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学论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1:58:46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4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从媒体融合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并作了前瞻性预测。 
  关键词:高校新闻媒体 融合 路径
  
  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普遍认为,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杰·尼尔森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曾说:未来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尽管观点激进,但传统媒体通过融合主动寻求发展的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全媒体”概念应运而生。
  借鉴国际理念,实现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的融合是高校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高校新闻媒体及其现状
  
  这里主要针对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四种媒体。即通常所说的高校主流媒体进行分析研究。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它伴随着中国高校的创办而生,是最早的校园媒体形式。比如,北京大学校报创办于1917年,只比学校创建的历史晚19年,这份当时叫《北京大学日刊》的报纸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而更早的校报则是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迄今已逾百年历史。作为纸媒,校报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
  校园广播是指在校园的范围内对受众进行有效信息传播的声音媒介和手段。它的出现比校报要晚,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
  校园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得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随着学生公寓有线电视的接入,校园有线电视的受众已从教职工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海量信息等特点使得校园新闻网受到校内受众群的欢迎和青睐,对校园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校园新闻网也使得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超出校园范’围,延伸到整个社会。
  在这四个校园媒体中,校报是目前所有校园媒体中唯一获得新闻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媒体。1998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中国高校校报有了“cn”号,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校报也是教育部要求设立机构组建专职队伍的唯一校园媒体,因此它也是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据统计,截止2004年9月,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高校校报已有1000余家,编辑队伍超过3000余人,年发行量已超过3000万份,受众覆盖了中国高校的全体师生和部分社会人士。目前,国内出版周期最短的校报是周报,大多为旬报和半月报,最慢的则是月报。周期性较长、时间滞后性明显已成为校报的最大缺点。
  校园广播多是教师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形式较为松散,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播出。尽管其时效性较强,但由于没有专职的队伍,校园广播的原创新闻严重缺乏,呈现出“有声音,无新闻”的局面。
  就校园有线电视媒体而言,由于资金投入、人员技术等门槛较高,目前各高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高校投入力度大,队伍建设、硬件建设以及内容建设均实现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了“电视台”的规模。总体上看,电视媒体的长处和优势在高校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校园新闻网已迅速地被各大高校建立起来。但一些高校在认识上也出现误区,把学校官方网站与学校新闻网划等号,视为一体,严重削弱了新闻性。一些高校的“新闻网”只发布动态消息,无异于电子公告栏,内容单一、编校质量低、八股文盛行等缺点表现突出,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
  目前,除有线电视外,其余三种媒体已基本在全国各高校建成。其直接受众已超过3000万人(在校学生2009年达2979万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16:1计算,专任教师已经达到186万),而间接受众,包括校友、学生家长、其他社会人士等,数量可能更加巨大。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新闻媒体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要求“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对高校新闻媒体建设提出要求。因此,办报高校新闻媒体,其意义已不止“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那么简单,可以说,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遵循新闻规律,按照先进的传媒理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着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是校园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现状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高校各媒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运转,且不涉及市场化运作,融合的可操作性远比社会媒体简单。但是,尽管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但高校新闻媒体的步伐依然缓慢。从1996年6月起,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中英文版),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叉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这是高校新闻媒体走向融合的雏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各种格式的校报电子版(如利用dreamweaver制作的简单网页、pdf格式等)或者网络版(主要由华文网报有偿提供技术),走出了报网融合的初级模式。也有不少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在学校主页菜单链接了各自建立的网站,上传了已播出的视频和音频节目。
  但是,从传播内容、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来看,融合时代并未到来。从目前各高校新闻网的现状来看,一些新闻网没有与其他媒体互动,栏目的内容设计深度不够,发布的多属于动态新闻,缺乏高校专题新闻、深度透视报道、校园热点评析等内容。同样,不少校报不仅没有与新闻网互动,形成优势互补,反而简单而机械地“抄袭”新闻网发布的内容,沦为新闻网的“纸版”,深度与可读性大为削弱。丧失了深度的校报,在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网的冲击下,愈加显得可有可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中心,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新闻文化中心,但没有实现对校园媒体的统领。真正意义的高校新闻媒体融合尚未起步。
  
  三、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路径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 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极速》中提出,“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新媒体百科全书》对“融合”的解释也指出,融合并不单单指技术上的融合,也包括制度和结构上的融合。
  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要基于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于专业化新闻宣传的要求,基于高知识分子受众的需求,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考虑,切实改进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坚持走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全力打造以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媒体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体”。
  
  1.理念统一
  融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要实现实质性融合,思想与理念必须统一。只有在同一个理念指导下,高校新闻媒体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意义的“全媒体”,从而达到聚合放大的功效。
  2005年,教育部首次发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高校校报工作,明确了校报的功能、使命与宗旨:“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牢固确立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报宗旨。”显然,由于媒体性质、所属对象、服务对象等具有完全一致性,这里的功能、使命与宗旨同样适用于其他校园媒体,可作为高校“全媒体”的核心理念。
  
  2.主从关系
  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媒体的现状,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1+1”。试图将各种形式的媒体平行地做大做强不仅有悖于融合的初衷,而且是难以实施的。这里的融合,必须明确现有媒体谁占主导地位,谁是主要形式;必须规避各自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取向,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同时提出,“充分发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促进校内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做到资源共享。”这为高校新闻媒体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鉴于此,加之校报的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人员最为齐备,笔者认为,在由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组成的高校“全媒体”中,校报应占主导地位。由于网络具有多媒体特征,能包容其他媒体内容,加之时效性强、容量大、传播范围广,应为“全媒体”的主要形式,即通常我们说起“高校全媒体”应该是指高校校园新闻网。而广播、电视在高校现行体制下要做大做强相当困难,应摆在次要地位。由“媒体融合”而衍生出的诸如校园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也只能属次要地位。即以“1+1+n”的媒体生态形式构建高校“全媒体”。
  
  3.分工合作
  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地位进行分工,取长补短,避免同质化,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高校“全媒体”的整体合力。
  内容始终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因此,在“1+1+n”的模式中,占主导的校报应充分体现权威性和深度性,负责议程设置,拟定近期报道重点,实施重大专题报道,确定舆论导向,逐步转型为深度新闻、观点新闻的内容制造与提供者。充当主要角色的校园新闻网应发挥实效性和集纳性优势,一方面成为动态新闻的主要播报阵地,另一方面为其他媒体提供展示平台,成为不与报纸冲突的集中展示者。广播台、电视台弥补报纸与新闻网在音频和视频的不足,手机报其他媒体弥补空间性的不足。
  从新闻内容与形式上看,如果按照新闻线索采集的时间性将新闻分为第一时间报道(告知发生了什么事,消息)、第二时间报道(还原新闻发生时的面貌,通讯)、第三时间报道(寻找事件发生原因、补充更多背景,长篇通讯、调查报告)和第四时间报道(探究原因、预测社会影响等,连续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评论),那么,新闻网、广播台应以第一时问报道为主(追求快速播报),电视台以第二时间报道为主(追求现场感),报纸则以第三、四时间报道为主(强调深度、高度与广度),而手机报只发简讯。由于新闻网能够容纳其他媒体的所有新闻内容,实际上最终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时间报道,内容实现了最大化,形式已有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全媒体特征得已充分体现。
  除了分工,更重要的是互动与合作。各媒体的互动机制大致如下:
  新闻网是互动的中心。报纸与新闻网的互动是最主要的互动,具体而言:报纸不再利用大量篇幅刊载动态消息而以简讯形式记载;报纸在当期出版后为新闻网提供当期刊发的深度报道与评论(确保首发的情况下供转载);报纸可以从新闻网刊载的消息、bbs的帖子中寻找新闻线索;新闻网承接报纸卸载的动态消息,以“文少图多”的形式进行密集播报,同时承接报纸因版面原因无法刊载的其他次要新闻;新闻网为报纸电子版(或网络版)提供展示平台。广播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广播提供当天的消息,为广播的音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台”(广播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这是融合的更高级别)搭建平台;广播为“网络电台”提供内容,也可以从新闻网bbs的帖子中寻找校园话题。电视台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电视台的视频节目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或者为“网络电视”(电视与网络融合的衍生品)搭建平台;电视台为新闻网提供视频节目,也可以从新闻网寻找线索。手机报与新闻网互动:新闻网为手机报提供消息,提供手机报网络版展示平台;手机报可以预告新闻网当日的要闻和深度报道,提醒受众关注。
  除了与新闻网互动外,其他一些媒体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标注新闻来源以放大、强化各个媒体的影响力。如此一来,各媒体分工明确但紧密交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高校新闻媒体的价值。而新闻网作为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新闻产品的集散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媒体”。
  
  4.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
  对高校各媒体组织机构进行融合,是实现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的保证。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媒体的上级管理部门并不统一,如校报大多数隶属于党委宣传部,但也有的隶属于党委办公室,还有的是独立机构;校园新闻网有的还隶属于网络中心,有线电视也有的还隶属于电教中心,手机报则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的居多。媒体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阵,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建有自己的记者(通讯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处于分治状态。因此,时常会出现采访撞车、新闻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校园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除校报因为要接受新闻出版局年度核验,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较为松散。通过融合,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对高校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协调、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上述互动机制,结合高校实际,可考虑下述机构设置模式:
  设置新闻中心,直接对学校党委负责,由党委宣传部统领。新闻中心下设办公室、采访部、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四个业务部门。考虑到高校的编制紧张,在建制上,可将办公室和采访部合为一个机构,报网编辑部和广电编辑部合为一个机构。
  这里的采访部按通讯社模式运作,相当于学校的通讯社,可在专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既弥补高校新闻从业人员的配置不足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通讯社可设新闻部(负责常规新闻采集)、摄影摄像部(负责图片和视频采集)、深度报道部(负责策划专题与实施深度报道)和副刊评论部(负责校报文艺副刊稿源和新闻评论撰写)。采访部负责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与调度以及采访的实施,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采集。本着“特约稿件专供特定媒体”(主要针对校报)、“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原则,所有稿件均进入待编稿件库,供各个媒体取舍并加工。
  报网编辑部负责校报(含手机报)、新闻网的编辑,本着“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原则对采访部提供的基础素材进行分类、粗加工(供新闻网)、深度加工(供校报),然后在新闻网和校报(含手机报)上发布。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素材进行挖掘或者配发新闻评论等,则反馈给采访部,采访部再反馈给深度报道部或者副刊评论部。
  广电编辑部负责广播台、电视台的节目编辑、制作和发布。办公室负责新闻中心日常事务,负责组建审读、阅评专家队伍监督、评价各媒体质量,负责监督校报发行以及其他媒体的运行情况。
  
  5.从业人员的融合
  对人员的融合是实现高校新闻媒体融合的关键。
  总体上说,对人员的融合便于学校主管部门的管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高校而言,还可以起到其他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建设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目前,除部分高校校报编辑部被列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编辑可以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外,绝大多数高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是按事业单位干部系列来管理,不能评新闻类专业技术职称,缺少新闻职业人的专业追求,没有明确的新闻职业发展规划,这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发展。基于上述机构设置,将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归口到新闻中心,并将新闻中心各岗位列为专业技术岗位,即可解决这一困扰已久的问题。
  二是可以为学生记者搭建跨媒体实习实践平台。高校编制有限,无法为新闻中心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新闻中心只能通过建立“大学生通讯社”来解决采访部的人员紧缺的问题。将四个媒体的学生记者融合到大学生通讯社当中,让他们接触到各个媒体的风格,将他们培养成“多面手”,进而成长为“全能记者”,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记者成长,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率先灌输了媒体融合的理念。
  
  四、高校新闻媒体融合前瞻
  
  上述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路径,是基于高校现实和可操作性而设计的,只能称之为媒体融合的中级阶段。但通过这种融合为更深层次的融合搭建了平台。例如,手机网络与报纸的融合,即前面提到的手机报,这在高校已经出现。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电信运营商的协作下,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相继推出自己的校园手机报,多数采用“飞信”传输。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园手机报开设有“天下大事”、“校园资讯”、“青春师大”、“温馨提示”等栏目,内容架构已无异于校园外的主流手机报。电视台与校园网融合(网络电视)、广播与校园网融合(网络电台)也已纳入个别重点大学的探索范畴。而随着3g的普及,手机与广播电视融合衍生出手机广播电视也即将在高校成为可能。密切关注这些因融合而生的新兴媒体,将其融入高校全媒体架构的探索范畴,有利于彰显高校新闻媒体的独特作用和地位,有利于高校新闻媒体实现科学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