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与合肥发展潜力(杭州与合肥城市面积对比)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26:18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24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城市发展课题。本文主要总结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过程中的发展阶段以及若干重要的创新点,对比合肥的旧城改造阶段和现象,旨在为合肥城市更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更新;杭州;合肥;比较

引论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改造,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关于“城市更新”这个概念我们更熟悉的是“旧城改造”一词。很多城市经历过或者正在进行旧城改造。
  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缓,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依然在向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新区建设上倾斜。旧城改造仍停留在开发项目和零星的整治工程上。
  相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提出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只能“更新”,不能“改造”,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本文通过杭州、合肥在几个以下方面的比较,以期为合肥的城市更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提出新的思路。
  一 两座城市在更新经历的主要阶段上以及相关理念方面的比较
   杭州:杭州城市的“更新”也走过很多的弯路,主要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1、“大拆大建,彻底抹平”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多次大规模城市改造,原有的古城格局遭到很大的破坏。 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彻底摘掉‘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顶帽子”的口号下,杭州市从1993年起,决定每年拆除100万平方米旧建筑,同时配套建设新住宅120万平方米。大片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群被彻底“抹平”。
  2、“旧瓶新酒,涂脂抹粉”阶段:2000年左右,以杭州吴山广场旁的清河坊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下称清河坊)为代表的改造,基本将原住民全部迁走然后进行商业运作。这种让原住民很受伤,让开发商和管理者很高兴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让清河坊成为又一处“假古董”商品。另外,有几条主要干道旁如莫干山路的沿街建筑开始简单的粉刷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外立面改造(但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后这些涂脂抹粉的建筑立面改造又重新进行了新一轮的重新装饰)。
  3、“保老城、建新城,有机更新”阶段:2003年以后,杭州对近代建筑的更新是积极而有效的,2006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确立了十大历史保护街区和相关历史保护地段。并且启动了《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对杭州城市更新实践与理论创新进行研究。
自此,杭州城市更新进入一个相对良性循环的阶段:“实践总结——理论探索——实践验证——理论创新”。
  对比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可以看出合肥已经经历了第一阶段(大拆大建阶段),已经或者正在经历第二阶段(“旧瓶新酒,涂脂抹粉”阶段)。且尚未形成自己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二 两座城市在城市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点方面的比较:
  杭州:1、官方正面提出: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只能“更新”,不能“改造”,这是一个在理论上的很大突破;
2、 提出对原有生活内涵和社会网络的保护,应本着“人本”价值观,在物质保护之外,
也对由人构成的“社区价值”进行保护(不再将原住民尽数迁出,保护原社区人文价值,这也相应地保存了内部人文空间);
3、把“城中村”率先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4、“面子”工程(外立面)与“里子”工程(背街小巷整治)相结合。前者外立面的改造并非简单的涂刷,而是根据建筑分类原则在这一片区域里寻找不同的特色点,允许各年代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这样有差异化的设计带来的是城市空间的丰富性。后者为广大杭州住民带来极大的实惠,如老小区的道路重铺,管道上改下,绿化整改,外立面重新整治,平改坡等这些切实实际的工作让百姓衷心拥护。
5、“道路更新”,以道路改造带动城市街景整治带来了良好效果;
  6、“河道更新”,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建立滨水慢行游憩绿色交通体系。
  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体系。如确立名录、两年更新,如王星记扇业、张小泉剪刀产业基地的建立,再如举办相关传习班,带徒传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制度等等。
  合肥:合肥近年来因为城市的工作重点是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大手笔的动作如畅通一环,环巢湖旅游大道建设,南淝河大桥等等所以合肥道路有比较大的改观。合肥正在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打也将成为合肥一张耀眼的名片。
  三 两座城市在投入以及更新主体上的比较:
  在杭州城市更新中,政府、规划与城管部门、房地产商以及居民是更新不可缺少的主体,政府引导、规划和城管参与服务,保障居民最大利益,同时和开发商实现双赢。比如杭州的某处近代建筑——穗庐别墅通过招商引进“江南文学馆”,以招商带动保护的工作初见成效。“保护—招商—利用—保护”在解决资金来源的同时提升了近现代建筑的使用和文化价值。而合肥在目前的旧城更新中,毋庸讳言,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开发商的利益,居民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热情去参与。
  四 总结
   毋庸置疑,杭州的城市更新走在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前列,“杭州为全国树立了样板”(舒乙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肥在旧城更新方面慢了一步。但是慢一步发展也有其有利一面,即现时的阶段可以纵向总结已往的经验和不足,横向吸取兄弟省份的成功与教训,并且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理论先行——建立合肥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首先,观念要更新。一定是“更新”,而不是“改造”。二者差别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要深入到内涵去理解。
  关于“旧城改造”这个词,可以借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话语,他非常反对“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个没有文化的词。他认为,“旧城改造的问题在于仅仅把积淀了千百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对它实施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如危房确实需要进行改造加固的话,那么旧房仅仅因为它们年代悠久就一定要改造吗?就如我们的父母仅仅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赡养了吗?”
  归结起来有两点中心意思,第一,城市不要“被旧城”,其次“旧的”不一定要遗弃或者改造,可以关注保护(而不是过度保护)、更新(而不是刷新)。
其次,我们要找出合肥的城市人 文特色在哪里?
  第一,找出合肥的“可识别性”,这是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基点。“城市的可识别性”是决定城市质量的重要因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胡同等都是这些城市重要的可识别性特征。杭州最具有可识别性的特征是西湖、运河与南宋文化。合肥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物质的和非物质上的?这点,窃认为可以由普通百姓、各行各业的人来广泛寻找,专家找,登报找,网络找,等等,比如杭州的中山路策划展览就有4000多市民参与,提出了大量建议、意见。
  老调要重弹(如包公,三国),新曲也要新谱。这个新曲就是巢湖。历史上,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如“商汤放桀于巢湖”,“伍子胥过韶关”,“楚霸王乌江自刎”等都是耳熟能详。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三上将”也出生在此。巢湖划入合肥,合肥将新增“八百里奇观”,皖人已在畅想“合肥全面超越杭州的十大理由”。但是要把梦想变现实,还需要做大量的细致而前瞻性的工作。
第二非物质的。杭州有其独特的、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越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王星记扇业、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等。而合肥有“羊蛇灯”、火笔画”、“门歌”、“庐剧”等等。合肥成立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也成立了教育培训制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另一方面,能否不把这些东西仅仅放在一个园子里或者博物馆里展览,这些隔了玻璃罩子或者象是舞台上演戏的感觉,令人隔阂感很深。比如通过“门歌”、“庐剧”进社区,“羊蛇灯”、火笔画”等制作工艺或者以制成简单的多媒体方式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等等方式让更多的不进园子的百姓知道。
  第三物质层面上。1、首先要确立历史街区和历史保护地段;
  合肥虽然是有两千年建城史的古城,但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非常有限。“历史街区要保护不要打造”,合肥没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就不要“打造”,这样的街区人们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必须坚持的原则。那么对于遗留很少的“历史保护地段”就需要进行认真的摸底,已经有文章对包河区、滨湖区的历史建筑进行摸底并提出了保护性意见,那么其余几个区块也需要进行相关类似的更细致性的调查,然后汇总进行总体和单体设计方案,方案应同时尊重街区原来的绿化环境,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开发,而非一步到位。
  2、建筑部分;
  首先要区分何谓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古建筑与近代建筑。历史、文物、古代建筑的保护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案例去借鉴,但是一定是一种审慎的态度来全局对待。
  其次是近代建筑,这是大量的、琐碎的甄选工作。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一般的,这里面要克制刷“新 ”和一概抹平欲望,特别要建立一个近代建筑外立面保护原则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
  2、 道路更新与河道更新;
  杭州做法是坚持以路(河)带整治、以路(河)带开发、以路(河)带改造、以路(河带保护、以路(河)带管理,形成新“十纵十横”的“畅通工程”。“河道更新”则是利用杭州291条近900公里长的市区河道,这种是其独特性、差异性的宝贵资源,做到了清淤、护岸、截污纳管、架空线“上改下”、大面积绿化、水闸和船闸建设六个“一步到位”,慢行系统、旅游休闲廊道、景区景点、河埠头(码头)换乘中心建设和引配水六个“分步到位”,做到“一
河一景”、“一河一卖点”、“一河一产品”等等。
  相比较而言,合肥近年来城市的工作重点是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但是规划要站在更高和更合理的高度,管理也要相应跟上,避免出现高架中畅通,上、下高架却拥堵的局面。道路建设上还要更多地考虑慢车道,人行道,而不是把二者变窄、合一,这样只会把人逼到快车道,交通更加混乱。在河道更新上,“蜀山淝水”是合肥的形象代表,作为合肥母亲
河的南淝河,2008年有一《合肥市环城水系沟通方案》专项规划,计划把南淝河市区段、包河、银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及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水体纳入全盘考虑。
  五 结语
   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
互动中开拓前行的。理论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杭州拥有众多文物历史古迹的地域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一线城市”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合肥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机更新理论,也或可作为“二线城市”的更新做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四川建筑,温日琨.基于FCA的近代建筑文化价值分级评价研究.2001,(3).
焦点房地产网,饶及人.美国旧城更新和改建的案例分析.2006-12-17.
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2-
   2005),2002.7
新华每日电讯3版 2007.09
杭州市建委 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2008.04
摘自
杭州日报 2007.03.22日
区域经济 温日琨 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2008.(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