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法国组曲特点(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17:21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67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提到古组曲,那不得不涉及意大利文partita与法文suite、ordre,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几个词都具有组曲的含义。
  partita的字面意思是指分隔,被划分的部分。在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大多数partita指变奏套曲。而suite的字面意思是指排、行、一系列、一连串、连续性。这个术语产生于16世纪的法国,标明套曲由几个各具特点的为琉特琴作的布朗莱(bransle,古老的法国舞曲)组成。最初的古组曲多为琉特琴而写,后来这一体裁模式也逐渐用于羽管键琴和乐队音乐之中。发展到17世纪中叶,组曲的名称在德国主要使用Partita,在法国称作ordre,而suite之称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以恢复使用。
  一、作为器乐独奏体裁的古组曲在欧洲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17世纪,古组曲在欧洲开始盛行,不同乐派和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中还将组曲中的小曲作了各具特色的分类与排列。
  在法国,作曲家为羽管键琴作的各种体裁、风景音乐画似的作品称为组曲。法国的古组曲的排列与分类多为形式不定的组合形式,并没有特定的排序与数量。弗朗索瓦·库普兰的组曲(ordre),每首由多个小型乐曲松散地集合而成。组曲中的全部小曲都在同一个调上,包括大小调和平行调。而且许多乐曲还附有舞曲、或描绘性的标题。法国的组曲对后来巴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巴赫模仿这种风格创作了自己的《法国组曲》。
  在德国,最典型的是以舞曲为基础的组曲。德国作曲家约·雅·弗罗贝格尔(1616-1667)确立了由四首舞曲组成的四乐章古钢琴组曲体裁形式,各乐章按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的次序排列。后来这个次序为巴赫和亨德尔所采用,并将古组曲这一体裁达到艺术之顶峰。除了三套世俗性的古钢琴组曲外,巴赫分别为羽管键琴、独奏小提琴(《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独奏大提琴(6套),乃至管弦乐队写有4部组曲;亨德尔也作有17部羽管键琴组曲。此时的组曲已经在传统组曲样式基础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而逐渐超出了四个乐章的束缚。在阿勒曼德之前有前奏曲、序曲、幻想曲、托卡塔等。在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之间置入其他舞曲,有小步舞曲、布雷、加沃特、帕斯比耶、利戈乐、卢尔、波罗涅兹、福尔拉纳、西西里、铃鼓舞、昂格莱兹以及号管舞曲。此外,在组曲框架中,还时而插入咏叹调、回旋曲、谐谑曲、幽默曲、随想曲、恰空、帕撒卡里亚等非舞曲体裁。①从这些增添的舞曲与非舞曲中,似乎又隐现出了法国式的组曲对这一时期德国作曲家的影响。
  二、古组曲中四个基本舞曲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在巴洛克时代,欧洲各国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作为古组曲主要成分的四个基本舞曲源自四个不同地域的音乐舞蹈风格。 如下图所示②:
  在组曲构架中,每一首舞曲均以各自特有的音乐性格形成乐章之间鲜明的对比。如:阿勒曼德从容、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库朗特则有着流畅轻快的特点,节奏鲜明,活泼生动;萨拉班德速度较慢,略带感伤意味,音调庄重严肃。吉格则情绪活跃,速度较快。
  在曲式结构方面,古组曲中的每一首舞曲的典型曲式是古二部曲式,各部分通常加以重复。但偶尔也会出现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是二部曲式从内部扩充的结果,如果从外部扩充,就构成了变奏曲式、复二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③
  古组曲的创作手法大多采用自由的复调对位,有些舞曲常用自由模仿(卡农、赋格段)的手法来处理,例如在前奏曲中加入非严格的赋格段,在舞曲吉格中进行自由模仿复调。
  各乐章的调布局几乎也是相同的,第一部分从主调转至属调或关系大小调;第二部分则由对比性的调开始,最后再转回主调。因此,调布局的统一成为古组曲体裁的又一显著特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表可见,古组曲中的四种基本舞曲体裁来源各异,有德意志的、法兰西的、英格兰的,还有西班牙的(混合多重地域因素)。所有这些都向人们透露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音乐的国际化。任何一个宫廷音乐中的组曲,都包容了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音乐成分,这是一种非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J·S·巴赫三套古组曲基本特征与演变过程
  巴赫对古组曲的创作把当时这个流行已久的体裁推向了顶峰。他为古钢琴共创作了三套古组曲,分别是《英国组曲》、《法国组曲》与《帕蒂塔》(又称为《德国组曲》)。相比《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而言,《帕蒂塔》可以说是巴赫古钢琴组曲作品中最为成熟的作品。
  (一)组曲创作时期
  1.《英国组曲》(共六套,BWV806-811)是巴赫在科藤时期(1722年左右)写下的世俗性舞曲组曲。
  2.《法国组曲》(共六套,BWV812-817),创作于1722-1725年间,按照传统的舞曲排列顺序写成,但形式较为短小,情感内在细腻、亲切动人。
  3.《帕蒂塔》(Partita,共六套,BWV825-830)又名为《德国组曲》,创作于1725-1731之间,属于莱比锡时期。德国的古钢琴曲在18世纪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形式日趋自由,主调因素增强,风格轻松明快。
  (二)组曲命名由来
  这三套大型世俗组曲的名称都不是巴赫自己命名的,“法国组曲”是指该组曲沿用法国风格写成。“英国组曲”的标题是由于这套组曲袭用了当时英国以前奏曲开始的特征,也因为第一组曲的调性与亨德尔的A大调组曲相同,更由于这部组曲的前奏曲主题与博塞尔等英国作曲家的主题相同,亦有一说是因为手稿上写有“为英国人而作” 的题词。因此被后人拟以“英国组曲”的标题。“帕蒂塔”是以键盘乐器为主的作品,从德国兴起,由J.S.巴赫将其发展到顶峰,因此就有了“德国组曲”之称。
 (三)组曲内部特征及演变过程
  在这三套组曲中,每套都由六个组曲构成,如下图: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帕蒂塔》(德国组曲)
  统揽这三套组曲的内部框架,可以发现,《法国组曲》在结构形式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以四首基本舞曲为主,并在萨拉班德与吉格之间插入一些舞曲性质与非舞曲性质的乐章,短小精致且旋律优美。相较《法国组曲》而言,《英国组曲》的规模更为庞大,乐章的数量也明显增多,而在结构上,六部作品也都添加了精美的前奏曲乐章和华丽的复奏 部分。《帕蒂塔》则最具创意,采用不同风格的序曲或幻想曲或托卡塔作为组曲的开始,在舞曲之外还加入了幽默曲、谐谑曲和罕见的回旋曲,其中《帕蒂塔·Ⅱ》极富特色,用随想曲替代了吉格舞曲,打破了古组曲的传统结构形式,这也许可以说是J.S.巴赫钢琴组曲中最具创新意义的体现。
  J·S·巴赫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将各种世俗的、民间的、宫廷的舞曲进行精致的组合与分配。每部组曲中既不乏纯朴的民间民风,又独具皇室的高贵典雅;既不乏娴熟的炫丽技巧,更独具人性的深刻内涵。总之,法国组曲的优雅,英国组曲的人性,德国组曲的个性,同时触及到更深层的精神世界,这一切使得巴赫在古组曲的领域中树立起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回顾古组曲的形成与演变,作为一种重要的器乐体裁,古组曲在西方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的演变是西方音乐历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J·S·巴赫的三套组曲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作品中形式逐渐自由化、性格逐渐多样化、情感更加丰富化,这都标志着巴洛克古钢琴组曲已逐渐从程式化走向性格化。
  注释:
  ①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②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③作为一个学科,严格的曲式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也就是说,17-18世纪的作曲家只有曲式观念,至于后来成为标准术语的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复三部、乃至奏鸣曲式等等都是19世纪中叶后音乐学家对此前两百年左右音乐创作实践中所呈现的音乐结构思维进行归纳抽象的结果,因而,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所谓曲式,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被普遍沿袭的结构思维习惯而已。实际上,在音乐建构中,随着音乐素材及其乐思展衍、裂变的不同取向,其内部结构有着极大的可变空间,也就是说,乐段内部的组织方式是极为多样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乐章都有自己的独特曲式,它们还没有达到程式化的地步。
  参考文献:
  冷佳.《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钢琴艺术,1997,(05).
  郝思震.从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谈巴洛克组曲的基本特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蒋立平.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