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创作手法(巴赫作品中的间插段创作的技巧探讨与感悟)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19:37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39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巴赫作品 间插段 研究
  间插段,又叫连接句、间插句,是在主题与答题的各次出现之间出现的部分,是赋格曲中可以自由发挥的部分。间插段是赋格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质量与风格,因此作曲家都非常重视间插段的写作。对间插段写作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作曲家们创作道路上的一件高度重视的事情。
  间插段在赋格曲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主题、答题、对题之间起着调节、对比的作用,间插段的出现,还可以在音乐思维上发挥一些想象力。间插段使调性转换自然流畅,调性变化更为自由。由于间插段较多地使用主题、对题和小结尾材料作模仿、模进的处理,因此,具有展开的意义,甚至有一定的紧张度,能推动音乐高潮的出现,也可使音乐逐渐松弛下来。从整体上说,间插段自然流畅地进入与退出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规模大小
  从声部数量上看,有二声部间插段,也有三声部、四声部间插段,五声部以上的间插段比较少,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三声部,四声部次之,二声部、五声部使用较少。间插段声部数目与赋格曲本身的声部数大致相同,有些间插段也有少于赋格曲声部数目的情况,在巴赫48首赋格曲中,三声部有27首,四声部18首,五声部2首,二声部1首,其间插段的声部数目也大致相当。声部的数目在一首乐曲中基本固定,有时即使是四声部、五声部的赋格曲,从头到尾都坚持使用四声部、五声部写作的也不多。
  从间插段数量上看,在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册中,24首赋格曲大致共有145个间插段,模仿或紧接较多的赋格曲,其间插段较少,没有间插段的有1首,即巴赫第一首赋格曲(简称巴Ⅰ1),有2个间插段的有1首(巴Ⅰ21),有3个间插段的有1首(巴Ⅰ4),有4个间插段的有2首(巴Ⅰ10、巴Ⅰ23),有5个间插段的有5首(巴Ⅰ2、巴Ⅰ9、巴Ⅰ11、巴Ⅰ13、巴Ⅰ18),有6个间插段的有6首(巴Ⅰ3、巴Ⅰ5、巴Ⅰ6、巴Ⅰ14、巴Ⅰ16、巴Ⅰ22),有7个间插段的有4首(巴Ⅰ6、巴Ⅰ7、巴Ⅰ12、巴Ⅰ17),有8个间插段的有2首(巴Ⅰ15、巴Ⅰ19),有11个间插段的有1首(巴Ⅰ8),有14个间插段的有1首(巴Ⅰ20)。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册赋格曲间插段数量分析图
  从间插段长度来看,参差不齐,变化万千。既有半小节、1小节、2小节的,也有3小节、4小节乃至二十几小节的。其中第一册第三首赋格曲第五间插段长达14小节,第二册第11首第4间插段长度为23.5小节。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册赋格曲间插段长度分析图
  二、材料来源
  间插段的材料多取材于主题、对题或小结尾中间的一个局部(动机、乐节等),还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入新材料,用全新乐思作为间插段的比较少。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2首赋格曲呈示部(1—9小节),该曲为三声部,开始到第三小节第一拍第一个音为c小调主题,第三小节第一拍第二个音开始到第五小节第一拍第一个音的高声部为g小调答题,中声部为第一对题,第5—7小节为赋格曲的第一间插段(Ep1.),长度为两小节,高声部材料来自主题,中声部材料是对题材料的倒影,采用三次模进写成。7—9小节为第二间插段(Ep2.),长度也为两小节,也是用主题和对题材料写成,上方两声部是卡农式模进,低声部没有参加卡农,但有模进。
  小结尾是在主题与答题之间初次出现用来过渡的短小片段,它是乐意的延伸,作曲家常用一些音型作为小结尾写作的基本素材。小结尾的某些材料也可以作为间插段的胚胎。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7首赋格曲1—6小节,该曲为三声部,开始到第二小节第三拍第一个音是主题,第二小节第三拍第二个音到第三小节第一个音为小结尾,由降E大调转入降B大调,第3—4小节的中声部是首调答题,高声部是对题,第4小节第三拍第一个音到第6小节第一拍第一个音是第一间插段,其高声部的材料来自于对题的局部,中声部的材料来自于小结尾,间插段采用模进写成。
  三、对位技术
  1.使用模进手法写成的间插段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4首赋格曲的第二间插段,由两组材料构成两次不同的模进写成,材料均来自于主题和对题,第一次为向下二度模进,第二次为向上三度模进,完成了与B大调倒影主题的对接。
  2.使用对比式复调手法写成的间插段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8首赋格曲的第一间插段,采用对比复调手法写作,在间插段的尾部有两个上四度模进音组,材料来自于主题的尾部。
  3.使用卡农式模进写成的间插段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1首赋格曲的第一间插段,材料来自于主题动机,用卡农式模进写成,其条件是:相隔半小节,向上六度的模仿,模进的步伐为三。
  4.使用纵向可动对位技术写成的间插段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10首赋格曲的第二间插段。这是一首二声部赋格曲,第一小节是用八度纵向可动对位写成的原形,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变形,第三、四小节是前两小节的下行二度模进。
  5.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写成的间插段
  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13首赋格曲的第二间插段,上方一对声部作同度模仿,低声部为自由声部,与上方一对声部构成对比式关系,低声部的内部由一系列模进音组组成。
 四、内部结构
  大多数间插段都是通过模进、卡农式模进等技术写成,可以分为几个小块,但总体上来说大多没有明显的终止式。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4首赋格曲的第二间插段,由两种材料构成,间插段开始部分材料是第二对题尾部旋律的延续,接着是假性主题的模进。
  有些间插段在结束时有终止式,特别是段落的分界处,如呈示部与中间部之间、中间部与再现部之间,或者呈示部与补充呈示之间、呈示部与副呈示部之间等。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3首赋格曲的第一间插段,上方二声部是不严格的卡农式模进,材料来自于主题中的大跳和分解和弦下行。低声部采用模进手法写成,材料来自于对题。在间插段结束时有明显的终止式。
  有些间插段在结构的内部有终止式。下例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16首赋格曲的第二间插段,间插段有4小节加1拍,在间插段的第三小节的次强拍首先在g小调上终止,呈示部再次结束,继之再进行到平行调降B大调,中间部从此开始。
  在呈示部与中间部之间的间插段,首先看是否有全终止,再看调性属前属后,来决定结构划分是属前属后。
  五、调性安排
  间插段由过渡到新调的任务,因此内部大多含有转调,长大的间插段通常都有多次调性变换。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1首赋格曲的第四间插段长度为23.5小节,根据材料的组织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29小节到37小节,是主题后面部分材料组成的条件不同的卡农式模进,调性安排为:F大调—C大调—g小调—d小调。第二部分从38小节到44小节,是一系列模进音组,调性安排为:F大调—C大调—F大调—C大调—g小调—c小调—g小调—d小调。
  有些结构短小的间插段不含转调,如第一册第五首第一间插段只有1小节,仅仅包含3个和弦。有些间插段的内部含有离调,如第一册第七首第一间插段只有1.5小节,其间含有到降B大调的离调。
  六、整体设计
  在设计赋格曲时根据主题性质和规模考虑整体布局。如需要写成几个间插段,一般是5到7个;哪些大,哪些小;这些间插段之间有没有联系等。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3第首赋格曲共有6个间插段,第一、二、三、四间插段的长度均为8小节,第五、六间插段的长度均为2小节,其中第四间插段是第二间插段的八度纵向可动对位,上方二声部交换位置,低声部不动,各声部按照八度纵向可动对位技术移动了旋律音高。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3首赋格曲第2间插段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3首赋格曲第4间插段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3首赋格曲共有6个间插段,第三间插段是第一间插段的移位;第一册第2首赋格曲共有5个间插段,第四间插段的中低声部是第一间插段的十二度纵向可动对位。第一册第15首赋格曲共有8个间插段,第五间插段的最后三小节是第二间插段最后三小节的变形,第八间插段由第三间插段变化而来。
  巴赫创作的赋格曲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倾世之作,并作为经典教材成为众多作曲家、钢琴家、教师和学生们学习赋格技术的典范。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创作的风格千变万化,音乐创作的技术不断突破,但是赋格音乐写作仍然遵循传统框架。所以对巴赫赋格写作技术的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运用传统的写作技术服务于新时期民族音乐的创作是音乐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段平泰.复调音乐(上、下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蔡中文.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研究. 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70.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李忠勇.三个基本数据 一张设计图式——赋格写作研究.音乐探索,2007(1).
  李忠勇.自由对题的飞翔空间.音乐探索,2011(3).
  赵晓生.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