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常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诊治中的护理问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5 11:51:32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15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磺胺嘧啶、思密达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患者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高,具有疗程短、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药结合;护理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类症性肠道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漫长,多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遗传、细菌及病毒感染、精神刺激、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2]。本病属祖国医学的泄泻、痢疾、肠癖、脏毒、滞下、肠风等范畴,认为与六淫邪袭,尤其是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及禀赋不足有关。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样,有内服、灌肠、针灸、贴敷、中西医结合等,其中中西药结合灌肠疗法能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疗效显著。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4例,并与磺胺嘧啶、思密达灌肠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36~67岁,平均48.4岁,平均病程(5.27±1.65)年。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46.7岁,平均病程(4.95±1.76)年。以上各项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制定[3]。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中西药结合灌肠:锡类散1—2g、云南白药0.6g、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200mg、灭滴灵注射液100ml充分混合摇匀配制成灌肠液,加温至38—40℃应用。对照组予磺胺嘧啶1 g、思密达3 g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两组均每天保留灌肠1次,每次灌药100 ml,10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连续2个疗程。治疗期间需配合营养支持疗法,给予易消化、少纤维和富含维生素饮食,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腹痛较重者可予小剂量解痉止痛药。注意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1.4 护理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意义,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对灌肠的恐惧感。嘱患者解清大便,取左侧卧位,屈膝臀部抬高10~20 cm,臀下垫塑料布及治疗巾。用16号导尿管,前端涂少量石蜡油,排尽管腔内空气之后,轻轻插入肛门15~20 cm,将100 ml的药液(药液温度为38—40℃)缓慢经灌肠筒灌入结肠,溶液流速宜慢,20~25 min灌完,灌肠筒内药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 cm,以便于药液保留。灌肠后减少活动,卧床并抬高患者臀部10 cm,至少保留30 min,时间越长越好。腹部置热水袋30~60 min,使药液在结肠内保持一定温度,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注意治疗时药液不可过凉,避免注入空气,以防灌肠后肠蠕动增快及腹胀,使药液过早排出。
1.5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阴性,电子肠镜检查正常或大致正常者为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镜检阴性,电子肠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或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消失或好转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大便镜检尚有轻度异常(大便常规红、白细胞在5~10个/HP),电子肠镜见病变减轻或无明显改善者为有效;临床症状及有关检查均无改善或在疗程中病情有反复者为无效[4]。
1.6 统计学处理 等级资料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x2检验,x2=5.22,P<0.05)。
3 讨论
3.1 治疗体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结肠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主要侵犯远端结肠及直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还可向远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病理特点。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显示该病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5]。慢性持续型易癌变,特别是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年龄较轻者所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型被公认为结肠癌前病变[6]。因此,早期积极治疗以及控制其复发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护理体会
3.2.1心理护理 精神心理因素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常因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而丧失治疗信心,患者多心情郁闷,会影响治疗效果,尤其对初次行灌肠治疗者,更具有恐惧、害羞等心理故行灌肠前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与其交流,介绍灌肠的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及诱发加重因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疑虑,求得配合。灌肠时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单间,注意室内温度,不断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分劳累,静心休养,提高疗效。
3.2.2 灌肠时的护理 (1)灌肠时插管的深度及药液温度和药量直接影响药液的保留时间。因此,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压力要适中,灌肠液应当摇匀,直至灌完为止,以免药物沉淀,无法均匀作用于溃疡部位。插管深度约为15~20 cm,药液温度在38 ℃~40 ℃为宜,药量为100 ml左右。(2)为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引起肠痉挛,影响药液的保留,灌肠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灌肠时注入要慢,并嘱患者张口呼吸,以降低腹压。(3)灌肠过程中要注意病变的部位,尤其病变在横结肠的患者,灌完肠一定要嘱患者膝胸侧卧位,使药液能充分接触横结肠,以减轻药液对肛门的刺激,延长肠道保留药液时间,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4)灌肠时应在患者排便后进行,灌完后嘱患者继续左侧卧位休息。这样可使药物与病变部分充分接触,并且保留时间长,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腹部置热水袋,此法是将药液注入结肠,结肠处于中药治疗和湿热理疗的状态中。药物通过直肠、结肠黏膜吸收后,改善肠内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肿胀、充血、炎症,达到理气血、止痛、活血祛痰的目的。(6)灌肠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发现腹痛、面色苍白或难以保留时停止灌入,及时处理。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腹泻次数和大便性状,并记录具体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并将治疗前后作比较,以便综合判断疗效。
3.2.3灌肠治疗的注意事项:(1)灌肠前检查肛门、直肠,凡有痔疮、瘘管、肠道坏死或穿孔可能的应慎用或禁用。(2)保留灌肠的保留时间要在2 h以上。(3)严重腹泻的不应保留灌肠。(4)女患者月经期禁止灌肠。(5)对初次灌肠感到不适而出现直肠、结肠刺激症状,如腹泻、下腹坠胀者,应暂停治疗并给予妥善处理。(6)应用热敷时应注意防止烫伤。
3.2.4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饮食过量,或食甘肥滋腻,呆胃滞脾,或食生冷,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化为湿。谷为反滞,湿滞内蕴,导致本病发作。因此,护理此类患者,应加强饮食指导,凡辛辣厚味、过分滋腻生冷不洁之物都应禁食,且不宜过饱过饥、偏饮偏食。指导患者每日应摄入2 500~3 000 kcal热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低渣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对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粗糙、多纤维、易产生过敏反应(牛奶等)的食物,不饮咖啡、冷饮,不抽烟,因牛奶会使腹泻和腹胀加重,冷食等会促进肠的蠕动。腹泻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治疗。对于因高热、厌食、严重腹泻而引起液体量明显不足与低钾等患者,除给予补液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喝无刺激性的饮料(如水、果汁、淡姜水等)和富含钾和钠的液体(如桔子汁、葡萄汁、牛肉清汤等),以口服补充水和电解质、增加口服液量,维持正常尿比重。
3.2.5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本病多因情志所伤,脾胃素虚,复因忧思恼怒,精神刺激等,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发。情志异常波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患者往往产生各种情绪变化,比如精神低落、神经紧张,促使病情发作,对此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使其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七情过激,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帮助和指导患者消除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并可以适当服用抗焦虑及镇静药物,如安定、氟西汀等,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2.6 出院指导 患者病情较轻者应鼓励其从事一般轻工作,重者宜多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维持较好的体力及精神。出院后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自觉症状轻时,应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帮助和指导患者掌握本病有关基本医学知识,尤其应注意饮食、保暖及心理调节,以减少或避免本病复发。
【参 考 文 献】
1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8
2 陆玮.溃疡性结肠炎.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85-1787.
3 中华全国医学会肛门分会.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标准.中国肛肠病杂志,1988,8(3):42.
4 朱文锋.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8-350.
5 吴双玉,马额尔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近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7(5):452-454.
6 吕愈敏.大肠癌癌前病变研究进展.新医学,2003,34(7):405-40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