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取向与社会需求(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1:47:24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66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研究项目和调查领域

  1.就业取向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2006年杨泰等人对齐齐哈尔医学院05界专科毕业生调查发现,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过程的成败。此次调查得出: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就业是首选;报考研究生的理由,继续深造和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比例相当;大学生在求稳、务实的基础上,追求良好的个体发展环境已成为部分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出发点;

  2006年杜芸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现自我评价是影响其就业取向的主要因素,并且影响就业。2008年丁俊锋 韩文英得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目的更加现实,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就业类型更加倾向于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这就给社会及相关机构提出新的问题,要适时地调整策略,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动向恰当地引导教育。新华网2009年1月22日报道:日本大学生就业取向趋于求稳,银行业,能源行业,政府部门,食品业受青睐。徐家明(2009)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就业取向失衡现象。大学生的就业的取向失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是自身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念陈旧,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和中西部地区等。可以看出:如果就业取向符合社会需求,则会促使个体顺利就业;如果就业取向背离社会需求,则会阻碍个体的就业过程。

  2.就业态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根据多林格(Doeringer,P.)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primary 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 secondary segment)。主劳动力市场具有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失业率低、劳动者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而次劳动力市场则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工作变换频繁。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两个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所以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出现劳动者在次劳动力市场的“自愿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认识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很有启发:首先,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可能被分割为不同劳动力市场,如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在这种分割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将存在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即在主劳动力市场为非自愿性失业,在次劳动力市场为自愿性失业。其次,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程度越高,工资待遇水平差别越大,主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越少,则大学毕业生中这种自愿性失业人数越多。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大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的。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无独有偶,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大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但实现途径主要不在于宣传教育,而在于打破由于不合理的制度等原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我国学者2007年朱倩昕,卢莲,贺杏得出:多数大学生选择本科毕业时不会立即就业。其中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另有一部分人做考研就业两手准备。大学生在做出本科毕业就业与否决策时,依次考虑以下因素:个人能力、社会就业形势、家庭意愿、从众、个人意愿。各年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依次考虑以下因素:个人发展机会、胜任能力、薪水和福利、个人兴趣。年级间存在差异。2009年李卫成提出:大学生个人要提升能力、正视现状、积极就业作为现在的大学生,面对就业难,必须着眼于眼前转变观念,以现实为基础,认清就业形势,正确对待自己,大学生要具备主动、积极、从容、自信和百折不挠、面对现实的平和态度,克服不良心态,用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面试中也要大方得体,机灵应对,不卑不亢。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积极地就业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改善自己的就业状况。

  二、就业取向和就业态度的关系

  费尔浦斯()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但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在寻找的就业过程中,需要就业取向和就业态度一致,而目前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大量文献关注的是就业取向和态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很少有研究二者的关系。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决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二者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动态度受主体认知的影响,主体有现实的认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就业政策,二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三是本地区的就业信息,四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就业态度才能产生更好的就业取向,从而就业取向才能和实际的就业需求相匹配,这样的就业取向就能更好的指导就业态度,大学生就业也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结果进而强化就业。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促进下,大学生群体得以稳定,人民生计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社会安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储召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8):61-63

  [2] 杨泰,姜鹏,陈敏. 专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研究[R].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学院,2006,93-94

  [3]杜芸.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J].兰州: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1):68-71

  [4]丁俊锋,韩文英.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与研究[J]. 湖南: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119-120

  [5]徐家明. 和谐社会建设与山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44-47

  [6]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ies to Orthodox Theory: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4.

  [7] 文东升.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8]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9]朱倩昕,卢莲,贺杏. 大学生就业态度初探[J].教育文化,2007,684

  [10]李卫成.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36-37

  [11] Zaretsky,A.,Coughlin,C..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Estimation of Job—SearchModel[J].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int Louis),1995,77(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