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发展问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2 23:14:34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50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百年展望,经济的发展,更多地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同时,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产业并举的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本文分析了阻碍图书馆信息产业发展的原因,并探讨了图书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步骤。

  百年展望,经济的发展,更多地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同时,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产业并举的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重视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为此,世界各国正争先恐后地制订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旨在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争取主动权。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在传播知识、传递信息资源、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方面是加速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图书馆事业要在澎湃发展的知识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新理念演绎图书馆事业的新进程。

  1 图书馆信息产业现状

  图书馆始终被认为是社会性公益文化事业,其行为被作为政府行为,其经费主要是依靠政府全额拨款而非服务性收费。这保证了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公益性质,也促使图书馆直接社会压力不强,延缓图书馆社会化步伐;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图书馆对政府的依赖性,直接遏制图书馆事业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破坏着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图书馆的资本不能得以增值,图书馆的生存只能依靠外界的注入,这就是图书馆“产业化”的直接表现。

  传统的国家投资与管理体制,非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割断了图书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制约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长期以来,强调图书馆的公益性,无视图书馆投资的回收和培养人才就必然决定在目前政府财力投入有限、读者需求无限的情况下,图书馆事业发展严重缺血,入不敷出,与其他事业相比发展相对缓慢和萎缩。

  图书馆因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缺乏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还距离很远。

  图书馆发展失去市场引导,办馆方针、服务手段大量雷同,人员配置严重趋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社会、市场经济建设脱节。盲目追求数量与规模,书满为患与无书可读为伴,经费短缺与资源闲置并存等等,这种基于国家行政权力保护之下的低效超稳定模式,是非生产性非产业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


  2 解决策略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型、知识型文化事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既不能因其特殊而否定引进市场机制,也不能抛开其性质、任务和基本规律,完全面向市场,而是要改变一味向国家等、靠、要的思维定式,尽快扭转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在不改变图书馆性质、任务的前提下,遵循图书馆规律,适度引进市场功制,完善自我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机制,凭借文献信息的绝对优势,在文献的深加工、信息传递以及信息产品转换成信息商品上做文章,开展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读者服务活动,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服务设施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办馆效益,再也不能以牺牲自己供养别人来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模式。

  图书馆产业化,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界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活力,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谋求最大的利润。图书馆分流出的人员首先应以情报信息服务企业作为突破口,经营范围要适当,服务内容力求灵活多样,可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类型的信息服务。目前,图书情报机构应面向城乡企业,延伸服务范围,组织开发二、三次文献,搞好调查研究,实行定向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经营方式,增加服务项目,保证服务质量,不断开拓市场,扩大经济规模,满足信息市场的需求。

  加强横向联系,建立高效有序的资源共享网络。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之间缺乏联系,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发信息资源,进行情报服务,各单位开发的数据库交叉重复,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因此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开发是当务之急,各地区的图书馆应联合起来,分工合作,相互引进生产信息产品,把握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人力和相关的文献资源,开发特色数据库,通过联网方式达到资源共享,对于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盘活其闲置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对于资源比较匮乏的图书馆,通过付出一定的费用,获得他馆资源的使用权,再经过加工和转让也能创造经济效益。

  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信息人员素质。要发展我们信息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是关键,人才将会是图书馆产业化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图书馆现有人才结构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人才问题,一个靠引进,营造好的工作环境,改变人事制度,用精神和物质两个手段来大力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另一个是要以现有的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服务产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培养一批高级专业人员和产业经济管理人员,充实到信息服务产业的第一线。

  作者:潘雅莉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