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中村改造,贵阳市花溪区城中村改造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9 20:18:53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57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根据贵阳市政府公布的城中村界定范围,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角度对贵阳市城中村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城中村独特的“出租屋经济”是村民所依赖的生存途径,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超过60%、人员构成复杂、人口流动性强、土地房屋产权混杂,“贴面楼”成为城中村中独特的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等突出的城中村现状特征。

关键词:城市化 城中村 出租屋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随之扩大。1989年贵阳市区人口85万。随着经济发展及开放的深入,贵阳市人口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末贵阳市常住人口总量为337.45万人,且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纵观贵阳市近三十多年来的城市发展,除了人口的急速膨胀以外,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急速扩展,另一方面是大面积农田急剧消失。   贵阳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始终处于增长阶段。贵州省国土资源部在2010年又批准了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城市建设用地1207.6503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893.6599公顷、农用地转用778.348公顷、占用耕地554.8381公顷;随着贵阳市城建面间的不断扩大,农用地被征用了但村还在,当地农民仍然是生活在那里,并保留有部分供其建房居住的宅基地和集体自留建设用地,且随着周围农用地的逐步被征用而渐渐被城市包围,形成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城市包围农村”的新格局。   根据2006年7月25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贵阳市“城中村”改造暂行规定》中标明,“城中村是指贵阳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在地域上已经进入城区,但户籍、土地权属、行政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仍然保留农村体制的聚居村落。” 1 贵阳市城中村的经济特征   贵阳市城中村最突出的经济特征是:第三产业发达以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出租宅基地房屋是住宅出租、临街居民的商铺、住宅混合出租三种形式。其中住宅出租,即出租屋是大多数村民采取的最为普遍的方式。   贵阳市经济发展吸引了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口涌入贵阳市寻求就业,由于城市住房租金较高且管理较规范,大部分外来人口多选择租金较低、管理松弛而且交通较为方便、接近就业地的地点居住。这些外来人口对价格低廉的出租屋的需求相当旺盛,城中村成为了出租屋的主要供应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出租屋经济”。

www.xtw.com.cn

  出租屋经济的繁荣是贵阳市城中村的普遍现象,出租屋的租金收入成为城中村村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村民所依赖的生存途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出租宅基地经济的存在,导致了城中村经济结构的畸形化,以小饭馆、小商店为主,其中也有一些中介、培训等,非正式部门多,引发了“驻村经济”的繁荣。 2 贵阳市城中村的社会特征   从目前还未改制的城中村的实际状况来看,贵阳市大部分城中村仍然保留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保留下来的土地仍然归村集体所有。贵阳市城中村本地村民数量不大,大量居住于此的人口是外来暂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口的比例常常高于本地人口,人口职业构成情况较为复杂,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规模大,具有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以云岩区东山村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东山村的外来人口将近2万人,而本地居民只有2800人左右。贵阳市城中村村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周围社区的城市居民低,使其很难融入所在的城市社区。   同时,城中村特殊的人口构成也引发了贵阳市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由农村型管理向城市型管理转轨过程中,城中村地区的综合管理相对薄弱。低质量的住宅所带来的低租金和低售价导致区内居住人员的构成日趋复杂。由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在城中村,人口密度很大,成分复杂,给贵阳市政府计生、治安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人口问题是城中村的重要问题,社会保障也是城中村村民与市民的距离所在。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他们的土地,从某种程度上讲,土地更像是对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从对贵阳市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村民只有农户医疗保险和教育福利,但是没有养老保险。 3 贵阳市城中村的环境特征 依附城中村产生的不仅仅有社会问题还有环境问题,建筑密度高、采光以及通风等条件极差、人均绿化面积更是少之又少、整洁度不高,都影响着村内居民的生活。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更是制约着的那个地居民的素质提高。   规划滞后导致城中村内部布局凌乱不堪。“一线天”、“贴面楼”等城中村景观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城市风貌,更为多种事故埋下隐患。在所调查的几个城中村中贴面楼随处可见,由于城中村依旧沿袭传统的家庭经济模式,所以这些楼房都以单家独户为特色,各户之间互不相联,同时楼与楼间距极小,以至村内建筑密度往往高达60%以上,形成“一线天”“贴面楼”等城中村独特的景观。   城中村是贵阳市容卫生问题集中的主要地域。同时,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普及,但是还很不完善,除水、电外其他的基础设施,如在道路、电信、排水、煤气管道等方面距离真正的城市标准还相差甚远。 4 结论 城中村问题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城中村也是城乡差距的凸显地、问题较多的区域。通过调查分析,贵阳市城中村可以概括为一下三点:第三产业发达以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外来暂住人口的比例常常高于本地人口,人口职业构成情况较为复杂,人口密度高,具有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教育程度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脏乱差”建筑密度高、层数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屋密布犹如蜂窝,道路狭隘曲折、不成系统。依据贵阳市城中村的特征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对贵阳市城市化跨越式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中一.城中村改造的经济学思考.经济论坛[J],2004(2) [2] 周其华.“城中村”问题浅析[J].理论与当代[J],2005(7) [3]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 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省总队.2010贵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