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的自身发展措施和方案,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9 21:24:35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43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与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国内现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离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于理论知识培养“浅尝辄止”、学生“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另一方面实际工作技能培养“聊胜于无”、学生常常“拔剑四顾心茫然”。

xtw.com.cn

由此导致学生“左右不是上下不是”,就业困难重重,用人单位也反映招聘的员工“高低不成”。由此可见,努力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由于人才培养以专业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为途径、载体,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方向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方向,因此,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以此满足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现有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目前,国内对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国外经验借鉴

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学科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带动其专业教育具有先进的理念、做法。目前我国既有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层面上:一方面通过考察国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刘辉煌、李峰峰,2005;桑乃泉、王健,2005)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从中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王晓青,2008)

2.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与时倶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变动来进行。于春荣(2006)提出:应根据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时倶进能力、适应和超越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熊红星(2001)提出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五条原则:明确专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化、强化技能训练、切实贯彻专业选修制度、完善课程体系等。李舟(2006)认为,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以“学科型”为主,应兼顾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认可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李桃(2009)认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是破解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调整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应树立战略性创业教育理念,将经济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3.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研究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利于人才特色的培养。例如,李伯兴(2008)认为,课程体系设置应考虑人才基本素质和知识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体现“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现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总体而言,目前有关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均认为应改变目前片面重视、强调理论学习的做法,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中心。由此容易导致一个误区的出现: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学习部分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对于实际技能的理解与相关专业如会计、金融、贸易等技能等同,从而在课程设置、技能培养上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存在趋同性。实际上,经济学专业特性决定其任何时候的理论学习都应予以重视,理论功底越深厚越好,同时,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应理解为建立在理论功底基础之上,从事经济管理(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与研究工作方面的技能,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培养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这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二者的并重。

二、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要求和思路

如上所述,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兼容、兼得,以此解决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现状。这是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1.总体要求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理论精、深,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种类、合理确定课程结构,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应用性突出。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构成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要求。

(1)结构优化。这是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首要要求,以此实现“理论精深”与“操作专、熟”兼得。首先,这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总体结构的优化。目前,国内高校对于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注力度不一,随着定位的不同,从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至教学型高校,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分配呈现一个递增趋势。如表1所示,研究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往往注重于对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经济理论素养的培养,而教学型大学则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因此,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定位,合理分配经济学本科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学分与学时,使其能很好地合乎学校的要求、学生的要求以及社会的要求。其次,这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使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设置均高低分明、层次有序,以此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内部结构的优化。(2)内容先进。优化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也要求课程内容应足够先进,实现学生的“理论精深”与“操作专、熟”。应尽量追赶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尽量吸收、应用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提高课程设置的与时倶进性,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最新需要的经济学理论、实际工作技能。

(3)实用性突出。结构优化、内容先进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应该实用,不应超出经济学本科教育层次,课程所最终培养的知识、技能也应是学生日常工作所急需的,是实用且先进的知识、技能。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2.优化思路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设想的总体思路是: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以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兼容、兼得为目的,按照“总体结构优化设置一实践课程设置一理论课程设置”的次序,优化设置课程体系。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次序。第一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需要确定理论、实践课程的合理结构,这是课程体系优化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二者的兼容、兼得”的最基本保障;第二步,按照专业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种类,有的放矢、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出相应的各项操作技能;第三步,基于实践课程的设置种类,实现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设置理论教学课程,为技能培养提供理论基础铺垫。同时,在实践、理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均应随时注意努力去满足“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应用性突出”的要求。

三、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一以xx学院为例

xx学院是2005年成立的地方性财经类本科院校,目前定位为教学型大学。该校经济学专业于同期建立,学生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下面以该校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应用上述优化思路,来探讨如何实施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

1.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设置

每个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定位、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合理确定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1中的xx学院,就是根据自身的教学型大学、应用性大学的定位,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加大对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实践教学学时超过其他学校,较好地体现了“实现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二者兼容、兼得的培养目的”的要求。事实证明,该校所培养出来的经济学专业学生一直得到了社会的较高评价。

2.实践课程优化设置

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指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理论研究方面的技能。概括而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并熟悉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从事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具备良好的经济学思维,能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有理、有力的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政策、措施建议;具备较高的经济应用写作能力;娴熟运用计算机工具、外语工具,为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服务。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具备上述基本技能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实际工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应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条件的限制,围绕提高学生上述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的,着眼于理论的实践印证、着眼于拓展应用领域、着眼于实际工作之需,调整与改进实践课程的设置,推动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这要求在优化设置实践课程体系时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先进实用原则。实践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研究、工作技能,因而,实践课程的设立应以为学生提供先进、实用的技能培养为第一要务。一方面,要坚持所设置课程与社会最新技能需要的培养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坚持所设置课程是真正为学生工作技能培养所急需。

(2)系统性原则。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操作技能培养为目的,围绕着学生所需各项技能进行设置。

(3)与教学资源、力量匹配的原则。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具备相当资格的教学人员、足够数量的教学资源,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开这些基础条件进行,否则不仅会导致有限资源的低效使用,也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笔者考察了xx高校2009级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表2所示,实践、实验课程的设置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实用性突出。课程都是针对经济管理研究、工作实践所必需熟练掌握的理论课程而设立,所培养的技能都是实际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能真正为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供很好的锻练机会。第二,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例如,经济仿真实验课程的设置,是努力追赶实验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新潮流的尝试。第三,系统性明显。涵盖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各领域经济管理实践所涉及到的各项技能的培养,如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验针对宏观经济管理技能,农业、工业经济分析综合实验针对产业经济管理技能,会计模拟实习、ERP沙盘对抗实习、证券投资模拟实验针对企业管理技能。此外,针对从事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所需的其他各项技能,如计量分析技能、社会调查技能、写作技能,也分别设置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等实验课程予以培养。第四,实现与教学资源、力量的协调。例如,将经济应用写作技能、经济写作技能的培养融合到学年论文实验课程之中,将统计分析技能与计量分析技能的培养融合到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课程之中,一些理论课程如经济法因与经济管理实践相关度不高而没有设立相应的实验课程。如此,可以节约、整合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力量的有效使用。上述特点,表明xx高校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较好地满足了“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的优化要求。

3.理论课程优化设置

对于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应根据现有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特点、趋势,遵循“提升理论深度”和“服务实践课程”的原则,优化组合、合理安排,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此优化课程体系。基于“提升理论深度”和“服务实践课程”的原则,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设置的要点,一是强调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对接,二是突出理论课程开设的层次性,适当增加较高层次理论课程的开设,三是突出方法论课程的开设,促进对于研究方法、工具的掌握。表2列出xx学院经济学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考察上述课程设置,表明其较好地体现了上述要求。第一,理论课程的开设,基本目的是为实践课程提供理论基础。每一类理论课程,都具有对应的实践、实验课。例如,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能够为宏观经济分析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第二,理论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比较明显。例如,从会计学到中级财务会计、从经济应用写作到经济写作、从统计学到计量经济学,均体现了理论层次的递升。第三,吸取以往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不足,强调对于有关方法论课程的设置,设置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导论等课程。上述分析表明,xx学院经济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努力体现“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的优化目标要求。

上述从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到实践课程体系再到理论课程体系,均表明xx学院在努力实现“理论精、深,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经济学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目标。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改变,未来xx学院还在不断改变上述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计划设置“中级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此进一步优化该专业课程体系。

四、总结

笔者针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这是解决目前经济学专业理论培养深度不够、经济管理与理论研究实际技能培养不足、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协调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其他类似理论学习要求较高、实践应用指向不突出的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启示与借鉴。

作者:龚三乐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