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的意义(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9 22:25:30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26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31-04
  近年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村官受既有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工作经验的局限,弱化了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学习力,使他们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农村工作价值。因此,地方党和政府要大力培育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学习力,提高其自发储备农村工作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村官学习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锐思特(Forrester)在研究新型企业时提出了学习力概念,将其界定为组织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根源。后来彼德?圣吉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将其理解为组织通过系统思维而重新创造自我、实现组织目标的内在能力。知识经济兴起之后,学习力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理念。目前,学术界将学习力理解为一个人或组织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人或组织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生村官是各级政府选派的农村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具备较强的学习力是其成长为村官的原因,也是其做好村官的必备条件。所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具备运用旧知识、吸收新知识并用以推动和改进工作的能力,这就是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在党中央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培育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在农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从事村务处理、助农惠农、农技培训、村民来访、矛盾调解、扶老助残、招商引资等各种具体、琐碎而又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事务。大学生村官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民的利益为主,全面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事务,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村官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践行者,学习力的强弱影响着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程度,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农村工作方向、动力和效果,关系着他们在艰苦复杂的农村工作中能否丰富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程度和效果。
  其次,是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现代农业要求既要有高素质的农民,又要有精通农业科技和经济与社会管理知识的干部。现有的农村干部大多数存在知识不足、观念陈旧等问题,他们基本上是依靠个人威望和经验开展农村管理工作,无法为农村注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元素。他们迫切希望高素质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发展的新生力量。如果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学习力,他们就能够在传播农业科技和管理村民事务中,感染农村干部,引导他们产生新的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们现代农业和管理知识,从而逐步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
  最后,这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当下我国农村各地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欠缺、文化事业落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大学生村官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力,才能深入认识和把握农村工作的实质问题,并灵活地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社会建设政策;才能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增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1](P60)才能广开言路、创新方法,有效破解农村存在的问题,带领村民共同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从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对于开展农村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由于学习力不足而使其不能完全胜任村官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学习力的现状及原因
  中央部署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年轻好学、敢作敢为的朝气去推进农村工作。该计划实施几年以来,大学生村官虽为农村工作增添了新鲜血液,但是由于其学习力不足使其工作潜能未能充分激发出来,因而并未达到中央实行“一村一大”的预期目标。从目前看,大学生村官学习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迷失、学习毅力衰减、学习能力弱化。
  首先,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农村工作专业知识与农村生活背景,对农村工作产生了茫然与懈怠,导致学习动力迷失。在农村工作中,大学生村官需要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农村管理方法、中央的“三农”政策,甚至具有必要的农作物种植技能,才能深入农村工作并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现在的大学生村官都是从普通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选拔中更重视其学历层次与综合能力,忽视了他们的农业专业知识与农村管理经验。据统计,在现有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结构中,农学类专业的占4%,医学类专业的占2%,工学类专业的占6%,法学类专业的占3%,经济类专业的占22%,其他专业的占63%。[2](P129)这些专业各异的村官并不能尽快地从农村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缺陷并找到弥补的方法,往往凭感觉和个人经验去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探究问题的学习动力。还有一些村官缺乏农村生活背景,不了解乡风民情,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目标不明确,只把当村官作为就业和为报考公务员积累条件的临时之举。大学生村官的这种构成状况导致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不能尽早熟悉和投入工作,无法应对农村琐碎而复杂的事务,只能给“村两委”或被抽调到乡镇机关做日常工作。缺乏专业教育、不熟悉农村生活的现状使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怠于工作,没有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原本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却在农村工作中陷入了学习动力迷失的状态。
  其次,大学生村官由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和面对力有不逮的社会矛盾,对前途感到迷茫而导致学习毅力衰减。大学生村官面对复杂多样的农村工作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心理适应到心理稳定的转变过程。很多村官刚到农村不久,就在艰苦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由于村官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不认同,对现实工作与环境的心理落差,使他们既看不到自己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教育的未来前途,又在日复一日效果并不明显的农村工作中逐步沉沦,最后在事务型的工作中养成了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在消遣型的娱乐活动中迷失了自我,本是以知识型人才而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变成了放弃学习追求的普通农村工作人员。此外,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既需要他们用专业知识去解答村民的疑难,也需要他们用高超的管理经验去破解矛盾,更需要他们与村干部协作引导村民共建家园。大学生村官对这些矛盾是心有余而力不及,逐渐在工作中消泯了意志,消解了献身农村工作的激情,从而对研究党和国家的农村工作政策、研究农业生产专业知识、研究农村工作方法与经验失去了信心,意志逐步削弱,表现为学习毅力的衰减。
  最后,大学生村官由于村官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教育培训机会而导致学习能力弱化。中央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就业压力的应时之举,并没有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激励制度。这不利于激励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勤于钻研业务,自发地干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期间没有理论学习的机会,也没有自发学习的资源与环境,这使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摸索开展工作,缺乏知识储备与管理经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他们逐步在农村工作中形成了习惯思维,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从而使自己研究和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的能力逐步弱化。村官学习能力的弱化,使他们丧失了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缺乏准确理解与价值判断,对工作中的困惑缺乏质疑能力和破解能力,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培育大学生村官学习力的路径
  面对大学生村官学习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地方党和政府必须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育用管”力度,引导大学生村官把自己锻造成学习的主体,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学习的载体,全面提高其学习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把自己锻造成学习的主体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精英,他们需要融合已有专业知识与农村工作知识,并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因此,他们必须以多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克服学习惰性,敢于自我超越,把自己锻造成学习的主体,让学习力成为自己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内驱动力。
  1.打下学习基础。各级党和政府应该尽可能选拔立志献身农村工作的、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大学生担任村官,以缩短他们适应农村生活的时间。在村官上任之前,地方党校要对新上任村官进行集中职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帮助村官树立“村民”意识,以缩短与村民的距离并打牢村官服务农村、献身农村的思想基础。二是帮助村官掌握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为村官分析农村情况和开展农村工作打下基础。三是帮助村官掌握必要的农业种植和农业科技知识,使其个人素质与工作能力得到村民的认可。四是组织村官见习农村生活,帮助他们做好在文化生活贫乏、乡风民俗浓厚的农村进行生活和工作的准备。五是组织优秀村官或村干部讲座,帮助村官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为可能遇到的工作困难打下心理预期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参照。除了职前培训外,还要对大学生村官做好经常性培训和专题培训,使继续教育成为其工作和生活中的必修环节。
  2.克服学习惰性。彼德?圣吉认为,“学习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3](P6-7)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推动人们跟上时代变迁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村官从高校来到农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懈怠导致学习力严重下降的现实,应该充满知识不足、能力欠缺的危机感。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必须克服学习智障,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持续的进取心。大学生村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培养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潜能,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视学习为生命的新时代村官。
  3.敢于自我超越。一是超越自我心境。大学生村官要改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应付交差的心智模式,要积极、创造性地对待农村工作以及工作中的学习。要根据所学所得超越既有思维范式,立足农村现况规划个人未来愿景,孕育改变现况趋向愿景的创造性张力,触发战胜困难笃定愿景的情绪张力,建立现况与愿景之间的双向互趋联系,从而培养自己在农村工作困难面前的信心与勇气,产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献身农村事业的创造性张力,实现个人目标与价值的超越。二是超越外在环境。大学生村官要改变自我封闭、自我中心的工作范式,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大学生村官必须敢于、善于、勤于与村民沟通交流,才能了解民情,获得村民的理解与信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乡风民俗,参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帮助解决村民的民生疾苦,获得村民的尊重与支持,从而开创一个激情互动、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
  4.提高系统思考能力。彼得?圣吉认为,现代分工阻碍了人们视野,看不到自己行动在系统中连带的反应和行动受制于自己心智模式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系统思考。[4](P208)按照“一村一大”比例配置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往往容易陷入独自为战的境地,冀望于依靠个人力量去破解工作困局,这是由于村官没有把自己放在整个农村工作系统中去认识造成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改变心智模式,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以流动思考代替静止思考[3]。大学生村官必须培养和训练自己的系统思考能力,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工作与农村管理联系起来,将个人行动与村镇(乡)干部集体联动结合起来,构建个人与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之间的联结互动关系,从而把自己置于整个农村工作大局中去定位自己在系统中所处的节点,从而审慎地思考和开展工作。这种系统思考能力为大学生村官提高学习力打下了心智基础。
 (二)地方党和政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学习的载体
  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必须要有一个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相互启发的管理团队。只有在这样的团队中,大学生村官才能在情境中学习、在互动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因此,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培养激励进取的学习氛围。村镇(乡)管理组织要有一种激励进取、务实有为的组织品性,才能坚定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政策,扎实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村镇(乡)管理组织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克服组织的怠惰习性,消除组织的学习智障,加强理论学习,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献身农村,从而在农村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大学生村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在与各级干部的感染与互动中培养了学习的品性,掌握了向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观念,培育了爱岗敬业精神,提高了农村工作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学生村官要对自己的农村工作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从而提高村官生涯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
  2.组建互动学习团队。彼得?圣吉认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别成员的才智”。[5](P270)目前分布在各个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已成长为一支有一定规模的、按照服务年限正常进出的农村工作队伍。地方党和政府要为大学生村官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把他们组建为一个互动学习团队,使他们“目标同向、工作互动、经验共享、成长同步”,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力。大学生村官要克服单个自然村对工作思路的束缚,在村与村的联合互动中拓展工作思路,跨村联合组织重大项目,互相参与对方工作,共谋村与村之间的联合发展;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坦诚地交流工作得失,尤其是对新进村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各乡镇政府要搭建各种平台,加强村官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集思广益、经验共享,消除村官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样的团队中,不但村官个人的学习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也使整个村官团队的力量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农村工作的效率。
  总之,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是破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困局的治本之策,唯有如此,才能坚定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工作信念。因此,地方党和政府应该探索提高大学生村官学习力的可行途径,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储备优质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1]张宽裕.学习力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王立红,贺桂欣,陈颖.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探析[J].大家,2011,(22).
  [3]傅宗科,彭志军,袁东明.第五项修炼300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张声雄,徐韵发.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The Learning Ability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Working as Village Heads
  LI Yong-zhong
  (School of Marxism, Yibin College, Yibin, 644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The plan of college graduates working as village heads arranged thoroughly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ims to make them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dea, to improve the rural cadres quality,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owever, the goal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achieved because the college graduate village heads are short of learning ability. These shortages include the loss of learning motive, the attenuation of learning perseverance, and the weakness of learning capability.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loc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take advantag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guide them to study by themselves so that the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