缚,真正意义上做到传递信息的时效性以及灵活性。


  1.3广阔性


  由于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容纳量有限,受到版面限制,不能对所有信息进行面面俱到地传播。有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有网络新闻传递的踪影。网络新闻受到的限制相对于电视新闻要少,人们可以在任何条件下选择自己想看的新闻。网络的广阔性带来的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信息涵盖范围、影响范围、受众群体等方面都有着优于传统媒体的长处。


  1.4互动性


  传统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只是将新闻发生的事件与评论单方面地传递给大众,而大众在读到相关新闻时,不能通过有效渠道去表达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报纸、电视以及广播都不能有效地与读者进行互动。而网络新闻的传播带有灵活性,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之后,通过互联网可以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联网可以将世界上的每一个读者联系起来,一起去讨论某个事件。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新闻考虑到不同的受众群体,不断提高举措去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服务。通过网络新闻的双向性,将网络打造成一个集信息传递、服务与交流的专业平台。


  2.网络新闻的缺陷


  事物存在两面性,网络新闻在具有巨大优势的同时,存在的短板也限制了它的发展。在拥有超强时效性的同时,很多新闻未经验证便直接发到网络上会引起读者的激烈讨论。由于信息的真伪不辨,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缺乏严格的监管使得很多虚假信息招摇过市。所以说,网络信息拥有优点也就存在自身的缺点。


  2.1可信度不高


  由于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很高,很多未经验证的信息传播到网络会误导大众。在新闻的报道中,信息本身的真实性是最主要的。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年轻人通常都是通过网络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部分人存在较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新闻缺乏较高的可信度可能会对年轻人有消极的引导。为了博取读者注意,网络新闻对时效性和娱乐性很强的新闻都特别青睐,而这样的举措有欠妥当。这样不在乎信息质量的做法也反映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浮躁态度,有些人在网上为了一己私利去传播虚假信息,这也极大挫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2.2新闻内容不深刻


  很多新闻都是流于形式,在网络传播时代,标题党大行其道。很多新闻将标题写得浮夸,夸大事实。没有深刻的内容基础,标题写得再好也是白费,各大网站传播的信息,基本无法赶上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网络媒体无法提供一个使读者反思的平台,虽然很多读者在网上可以就某一事件去畅所欲言。但是读者在反馈这些信息时,思想高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网络上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都沉默在海量的广告和娱乐新闻中,使网络媒体变成网民展开骂战的平台,这样也阻碍了部分人通过网络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3缺乏原创和严肃性


  当今社会,基本上所有重大新闻都会通过传统媒体去发布,网络媒体通过借鉴或者生搬硬套到各大网站,读者看到的新闻千篇一律。信息的过度消费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由于缺乏相关权利保护,例如发表权等,会对原创作者造成损失。新闻在追求时效性、个性化、点击率的同时,导致网络媒体从业者不关注新闻的价值取向,导致网络新闻缺乏“营养”。网络新闻的发布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对于新闻的准确性没有很好的把握。网络的信息来源甚广,网友无法去一一识别。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新闻的严肃性受到挑战,极大限制新闻向深刻性、教育性发展。


  3.网络传播时代中,电视新闻采取的措施


  进入网络时代后,电视新闻原有的优势不再明显。网络新闻的兴起受到大众青睐的同时,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去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使得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在竞争时拥有自己的优势。


  3.1使新闻深刻化


  虽然网络媒体给大众提供海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有些宽泛,信息缺乏创新性。这些流于表面的新闻不能满足大众越来越挑剔的需要,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抓住网络新闻这一短板,去创作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新闻。通过富含深意的报道去满足大众需求,使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拥有一席之地。


  3.2重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发展


  当今网络时代,直播成为了流行的趋势。因此,满足人们需要,做好新闻直播节目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措施。对于一些重要事件的报道,电视台要充分运用自己在人才、设备上的优势,让电视台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奔赴前线。以目前网络新闻行业的能力来说,在设备以及经验上,新闻直播这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电视媒体行业要在成为内容提供者的同时,还要吸取网络媒体的长处,将电视新闻直播做到最好。


  3.3加强电视新闻的发展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是,电视新闻去学习网络媒体的优势,注重用网络技术去弥补自身的不,将网络编辑、电视台融合在一起,借助新媒体优势去拓宽电视新闻的发展领域。近年来,电视台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自身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两会时,电视台与微信合作,大众如果想参与评论,可以在微信上“摇一摇”去了解两会的内容。


  3.4改变电视媒体的定位


  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电视新闻掌握着国家新闻的代理权。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去了解新闻,并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传播到网络上。人们可以在很多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等去分享自己身邊正在发生的新闻以及感想。传统的新闻媒体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要对出现的新形式重新进行定位。要重视普通百姓发表的信息,还要让他们参与到电视新闻中。


  结语


  受众群体越来越流向新媒体,这样的形势不利于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因此,电视媒体要重新定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把握时机。随着人们接收信息的途经愈加广泛,电视新闻也要进行有必要的变革。舍弃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及利用新媒体得到优势,才能使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有着更大的潜力。在将来,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最终保持共赢的局面。


  作者:王元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