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研究现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3:58:3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各种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即主动与被动主体间思想政治观点的交流与互动关系。新时期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这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人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就必然存在主体与客体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性,表现为两者在地位、作用以及从事活动上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性,表现为两者可以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性表现为两者在地位、作用以及从事活动上的差异性。  1.两者所处地位的差异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处于中心地位与指导地位,是活动的发动者与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切指令、政策以及教育方法都是由主体发出的。而教育客体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  2.两者所起作用的差异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指令和方法均是由教育主体提出并实施的。而教育客体则是被教育对象,接受教育主体所提出的思想,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以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综上所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起着教育他人的作用,而教育客体起着接受他人教育,从而改变自己思想行为的作用。  3.两者所从事活动的差异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从事的活动主要是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组织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等。而教育客体从事的活动主要是接受教育,即接受教育主体发出的教育信息,对教育主体安排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均无权进行选择。综上所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所从事活动为教育者的活动,而教育客体所从事活动为被教育者的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性表现为两者可以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两者可以相互依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存在着以下两种形式:  (1)形式上的存在,即教育客体只是在形式上被纳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而事实上,却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外。这种形式是教育主体完全以物性思维的方式来看待教育客体,而忽略了对教育客体潜在能动性的激发,从而使教育客体并未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所造成的。  (2)真实的存在,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均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真实的存在,才能确保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应积极激发教育客体的潜在能动性,以使教育客体被真正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存在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1)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可以转化为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也可以转化为教育主体。当好教育主体的前提是应该做好教育客体。因此,教育主体应特别注重自身能力的修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从而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外化为教育客体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  (2)在同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将教育主体外化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外化为相应的思想行为,最终实现与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相一致。而教育主体应加深对教育客体思想形成规律及特点的认识,不断吸取教育客体提出的工作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教育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客体,而并非是教育主体。这是由于教育主体不能以违背客观规律来创造教育客体,以使教育客体适应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因此,教育主体应依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教育客体思想形成规律及特点,以较为合理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去影响和改变教育客体,并不断纠正自身对教育客体的不当认识,从而最终使教育主体与客体能够从对立逐渐走向统一。参考文献[1]黎明艳,王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2]何良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3]孙坤丽.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