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发展方向,黔东南发展战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30 01:23:17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34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侗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党的十六大以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在发展经济社会管理中,确立了“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城镇带州、科教兴州”的发展战略,把州域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来抓,使州辖一市十五县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证明,立足州境内各县域的资源、交通、区位等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产业支撑与特色兴城镇之路,是确保自治州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就此提出了黔东南州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看法。

关键词:黔东南州 城镇建设 建议

一、前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州辖1市15县,共有116个乡,90个镇,其中民族乡17个。全州少数民族33个,人口347.68万,占全州总人口的80.61%,苗族侗族人口占全州总人的72.8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地占全州国土面积30302平方公里的87%,山高谷深,地形复杂。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但黔东南州又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储量大,生物资源品种多且价值高,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党的十六大以来,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在发展自治州经济社会管理中,确立了“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城镇带州、科教兴州”的发展管理方略,把州域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来抓,目前全州1市15县、116个乡、80个镇的城镇建设已迈上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和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又带动了城镇化的建设。实践证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要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立足州域内各县、乡、镇的资源、交通、区位等条件,坚持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产业与特色兴城镇之路,最终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目的。

二、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与问题 中央“十二五”规划已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投入;中央企业加大在西南地区的投入,东部产业加快向西南地区的转移,以及中央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专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全省着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一切都为黔东南州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但是,和全国相比,黔东南州仍是农业、工业、城镇化建设都比较滞后的地区,当前在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是大部份乡、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滞后;二是城镇特色不突出,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三是土地流转难,失地农民无保障。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地制约着自治州的城镇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州应按照国发[2012]2号文关于“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规划建设次中心城市、发展提升重点小城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次中心城市、重点小城镇并举的城镇体系,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从自治州的环境出发,合理确定重点发展城镇,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促进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三、走产业支撑、特色兴城镇之路的几点建议 1、突出经济效益第一原则。在城镇化建设规划中要坚持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城镇的规划要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第一位,逐步形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多元农村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型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建立和完善工业小区,推动乡镇企业集中布局,连片发展;城郊型卫星城,在规划中应充分利用邻近大中城市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的技术、产业、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辐射,承担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商贸型城镇就要发挥交通优势,强化商贸功能市场建设,开辟更顺畅的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城镇化建设规划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科学确定城镇在区域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根据城镇对外幅射功能和接受外来幅射的正负影响,有侧重地作出城镇经济发展布局和生产力发展布局。 3、突出地方特色原则。黔东南是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吃、穿、住、行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名扬海内外,特色是黔东南城镇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是黔东南城镇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条件。首先要突出重点,抓好居住环境、道路、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公益性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向县乡延伸。5、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要结合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搞好国有土地储备,保障项目用地。二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应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三要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保证城镇建设用地。四是允许农村集体在不改变性质的条件下,以转包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依法转让土地,使农民的一次性效益变为永久性效益,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6、城镇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一)城镇产业化发展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合。黔东南州各县、乡城镇建设要依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和完善经济服务功能,积极拓展城镇在聚集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方面的优势,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例如麻江县“东果中竹西药”的产业链布局,发展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便 是发展城镇产业,依靠产业支撑,特色兴城镇的成功事例。(二)城镇产业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要按照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农副

[1][2]下一页

产品加工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要健全和完善产前、产后市场配套服务体系,把城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例如榕江县根据畜牧业的发展成立“三农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小个子黄牛、香羊、香鸡等特色产业的开发,使榕江畜牧产品“香”到了全国各地就是例证。(三)要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对分布在乡村的企业在自愿的原则下,以优惠政策和适当的利益来调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例如雷山打造民族工艺一条街就是很好的例证。(四)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各县城要进一步敞开城门、降低门槛、放宽政策,努力建设吸引广大农民、社会各界、国内外客商进城投资兴业的载体和平台,以促进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建设。四、结语 城镇繁荣和发展关键在充满活力的经济。黔东南自治州16个县(市)都有着自身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城镇化建设管理中,要按照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布署,坚定不移地走产业支撑,特色兴城之路。根据城镇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绿色品牌,积极探索实业兴城镇、工业强城镇、商贸活城镇、旅游富城镇的后发赶超发展之路。

上一页[1][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