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解(教える和教わる的区别)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09-19 23:08:16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7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要 “教什么”与“怎么教”是一堂课的核心问题。真正要实现课堂的实效,一是要根据新“课标”、选文类型、学段、学情等因素确定教学内容;二是应适当地回归一些传统,诸如细读文本、恰当讲解、适讲背景、巧用板书等。   关键词 文本细读;主角;背景;多媒体   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它决定着课堂的灵魂;在考虑清楚“教什么”之后,教师要进一步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因为课堂要想获得高效率,取决于“怎么教”。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应以集中、精粹为目标,课堂教学方能集中火力攻破一点。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例,该方案设计了六个环节:创设情景,课程导入;前置诊测,走近稼轩;探究文本,走进稼轩;升华拓展,走进自我;走出文本,走近高考;走向课外,再悟稼轩。   方案的内容可谓琳琅满目:第一环节以多媒体播放歌曲导入。第二环节分三个步骤:作者简介、稼轩名句(4句)、名联欣赏(将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高飞”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调整)。第三环节包括“诵读感悟”“自读梳理”“合作探究”,在“诵读感悟”部分安排了初读、听读、自由读、展示读,“自读梳理”和“合作探究”则是对整首词进行赏析。第四环节则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个写作任务:找一句最欣赏的诗句,进行评价性赏析或拓展为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写完展示成果,教师指导点评。第五环节当堂完成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第六环节是让学生和着多媒体播放的另一首歌曲背诵本词。   从表面上看,这个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花样繁多。然而,且不说一节课45分钟完不成如此多的任务,单是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合宜,就有待考量。   一篇文章要教什么,在我看来,需要考虑新“课标”、选文的类型、学段、学情、单元导读和练习等等。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选文分为四种不同功能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篇目教师必须选择不同教法,如“定篇”,更应该侧重于“教教材”。所谓“定篇”,是指“那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 《水龙吟》正是这样的“定篇”。教师在教学时应 “带领学生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它,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的养料,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①   《水龙吟》在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集中学习宋词,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名家各两首词,兼顾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本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几位大家的作品及其风格;反复吟咏以体会词的声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像,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而课后“研讨与练习”则是设计了这样两个题目: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单元导语和课后的练习体现着教材编制者的意图,指引教师对本单元的选文教学内容的处理。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把握词人形象、挖掘词人丰富情感、明确抒情方法;教学内容也应是围绕文本进行细读、品悟、鉴赏。上述案例的第三环节中“自读梳理”和“合作探究”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李海林先生提出,教材有它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②作为一个社会阅读主体,读懂即可(原生价值),而作为课堂中的学习者,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索教材的“教学价值”,以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培养。在《水龙吟》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原生价值”(理解作者的壮志难酬、满腔悲愤)只是表层目的,课堂的更高价值是要让学生获得“教学价值”,获得作品如何表现信息的言语智慧,使其对诗词的阅读鉴赏更加深入。而意象构成意境、融景生情,形容词、动词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效果等内容,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感悟。这些言语智慧的获得是高层次的吸收,也可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些正是教学需要着力的地方,也就是课堂应该确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上述设计方案内容太过散乱,教师没能确定自己这一堂课要教什么,一会儿让学生听歌,一会儿让学生调整对联顺序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一会儿又让学生来一次书面表达训练,百忙之中还不忘高考答题训练。这样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情。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平台展开教学,其他的环节应少一些、精一些,否则容易转移教学重心。辛词是“深文”,深文应该浅教,最忌花样过多,致使学生没有时间对文本本身进行仔细品读玩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教什么”与“怎么教”是一体两面,当教师在“教什么”上出现混乱,他所选择的“怎么教”必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上述教学设计看似热闹,实则游离于文本之外。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我想借助于自己上的同一课,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细读文本,入境入心   一堂课要想上好,离不开对文本的细读,尤其是对于《水龙吟》这样的“定篇”。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资源,是师生交流的媒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中,读出文字里流淌出来的情感,读出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只有教师先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才可能带领学生潜入文本,窥其堂奥。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也不愿意多花时间亲近文本,课上也只是照本宣科地说出教参的结论,更有甚者按按鼠标播放课件就完事了。这样的教学机械无情感,根本 无法感染学生,教学效果自然不佳。《水龙吟》的上阕重在入境,下阕重在理解典故。不论是想象画面,还是理解典故,都应紧紧扣住文本,诗词的语言极其凝练,却又一个字都轻视不得。写景部分,写了哪些景,如何写景,一步步带领学生去细读,“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千里”“随天去”“无际”“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断”,通过这些文字的组合,学生很容易就可感知诗歌意境之壮阔苍凉、人物形象之孤独渺小、人物内心之伤感忧愁。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看”“拍”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是把吴钩看了又看,把栏杆拍了又拍仍是“无人会,登临意”,还是之所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正是因为“无人会,登临意”?细微处,全靠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贴近心灵去体察作者的人生状态和思想感情。下阕连用典故,典故的内容通过注解已经进入学生视野,但典故有什么意义,并未进入学生视野,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只有教师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细品“休说”“怕应羞见”“可惜”“忧愁”等词语,学生方能理解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作者自己对人生的选择。在教师对文本细读的示范、引领下,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自然能够得到 提高。 二、师生双方,谁唱主角   师生谁唱主角,应依学情、依内容、依课堂时间灵活选择。学情好,学生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强,本课就可以“英雄泪”“登临意”为线贯串起整堂课的教学,教师只需要点拨几句,学生就可侃侃而谈,出口成章。但这样的学情可遇而不可求,不具普遍性。与其让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吭哧半天不知所云,徒然耗费宝贵课时,不如以教师的讲去感染学生。陈日亮老师曾说:“什么是‘对话’?非要你一言我一语的才叫做‘对话’吗?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闭口倾听,只要有交流存在,有声无声都应该是‘对话’。”③如果认可这一点,那么一节课由教师用启发式主讲,讲的内容合适,学生听了受感染,理所当然应该视为成功的“对话”。有的教师擅长讲,教学语言特别有情感性,能根据教学内容而抑扬顿挫,缓急有致,极富感染力,不妨多讲。我在讲授《水龙吟》时,也更多地自己主讲。除了课时原因,也是考虑到学情。以《水龙吟》下片的讲解为例,几个典故都做了注解,但文字是冷冰冰的,让学生复述,学生可能说得不流利不生动,还会占用比较多时间,因此我决定自己讲解。带着情感的讲解使学生印象深刻,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注意“休说”“怕应羞见”“可惜”“忧愁”等词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人生选择。学生听得入耳入心,听课教师也评价此环节把最难的问题处理得很漂亮。   三、背景介入,亦有讲究   在《水龙吟》的教学中,知人论世是很重要的一环。关于南宋和辛弃疾的背景资料众多,如何呈现也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如果按部就班地口述,势必浪费过多时间。网上多数课例是用幻灯片投放出大段文字,让学生自行阅读,这固然比口述节约了点时间,但仍不是最佳选择。我在课前印发补充资料给学生预习,资料里有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诉衷情》、辛词的几句名句和梁衡《把栏杆拍遍》节选,意在让学生课前就对作者及那个时代有所了解,节省课堂的介绍时间。此外,课前在黑板上画一幅图,图上可以看到金与南宋以淮水为界,可以看到建康(作者登临地)、临安(南宋都城)、历城(作者家乡,今山东济南),可以看到淮水北边如“玉簪螺髻”的高高低低形态各异的远山。这幅图里隐含了许多信息,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文本。还有几个时间点预先板书,分别是北宋、南宋的存亡时间及辛弃疾生卒年、南来的时间和写作本词的时间(后两个没有明确,只写出时间)。这几个时间点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认真把握注解的信息,争相计算作者在哪个时间节点做成或没做成的事情,由此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事实证明,用简笔画“以一敌十”,化繁为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亮点。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辛弃疾(1140—1207)   1162?   1174?   另外,背景资料何时呈现也应有所讲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不主张一开始就把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一股脑儿全“端”给学生,这种生硬的呈现方式容易使学生遗忘,我主张适时插入。课始,我对几个地点作了强调,结合图示介绍了“靖康之耻”,也就是把南宋偏安江南的大背景在课始先做介绍。至于辛弃疾个人的遭遇则是在分析“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等句时穿插进行,这样做与文本赏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学生印象也较为深刻。   不管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教师都需要更加用心地去思考,在用心中往往会有思想的火花闪现,创意无限,而不需要过多地依赖于外在的事物。   参考文献:   ①②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③陈日亮:《我即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