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在新媒体中的发展(广播电台变成了什么新媒体)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25 00:07:04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56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本文追溯过去40年间大众传播形态的演进之路,讨论网络新媒体对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些媒体形态今天看起来好像是新的,但是它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了。媒体技术永远在不断发展,其中有一些是版本升级,但即使是非常快速的迭代,其最初的形态也可以追溯至很多年以前。
  一、纸媒、广播、电视形态的更迭
  回溯到笔者的青年时代,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国内的大众媒体都是独立的、功能区分的界限清晰。首先出现的媒体类型是报纸,每天都可以买到,然后广播出现了,用专门的收听设备收听。大多数家庭把收音机固定放在客厅或厨房。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出现,广播的便携性逐渐提升,收音机被收听者随身携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广播接收装置也被大量安装在汽车中。传统大众媒体最后出现的是电视,作为一种固定观看的设备,每个家庭都有一两台电视机。1967年,英国开始有了彩色电视,随后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
  大多数人对媒体的使用取决于每天的时间表和日常的工作和休闲模式。英国人使用媒体典型的方式是:在早餐餐桌旁读报纸,在上下班的火车或公交车上阅读,午餐和晚餐时也会读报。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其他收听场所包括开车上下班的途中;居家主妇、工厂工人把广播当作做家务或工作时的背景音乐来收听;在商场,广播普遍被作为环境音等。电视则需要专门去观看,多数英国家庭傍晚时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收看直播或节目单上的固定电视节目。
  20世纪70年代,更多的技术发明使今天意义上的广播和电视受众概念确立起来,他们选择的权利开始显露。收音机开始有录音功能,电视机也开始有录像功能。这些新增的功能让听众和观众能够把正在播放的节目录下来,过后再重放。人们不需要被迫调整日程去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而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选择收听或收看。今天看来,这个很小的进步也十分重要,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內容,还可以通过它们收听或者观看那些并非来自电台和电视台的音视频内容。例如:听众可以播放喜欢的音乐卡带,而不是听广播里的直播音频流;那些观看直播电视节目的观众,也可以在电视机上看电影录像,甚至观看自己录制的家庭影像。
  二、什么是“新媒体”
  过去的30年间,数字科技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受众的权利。接下来登场的新技术——计算机,包括计算机化的电台和电视接收终端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上互通互联。所有旧的媒体形态都被整合到计算机化的终端上,我们将其定义为“新”媒体,尽管这种命名并不十分准确。
  首先,数字技术强化了“新媒体”的感觉,主要指媒体形态在呈现方式和使用上的融合。你可以在电脑上读报,可以在计算机或电视机上听广播,同时还可以接收到所听节目的画面信息。这就需要有一种录制或抓取音视频信息的网络工具,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的数字播放器iPlayer(爱播),可以点播广播或电视节目;在电视上,可以使用SkyPlus(天加)录制播出的节目内容。人们也可以在电脑或电视上观看电影或播放DVD。
  其次,强化“新”媒体感觉的数字化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微型化”。包括电池技术在内的诸多改进使计算机更加便携和小巧——如iPad(苹果公司研发的一款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一直以来报纸的读者可以随处携带报纸,过去的50年间收音机也几乎一样便携。然而现在你仅需要带着自己的接收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直播或看电影。
  最后,借助新技术,互联网制造了真正的“新媒体”——这些网生内容多数模糊了私人和公共传播的界限。除了电子邮件、短信、Skype(一款即时通信软件),还有社交网络,如脸书(Facebook)、微信、博客、推特(Twitter)和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照片墙)等。下载应用程序(App)到移动设备上,它们可以提供最新的新闻、体育、出行以及天气信息等。我们或许预期新媒体的产生会增强纸媒、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因为它们既能通过传统的渠道传播也能通过新的渠道传播,事实上,互联网提供了如此海量的媒体内容选择,旧的媒体传播形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们的魅力。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我们先来看看报纸的发展。纸媒的传播基于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媒介技术——造纸和印刷术,我们知道这两样都是中国人的发明。在西方,19世纪60年代开始,报纸的流通呈下降趋势。传统日报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广告,一部分来源于读者订阅。但19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免费报纸”的冲击。免费报纸的资金支持完全来自广告费用,不需要读者花一分钱。不过免费报纸和传统报纸目前都承受着网络新媒体的巨大冲击。许多报纸的对策是保留传统的发行方式,但是利用网络拓展发行:报纸可以在网站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阅读,有些是免费的内容,有些则需要付费订阅。
  广播电视的情况类似。广播节目可以在便携收音机或汽车里收听,也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收听。而广播电台也面临着来自音乐网站的激烈竞争,例如:Spotify(声破天)、Grooveshark(鲨客)、Deezer(迪泽)等互联网音乐平台在年轻听众群中深受欢迎。语言类广播受到来自播客(Podcast)和网络音频点播内容的强烈冲击。电视节目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机收看,还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全天候收看,尽管晚间仍然是电视拥有观众最多的时段,但无法回避的是,传统广播电视正面临流媒体供应商的激烈竞争。Amazon(亚马逊)和Netflix(美国一家提供互联网随选流媒体播放的公司)提供给用户的不仅是数量庞大的电影,还包括其他题材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和喜剧。对于那些具有碎片化收视需求的人群而言,还有YouTube (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等其他众多的视频分享网站供选择,如果人们不想再看传统的电视,那么互联网上一点也不缺少各种可供选择的内容。

四、基于传播本源的媒体现场感
  在这种状况下,广播电视还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当广播电视诞生的时候,它伟大的、非凡的功绩是把“现场感”③(Liveness)要素带入大众传播领域。对于人类而言,与生俱来的交流需求是“实时”的,这因此成为所有媒介化传播形态试图去构建的传播语境和传播条件。
  (一)接近“非媒体”的广播电视传播
  书写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带给我们的是经过策划的、稳定的信息传播内容,但这种交流发生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非面对面,因此存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在场交流的缺憾。因此,对于大众媒体的每一种新的形态在呈现内容的时候,遵从的原则是通过专业的传播方式还原交流的“现场感”,还原“即时交流的鲜活感”。纸媒显然不具备实时性,但是纸媒选择了与“现场感”最接近的方式:追求内容的时效性或时新话题性。广播和电视接受了对于“现场感”呈现的挑战:通过即时性的传播克服了远距离观众无法接近“实时”新闻事件的障碍。如果我们把媒体当作用户“现场感”缺失——事件不在场状态下的一种必需品,我们可以说广播和电视实际上已经十分接近“非媒体”了。④
  (二)“录播”节目的现实价值
  对于新闻和其他重要的事件报道,如体育和天气报道等,“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对于多数演出和演讲来说没有必要一定要实现“现场感”,因为除了新闻和时事动态,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不具有时间敏感性。提前录制的确带来很多好处。我们以戏剧为例,来看看录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优点。
  1.提前录音或录像便于编辑:演员多角度的表演可以被拍摄,错误部分可以被删掉,这样所录制的剧集会比在剧院的现场表演具有更高的质量;
  2.表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内容呈现给观众,演员的近景以及面部表情的呈现也成为可能;
  3.戏剧的场景不再局限于舞台布景,也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摄制;
  4.戏剧的最终版本可以重复播放,成为可以永久保存的艺术作品,而不会随着每次表演结束而消逝;
  5.广播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受众每日的消费品,传输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提前一次性录制多个节目降低了成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单个节目作为某个系列的一部分存在。
  (三)广播电视成为居家的、个人化的媒体
  在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实时性:第一个是日益增长的“播音员+音响”的报道趋势,哪怕那些内容本可以有条件让听众实时收到;第二个因素是受众的行为方式——受众习惯于在节目播放时将其录制下来后再看。这就意味着尽管广播和电视是潜在的直播媒体,实际上其直播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也促使大众媒体体验转向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像报纸一样,广播和电视成为居家的、个人化的媒体,是在自己的家里或私人空间中使用的,这与剧院演出的戏剧或影院上映的电影是不同的。其历史价值是使剧院、影院这些老的、集体观看的体验转化为像人们阅读小说或报纸一样的个人体验。
  (四)辩证考量传统媒体的“现场感”
  那么,媒体的未来将会怎样?传统的传播网络和传播渠道正面临来自网络流媒体的冲击,如亚马逊(Amazon)、Netflix、YouTube等。它们所制作的电影、专题节目、喜剧和纪录片得益于规模经济,以传统广播电台、电视台无法匹敌的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廣播电台、电视台回归其最初的“现场感”,专注于新闻、体育赛事和时事动态就行得通——这些内容是广播和电视真正强势的领域,因为它们是实况转播或近乎实况。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谨记:实时性或近乎实时性不再为广播电视所独有。新媒体赋予其受众的部分功能也具备实时性优势。短信、网站、线上论坛、Skype通讯软件、电子邮件、推特和Instagram图片分享平台都可以是几乎或真正实时的:因为新闻的传播无论是通过公众平台或是个人平台都像野火一样迅猛。就这方面来说,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实际上处于劣势。现场感实现的前提是受众能够实时地消费信息:如果新闻是12点钟播放,那么你必须在那一时刻听广播或看电视。但即使是纯新闻频道,你转台进去的时候不一定在播你想看的某条新闻。因此,广播电视内容的实时性和个体消费者的自主性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在传统媒体中后者必须屈从于前者。而在新媒体中,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电脑和智能手机比传统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更灵活便携,受众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收到海量和自由选择的内容。
  五、传统广播电视未来的预判
  (一)广播电视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延展
  那么,传统的广播电视还可以提供什么呢?答案不仅要从媒体自身寻找,更要从广播电视机构和体制中寻找。新媒体中会有谣言和谎言的传播,但是,传统广播机构的职责是要能够辨别真假。新媒体可以很容易地捕捉个体事件,这些来自新媒体的声音或图片资源可以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用。但有时候尽管新媒体所捕捉到的个体事件本身是真实的,但未必事件整体状况是真实的。因此,能够让专业记者对事件整体从合适的角度播报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责。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公司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二)旧有的大众媒介形态短时期内不会消亡
  本文所提到的广播电视的未来是笔者对传统媒体所持有的信念。尽管传统的媒介有时互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媒体,而且新旧媒体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传统媒体单个来看其原本的形态从未消亡。历史告诉我们,尽管其影响力在减小,但每一种形态的旧媒体仍不可替代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很大数量的受众需求。很多人曾坚信影院的诞生会带来剧院的消亡,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将带来纸媒的消亡,电视业的发展将使无线电广播和影院无容身之处,就像现在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广播和电视的消亡一样。然而,以上种种都未发生,这是因为与旧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大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在舒适的私人空间看戏剧或电影,但也有时候,会有人想要从自己的家中逃离,与他人一同观看戏剧或电影。还有时候,人们更喜欢听收音机而不是看电视,因为相较于直接看画面,他们更想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没有画面分散精力以便使他们能更好地思考。

 (三)新媒体并不“完美”
  同样的,人们有时不去看手机的新闻应用程序或电脑网页,而选择看传统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观看既有个人感也有群体感。不仅会有一个看得见的可信的新闻播报员以适当顺序引领观众看新闻,而且在我们意识当中很清楚有很多其他人跟我们一样在看新闻,这就带来一种群体感,会有重要事件群体共同关注的社会参与感。而网页和应用程序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为一体,会带来令人困惑的观看体验,缺乏简单明了的叙述脉络,缺少新闻专业人士的引领,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在网页和应用程序包含的各种媒体形式中。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些缺点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显著优点面前,都不值一提,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将来,在传统大众媒体行业工作的同事们可能不得不接受传播内容范围变窄的事实,他们会因失去部分受众而转向新媒体。但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将跟以往一样有价值。
  编后记⑤:
  今天,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趋势的轰炸中,很多国内广电行业一线工作者和媒体研究工作者,疲于追逐最新的媒体现象或者是新技术,试图把握媒体发展的未来,却忽略对于现象之下本质的把握。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既是媒体形态演进的亲历者,也是媒体理论研究者,他凭借几十年广播电视媒体研究的深厚经验,回归媒体传播的本质,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用户需求”“满足需求的内容”“媒体形态作为桥梁或者工具”这三个关键点上。在这个考量的坐标上,挖掘大众媒体的独特媒介属性和优势,穿越纷繁复杂的新媒体迷雾,洞悉未来媒体竞争的基本格局。
  讲稿的字面意思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抬高了读懂该文的门槛。做学问,首先是语言本身带来什么样的知识体验;其次是语言之下的“科学的研究逻辑”。这也是学界研究区别于业界研究主要的方面。后者可能比“语言”本身带来的内容体验更為关键,因为这是保障研究结论科学性、预见性、长期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讲座内容的原意所在。
  注释
  ①根据2017年6月13日、14日、15日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和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讲座内容翻译整理。
  ②安德鲁·克里斯尔(Andrew Crisell)教授,英国广播电视理论和历史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其著作《广播原理》(Understanding Radio )和《英国广播电视史》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被选作英国本科和研究生的通用教材,也是该领域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安德鲁担任威斯敏斯特大学、拉夫堡大学等高校博士论文答辩主考官,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编辑咨询顾问,也是多家学术期刊编辑咨询顾问,如常任全球广播研究核心期刊《广播杂志》(The Radio Journal)论文审评专家小组成员。
  ③“现场感”指的是实时信息和实时交流的状态。Liveness中文意思可以对应“现场感”“实时性”等意思,根据表述的具体含义不同,翻译选取不同的词语表述Liveness这一英文原文。
  ④“非媒体”的意思是,与纸媒比较,广播和电视还原真实的功能更强大了。
  ⑤“编后记”为中国传媒大学孟伟教授撰写。
  (本文编辑:李静)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