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21:47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67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高职高专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综合素养的表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养表现的分析,得出我国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较低的结论,并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用人的实际情况和高职院校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养;必要性;可行性
  综合素养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其人格素质、能力素质、专业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角色素质等方面。高职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一支力量,其综合素养的表现直接会影响到自身及社会的发展。
  一、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养的表现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其综合素养的表现堪忧,主要表现在:
  1、高职高专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强
  高职高专院校所招生的学生的基础素质较差,思想涣散、学生的纪律性差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普遍特点。在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上,高职高专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更加现实,在讲奉献的同时不忘索取,在重集体的同时更注重个人,在为别人服务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服务。
  2、高职学生专业水平不高
  高职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是实际的工作技能,学校培养的目标,就是让他们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所学专业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是相当高的。但是实际上多数学生却不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就业、更好的前途而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来上学是为了玩耍,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迟到、上课睡觉、逃课,无所不为,这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对于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技能学习而言毫无效果,导致了出去以后就业难,即使就业也很快露出马脚。
  3、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另外,高职学生在随着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而在实践中,尤其在找工作过程中,由于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评价,加以与本科生的能力差异,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丧失,进而导致了心情忧郁,疑心较大,甚至一些学生行为偏激。
  4、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低
  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高职类院校出现了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从而导致了高职学生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偏低,不少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低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是学生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思想涣散、纪律性差。很多学生高中阶段就"思想"基础不牢、"纪律性"根基不深。另外,高职学校的教育者的教育工作不到位,班级中思想凝聚力不强,学习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学生上课的随意性比较大,迟到、旷课率比较高。加上不良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人生目标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其次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部分学生对学院和系学生管理规定不太重视,甚至小部分学生对学校或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带抵触情绪,虽然学院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及要求制订了大量的学生管理规定,但由于我们在制订学生管理规定后,组织学生学习和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工作方式方法还有缺陷,使学生对学生管理规定了解得不多,理解得不透,甚至还有不少的一部分学生对我们的规章制度采取了不认同的态度,这无疑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适应社会,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和知识能力服务社会,但作为高职教育对象的高职学生,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是在各大高职院校客观存在的。而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等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1、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引导能够激发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想学习,但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导致了学习的盲目性,进而学习兴趣缺失,很多学生处在想学不知道怎么学,不学又觉得心理惶恐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学习兴趣彻底丧失,而通过谈恋爱、打工、玩网络游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管理者和教育者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能够为人师表,用心用爱去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大学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去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会高涨,对自己要求也会提高。
  2、合理设置人文教育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职院校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合理设置人文教育的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两课",而要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应突出艺术类、心理类、经济管理类等的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内容上与学生毕业后择业、人际交往的需求相切合。通过这些人文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人文熏陶及启迪,以提升其人文品质,使其学会做人。
  3、高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中事半功倍
  实际上,对于学校的所有教师还是管理者来说,育人的责任都是责无旁贷的。正如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里所言:"教师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使'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 "[3]在学校中,专业课教师应发挥梅贻琦校长所提出的教师的作用--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为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楷模。
  四、结语
  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尤其对人的综合素养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作为 社会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目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堪忧,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并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必要和可行的。高职院校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身体力行,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必然提升,其就业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也都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0-171.
[2]孙建迎.高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36-137.
[3]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8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