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骨科麻醉ppt(高龄患者麻醉病例讨论重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5 23:36:18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32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麻醉注意要点。方法:选取80例高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分析。结果:患者麻醉平面达T7,平均用药量17.1 ml,30例患者静脉辅哌替啶加氟哌利多2~2.5 ml,8例静脉辅曲马多100 mg,麻醉效果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高龄患者因机体功能下降,麻醉中应更加慎重,操作、用药科学合理,密切监测,及时处置,降低麻醉风险。

关键词:高龄;麻醉;操作;研究
老龄患者手术中病理、生理特点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科学的麻醉处理,有效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安全性。选取80例高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共计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68~82岁,平均72.5岁。62例患者具有合并症,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前壁梗塞史、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及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及动脉硬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偶发)分别为16例、2例、6例、18例、2例、8例、10例,18例患者无并发症;手术术式为阑尾切除术、前列腺摘除术、疝气修补术、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为40例、20例、16例、4例;手术时间32~245 min,平均93.5 min。

1.2 麻醉方式:择期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应行相关全面检查,术前8 h予以禁食,术前4 h予以禁饮,并于术前30 min予以0.1 g剂量鲁米那、0.5 mg剂量阿托品肌内注射。全部患者均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在Bp、ECG、SpO2监测条件下置左侧屈膝卧位,对皮肤进行消毒,以L1~2、L3~4或者T12~L1间隙旁正中入路予以硬膜外穿刺操作,置管完成之后予平卧,以5 ml剂量2%利多卡因注入观察5 min,对毒性反应及全脊麻症状进行观察,排除后予0.75%罗哌卡因,术中结合患者情况追加4 ml左右剂量0.75%罗哌卡因。

2 结果

本组患者麻醉平面达T7,平均用药量17.1 ml,30例患者静脉辅哌替啶加氟哌利多2~2.5 ml,8例静脉辅曲马多100 mg,麻醉效果均达到预期效果。20例患者术中打开腹膜进行纱布填塞一级实施腹腔探查时,心率不足60次/min,Bp、ECG、SpO2显示均正常,4例患者出现显著血压降低(均为低蛋白血症直肠癌差体质患者),予以阿托品、输液调整、输血治疗,其他患者未出现危象。予90~100 mg剂量曲马多后拔硬膜外导管,达到术后止痛效果。术后次日均顺利排气,2例直肠癌稍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在高龄患者手术麻醉中,要提高对患者年龄因素发生生理改变引发的风险。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属于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的方式,一般为老年患者手术麻醉首选,鉴于老年患者韧带钙化度高这一现状,推荐使用旁正中入路实施穿刺操作[1]。研究资料显示,人体在超过30岁后,心脏指数年均降低1%左右,因此在麻醉用药剂量方面应当严格控制药量,本组患者平均用药平均用药量为17.1 ml,相对于中青年患者减少30%以上。在术中应当竭力维持血压稳定,对于血压过高过低以及脉压差低于30 mm Hg(1 mm Hg=0.1333 kPa)的患者,要密切注意观察,对其强化脉搏、呼吸、心电图以及尿量监测与分析[2]。

高龄患者肺组织呈现出纤维化状态,弹性阻力相对降低,动态顺应性以及总顺应性均下降,最大呼吸量以及肺活量等方面功能均出现下降,呼吸做功增加,通气/血流比值出现变化,气体交换水平降低,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上升。鉴于老年患者肺功能储备下降实际,麻醉平面不得超过T6,镇静剂运用中助于对呼吸状况实施细致观察,常规吸氧,SpO2要达到96%。研究资料显示,人体在超过30岁后,肝肾功能年均降低1%左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能力有所下降,失代偿改变可能性加大,容易导致脱水、低血钠、低血钾以及代谢性酸中毒,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延长了药物从脂肪中释放时间,用药应当综合考虑。部分老年患者术前存在恐惧心理,可向其阐述麻醉过程,消除紧张心态,配合麻醉顺利实施[3]。本组患者中进入手术时后血压升高至170/100 mm Hg以上的有12例,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成功降至150/90 mm Hg左右水平,予以麻醉操作,全部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未出现危象。高龄患者因为年龄因素导致机体脏器储备能力不足,麻醉应激水平下降,在麻醉操作以及用药中予以慎重,同时要注意心电图监测,及时处置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症状,SpO2应不低于96%,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输液速度适中,每小时尿量60 ml左右较为适宜[4-5]。麻醉操作前应精心准备抢救器械与药物应对突发状况,术后应当及时随访,尽量让老龄患者及早开展适宜活动,预防因为血管硬化与血流迟缓导致栓塞。

4 参考文献

[1] 居文虎.高龄患者麻醉并发症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9,5(2):22.

[2] 孙许胜.高龄麻醉操作实施要点[J].安庆医学,2010,4(2):31.

[3] 孙海霞.老年患者手术麻醉25例报告[J].吉林医学信息,2006,8(5):74.

[4] 韦铭感.高龄患者麻醉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9(6):55.

[5] 祁 喆,薄志华,李国燕,等.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选择[J].吉林医学,2012,33(17):368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