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负压引流装置(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5 23:33:09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28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10例骨科创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引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骨科创伤患者10例,在术后对其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10例骨科患者受损处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愈合情况良好,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的组织已彻底去除。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程度,促进了皮肤及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药费用。

关键词:引流技术;骨科;创伤
VSD是以聚乙烯乙醇水化成海藻盐泡沫覆盖及填塞创面,然后用全密封的生物半透膜的材料覆盖整个的创面及腔隙,并提供持续的负压吸引,使整个创面处于一种全封闭的负压引流状态,从而取代了点状引流这一传统的引流技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改变了细菌的生长环境,刺激组织新生出来的肉芽创面,吸收的毒素减少,微组织得到改善,从而加快并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0例,对其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7~70岁。其中开放性骨折的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为4例,外伤感染性的有2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并肌腱外露的为4例,均愈合良好,疗效显著。

1.2 方法:①彻底清理创伤;②将VSD敷料覆盖于创伤的表面,缝合;③用生物半透膜来封闭整个创伤表面及VSD敷料;④开始连接负压装置,将其维持在-125~450 mm Hg的恒定负压状态下,此时负压的有效标志应该是VSD敷料的表面塌陷,薄膜下没有液体的聚积;⑤给予6~13 d的持续负压吸引,检查创面生成了大量的新鲜肉芽组织之后,给以植皮的闭合创面(注:必要时需重新填入VSD敷料并重新进行引流,可以更换敷料3~5次,直到创面新鲜再进行皮植手术)。

2 结果

10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6~13 d后,受损处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愈合情况良好,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的组织已彻底去除。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产生。

3 讨论

VSD(Vaacum sealing drainage)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1993年德国的Wim Fleischmann博士的原创的外科引流的一项革新技术,它可以彻底去除创面、腔隙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促进伤口的愈合。

患者常会伴有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担心愈合情况没有预期中的良好,包括经济上的顾虑,这时,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通,可以提供相关愈后情况较好的资料(如成功治疗的人的图片和数据),帮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能够建立起自信,从而积极地接受治疗。根据相关的病情进行淡饮食的指导,如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多吃粥等清淡的食品,同时要加强营养方面的摄入,如高钙、高维生素食物。在另一方面,要提醒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由于术后经常卧在床上,肠蠕动缓慢,卧床时,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按摩脚底,保持大便的通畅。及时饮水,多排尿,有利于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以便更早的康复[1]。因为患者长期卧在床上,可以根据病情每1~2小时翻身,对其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流通。同时,定时检查负压源压力此时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参数,防止创面的继发性损伤,在揭去敷料时应用无菌盐水湿润敷料。每天要及时更换清洗,消毒引流瓶,及时准确地记录冲洗液和引流液的形状和量。如果发现VSD此时鼓起,不见管型,常见的原因有引流管受到压迫,表头损坏等,应该及时处理。如暂停负压源,进行逆向的注入生理盐水浸泡(注:此时的速度要缓慢),再接通负压源。当发现VSD敷料有异味时,其原因是敷料内含有渗液,包括少量的坏死组织的残留,并非创面的坏死的组织导致,因此不会影响VSD的疗效。对负压维持时间要时刻注意,一次负压封闭引流的有效时间可以维持在5~7 d,一般情况下在7 d后拔出或更换,对那些面积较大的创口,时间可在7~10 d,植皮之后用VSD加压打包,此时负压状态仍需维持在12~15 d。当VSD变硬的时候,48 h之前可以从引流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VSD使其变软,如若在48 h之后,无需做处理。若患者的创面较大,此时应注意在更换或者揭开敷料时,为了避免患者的疼痛,最好预先打好麻醉,使其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实施操作。其次,要避免尖锐的物体刺破薄膜,导致引流的失败,避免压迫,使引流保持畅通,切勿弯折引流管,以保证治疗持续有效。骨科的创伤大多发于四肢,创口的四周及深浅不规则,严密封闭时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可以采用吸引器,,以此产生持续的负压来代偿封闭不严密的部位的不足。同时,VSD只是一个过渡手段,待肉芽生长后,还需用其他的方法来覆盖创面[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年来外科创伤处理的一次革新,采用生物半透膜的封闭作用,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减少了创面的感染几率,对创面的恢复有着很好的疗效,较以往传统的引流技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全方位主动引流提供了较持续的动力,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较简便的引流技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升级为面状的引流,而且,更有利于促进肉芽的生长,刺激了组织的新生,加快了创面的愈合,病程较短。同时,从生活、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加之VSD的治疗,积极应对存在的护理问题,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医效。更值得一提的是,VSD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黄 勇,王维平.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在压力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0,3(23):344.

[2] 唐 霖.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3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