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科特色和优势区别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9 21:48:49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52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1民族经济学科基本情况

  1979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科学规划会议上,中央民族大学代表团论述了加强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重大意义,并建议在全国经济科学发展规划中增设“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同年9月,施正一教授提出,加强对各民族地区经济的科学研究工作,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刘永佶从民族经济学的主体、对象、主义、方法、内容、范畴、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提出和形成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和要求的。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民族经济学是研究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集团与单个民族的经济生活及居住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及其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这一概念体现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即把所有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有利于制定民族经济政策;个别即研究单个民族的经济生活与居住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适应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凸显出其特色与优势,培养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硕士、博士专门人才,对推动民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交流做出了较大贡献。为此,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经济学成为湖北省特色与优势学科,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特色与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1培养民族地区本土人才

  民族经济学是中国本土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一门新兴学科,既具有民族学的属性,同时又具备经济学的属性。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在于把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发展实践相结合,侧重微观个体研究,注重理论提升,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民族经济学理论,着力构建科学、完整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理论体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既懂得经济规律、又了解民族实际的专业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尤其是需要精通本民族发展历史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元素,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把文化优势与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此开设民族经济学,招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毕业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要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富强,就要培养大量的知悉本民族状况的本土人才,民族经济学这一特色与优势学科在培养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培养学生田野调查能力

  民族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田野调查能力。从国家民委直属四所民族高校针对民族经济学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科目来看,注重学生的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这是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的培养方案导师在新生人学就要上交一份学生调研计划,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实地调研并上交实习报告,否则不能按期毕业。鼓励学生田野调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其一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前往民族地区调研的学生要适应与自身成长不相同的环境;其二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从书本上获得一些肤浅的民族知识,并不真正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当学生亲自前往民族地区才能从动态中了解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三是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从事田野调查工作的学生,要从众多信息中帅选对自身有用的信息,这一过程提高了学习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

  民族经济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直接目的在于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这就需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作为民族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把经济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提出合理对策建议,才能达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客观效果。为此对民族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对较高,一方面要求学生扎实掌握经济学科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少数民族自身实际,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在民族经济学科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而忽略知识的转化是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案例分析,解剖麻雀,把基本理论知识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同民族地区的特殊现状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2.4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从目前各高校开设民族经济学相关课程来看,该学科基本开设有民族学、民族文化等相关课程,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不同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的认知。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产生活环境,少数民族各自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及生产生活方式,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其他民族基本不了解,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特殊性很难作出全面准确的把握。在教学中开设这一特设与优势学科,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民族的认知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民族经济学相关课程对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发挥重要作用,是联系不同民族团结互助的纽带和桥梁。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师资队伍有待全面加强

  民族经济学科发展一个较大的瓶颈就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优势与特色尚未体现出来,在部分学校表现出“不伦不类”,尤其是缺乏专业的民族经济学科带头人。从目前几大民族院校来看,民族经济学科带头人力量薄弱,很大一部分所谓专业带头人都尚未“入门”,侧重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而忽略了民族地区最根本的文化差异、习俗差异等要素。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民族学的知识背景,简单机械地认为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民族地区就是民族经济学,作为高校教师自身的学科背景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该如何继承民族经济学科的发展,这样下去民族经济学很可能演变为区域经济学,将会失去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3.2调研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民族经济学科的最大特色与优势就是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找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瓶颈,并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其最终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一支能够担当民族地区发展重任的优秀人才。由此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通过对几所民族高校该学科部分学生交谈发现,民族经济学的本科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实习实训;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都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调研地点,缺乏统一的部署和指定的调研基地。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3学科用人机制不健全

  民族经济学科是一个新兴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未完全发挥该专业的特色优势,出现了人才资源错配的现象。民族地区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是培养出来专业的人才过剩。究其根源尚未建立特色专业的用人机制。与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回访发现,很大一部分没有回到民族地区,一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二是该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尤其是作为民族经济学颁发的学位为法学学士学位,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招聘,涉及的本专业的岗位相当少。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从近几年招生情况来看,民族经济学科专业已经表现出萎缩的趋势。学科的发展与学生就业有着密切关联,健全健全用人机制促进学生就业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3.4学科建设力置相对薄弱

  民族经济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各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反观现实,已经建立民族经济学学科的高校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高校之间缺乏学科交流平台,这主要体现为民族经济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毕业生与在校生之间的交流;二是缺乏毕业生信息反馈平台。从目前学科建设来看,对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岗位等基本信息处于未知状况,尚未建立起毕业生信息反馈平台,更不知道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是否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科的动态发展。

  4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4.1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要真正发挥民族经济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首先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该学科的带头人。民族经济学既不完全属于经济学,又明显不同于民族学,大部分高校把该专业设在经济学院。民族经济学对学科带头人的要求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同时要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只有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把握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后,才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要站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前沿,提出一系列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族经济专业人才。在学科带头人的推动下,提高其他从事民族经济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保障该特色与优势学科的长远发展。

  4.2推进调研实训基地建设

  民族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课程建设就是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和实训能力,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手资料,这样才能有针对性为民族地区提出合理化发展建议。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调研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学校搭建公共调研平台,争取让民族经济学的所有学生都有实地调研机会,设立相关的调研项目和调研课程。二是学校要与民族地区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只有把培养的学生置于民族地区需要的用人岗位上,才能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动态,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才能弄清民族地区的家底,才能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只有在民族地区切实参加实训实习,才是真正意义上民族经济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才能彰显优势学科的特色。

  4.3稳步推进学生就业工作

  一个学科的发展前途不仅取决于学科本身的建设,更取决于毕业生的质量。体现毕业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专业吻合度。由于各种原因,民族经济学毕业生并未发挥出专业特色优势,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从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工作,这对本专业说也是一个遗憾。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单位偏向于经济学而对民族经济学不了解,导致相当一部分专业人才的浪费,形成人才你错位。需要高校和民族地区用人单位共同努力,把培养出的学生放在最需要的岗位上。一方面解决学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问题。总之,要想进一步突出民族经济学科专业特色,最重要的是促进该学科专业学生就业,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好民族经济专学科优势,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4加强学科交流平台建设

  民族经济学科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主要设在民族地区或民族高校。不同的院校有着各自的优势资源。为了进一步促进该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加强各校的协同合作。建议学科委员会要搭建有关民族经济学科的交流平台,一方面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不同髙校相同学科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是不同高校相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民族经济学科的向前发展;三是促进民族经济学科在校生、毕业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学科发展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总之,为了进一步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就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动民族经济学科向前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