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打吊针多久有依赖性,冠心病经常输液对心脏好吗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2-16 01:38:55 归属于历史论文 本文已影响34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正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是不应该反复打吊针(静脉输液)的。

因为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的治疗是降胆固醇、抗血小板,口服药物即可,无需也没有药物静脉输注。如果发作心绞痛,一般时间都不会长,药物也是口服即可。如果发生了心肌梗死,可能急诊时会打吊针(静脉输液),一是用药缓解心绞痛,二是保留抢救通道,以备不时之需。等到放了支架、病情稳定后很快就可以不输液了。

而且,即使静脉输硝酸甘油,也不主张长时间输。因为持续输注硝酸甘油,身体就会产生耐药,输久了就没作用了。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是需要消耗血管内皮的一氧化氮的。总是用药,就把一氧化氮消耗没了,硝酸甘油就发挥不了作用了。所以,输注硝酸甘油之类的,一般不要超过48小时。口服给药,也主张偏心给药,就是晚上最后一次服药到第二天第一次服药,时间间隔要长一些,让身体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

治疗心绞痛的三大经典药物除硝酸甘油外,就是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一般都是口服。心梗抢救的紧急时刻会用注射的β受体阻滞剂,但也是短暂的,后面也是口服维持。

心梗以后为保护心功能而服用的“普利”或“沙坦”类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也是口服药。

所以,冠心病的规范治疗无需“打吊针”。

冠心病打吊针都是些什么情况?

多数是静脉输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还兴起一股风,一些中老年人,每年春秋去打十几天“吊针”,“ 疏通”血管,说是可以预防心肌梗死、脑血栓。其实,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对这种治疗、或者使用的药物做过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没有证据证实过这种治疗有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刚打完吊针没几天就心梗、脑梗的患者。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打吊针”打得血压升高。

所以,静脉输的这些中药针剂,一直是辅药;这些治疗,属于经验治疗,凭医生的经验选药给药。反倒是有时因为中药制剂的问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为中药成分复杂,提纯困难。

这种打吊针的依赖性,生理的、药理的可能没有,心理的是可能有的。有些患者,输入中成药,刚扎上针没几分钟,就觉得通身舒适,症状消失,按照药理都不可能这么快起作用。所以,这可能是一种心理暗示、心理依赖。有些患者,不打吊针就觉得没得到治疗。其实,冠心病的规范治疗还真不是打吊针。

再说了,打吊针(静脉输液)的风险要比口服药物大多了。因为是有创的操作,药物直接入血,所以污染、感染、不良反应的风险高于口服给药、高于肌内、皮下注射给药。所以主张给药能口服不注射呢!

再重复一遍,冠心病的规范治疗一般都是口服药物治疗,非抢救不打“吊针”的。医学上还没有研究证据证实定期输液可以预防冠心病。

阐述事实,不喜勿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生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情况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血管内皮损伤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脂质沉积,血管逐渐狭窄,冠状动脉狭窄>50%时,即可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75%时,需要考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冠心病的治疗分药物治疗及支架治疗或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后两者治疗之后,药物治疗也是保障不再发生支架内狭窄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基础治疗措施。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药物。心绞痛通常发生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心肌的需氧量增加,而狭窄的血管不能满足供应需求,就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而在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迅速好转。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都是在血管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基础上,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局部形成血栓,而导致血管急性堵塞,出现胸痛的症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胸痛也得不到明显缓解。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不同的药物机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而他汀类药物是稳定斑块最重要的药物。因此治疗冠心病最重要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三种。

部分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对冠心病有一定的治疗疗效,但是输液治疗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不可能长期住院,也不存在说输液治疗就会出现依赖性这个说法,但是最规范的治疗仍然是冠心病基础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然反复发作胸痛,则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或者冠状动脉CT检查,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并评估是否需要做支架置入。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