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勐腊县经济状况)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2 21:24:14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68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之一,也是勐养镇农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作物之一。根据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笔者有幸于2010年〜2012年间被聘任为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H建设中的一名基层农技指导员。在两年间,笔者认真调査、了解了勐养镇玉米产业发展前景,发现玉米产业的发展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1勐养镇基本情况

  勐养镇地处景洪市中北部,东经100°5'32”,北纬22°5'30”,距景洪市政府驻地15千米。东与基诺乡和勐腊县象明乡毗连,南靠景洪镇,北接景讷乡、大渡岗乡,西与勐海县勐宋乡隔江相望。全镇总面积688.5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0.5°C,最高气温38.9°C,最低气温1.4°C,平均海拔745米,全镇最高海拔1633米,最低海拔550米,年平均降雨量1092.8毫米,土壤以砖红壤和茨红壤为主,厚度100米,有机质含量1%〜1.5%。勐养镇属于伙热带气候类型,全年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交通方便,适应发展稻谷、冬季作物和橡胶、茶叶、水果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勐养镇辖城子、曼景坎、曼洒浩、曼纳庄、昆格、大河边、跳坝河7个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小组。辖区内驻有国营勐养农场及州、市、镇属单位41家。2011年,全镇总人口16351人(不含农场人口),总户数4136户,总人数中有女性8148人,农村人U13729人,居住着傣、舞、基诺、布朗、哈尼、汉等13种民族共14981人,少数族中有傣族8081人,占总人口的49.42%;彝族有1293人,基诺族1921人,布朗族2464人。坝区21个村小组,半山区11个村小组,山区23个村小组,坝区人口9863人,占总人U的60.3%,山区人U3866人,占总人口的23.6%,密度每平方千米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2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勐养镇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适应发展稻谷,冬季作物和橡胶、茶叶、水果等业热带经济作物。据调杳数据显示,其中玉米产业的发展占有重要重要地位。并根据浩地气候环境形势种植玉米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大舂以种植饲用(杂交)玉米为主,小春以种植甜脆玉米为主。

  2.1玉米种植情况

  2009年勐养镇全年种植粮豆总面积31680亩,其中玉米11994亩,占总面积的37.86%。在玉米种植面积中饲W(杂交)玉米9664亩,占玉米总面积的80.57%,甜脆玉米2330W,占玉米总面积的19.43%。2010年,勐养镇全年种植粮豆总面积38195亩,其中玉米19460亩,占总面积的50.95%。在玉米种植面积中饲用(杂交)玉米15768亩,占玉米总面积的81.03%,甜脆玉米3692亩,占玉米总面积的18.97%。2011年勐养镇全年种植粮豆总面积39754亩,其中玉米26530亩,占总面积的66.74%。在玉米种植面积中饲用(杂交)玉米15768亩,占玉米总面积的59.43%,甜脆玉米3692亩,占玉米总面积的13.92%。

  2.2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情况

  2009年,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2000亩,占全年种植玉米总面积的16.68%。2010年,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15000]&,占全年种植玉米总面积的77.08%。2011年,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15035亩,占全年种植玉米总面积的56.6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玉米产业在勐养镇农业产生发展中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它的发展在推进全镇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笔者在开展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0的玉米产业技术指导中多次与当地老百姓交流、实地查看,并结合实践,总结出以下当地玉米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地老西姓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基层农技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及技术服务职能还有待于提高;由于受经济收入要求快的思想侵入,老百姓出租种植香蕉面积逐年扩大,种梢小春作物的面积逐年减少;随着当地仓储物流闶、铁皮石斛生态文化城等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展,将会征用不少的m块,也将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发展。

  4改进意见和建议

  4.1改进意见

  针对勐养镇水田面积逐年减少,橡胶林地己没有扩展余地,胶树逐年长大,也会造成玉米种植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要确保当地玉米产业稳步发展,笔者提几点意见。①加大对农户的玉米种植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单产。②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技能。③建议结合实际,制定宏观调控,调整作物种梢结构,尽量控制扩展香蕉种植面积,以免影响粮食稳步生产发展。④建议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针对当地种梢玉米生产情况,抓好饲用(杂交)玉米、甜脆玉米和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

  4.2建议

  4.2.1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4.2.1.1选好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也强,它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但是玉米梢株高大、根系多,它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应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4.2.1.2选用好良种

  当前所种植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子,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年种(不能留种),主要是利用它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近年来在全市主推的玉米杂交品种主要以正大615,正大818为主,都适合于在本地种植。4.2.1.3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玉米的施肥原则:施足基肥,早施苗肥(播种后30〜35天,叶片在6〜7片叶时),重施拔节肥(播种后60〜65天,叶片数在11〜12片叶)。玉米每亩施肥量一般是.•农家肥1000〜1500千克,普钙30千克,尿素40千克,钾肥10千克,锌肥2千克。4.2.1.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勐养镇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要求,小春玉米以当年10月至翻年3月种植为宜,大舂玉米于当年4月至8月为宜。玉米最佳的播种密度在每亩4500〜5500株左右,如果密度过低或过高玉米的产量都上不去。玉米的栽种实行双行播种,以1.2米开墒,株距在25〜30厘米左右。

  4.2.1.5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是査苗补苗、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杳苗补苗,主要楚为了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一般玉米长到3〜4叶的时就要必须分次间苗,间苗应当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基本上叶片数在4〜5叶的时候就把整个田块的苗定好。如果要补苗,一般釆取两种方法。一是补播种,就必须在浸种催芽后播种。二足移苗补栽(移植的苗一般都要求在3叶期内,如果移栽的苗过大,成活率低),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总的来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期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4.2.1.6做好玉米中耕管理玉米的中耕管理一般结合苗期和拔节期追肥来进行,6.5〜7片叶时结合追肥进行小培土,11〜12片叶时,结合追施拔节肥进行大培土。

  4.2.1.7做好病虫害防治

苗期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咬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塘断垄。地老虎的防治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以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

4.2.2甜脆玉米种植技术它的技术要点与杂交玉米种梢相似,所不同的足在玉米在要背苞时,注意掰掉多余的苞芽,每株玉米保留两包玉米苞即可。

4.2.3橡胶幼林间套种玉米技术要点

4.2.3.1选择优良品种

  首先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无混杂,并且通过审定的品种,如正大615、正大888、迪卡007、73C瑞系列等品种。

  4.2.3.2种子包衣

  为防治苗期病虫害,增强根系活性和自身抗逆性,使用包衣种子。

  4.2.3.3施肥

  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开展配方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以重施底肥(农家肥)为主,一般亩施复合肥40千克,尿素20〜30千克,磷肥25千克,钾肥10千克,锌肥1千克,其中复合肥、磷肥、钾肥、锌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尿素作追肥打穴施入,然后除草、培土。

  4.2.3.4播种

  一般间套种玉米宙种植密度3000〜4000株,株行距为(50〜60X30〜40)厘米,打穴直接点播,每穴播3粒种子。

  4.2.3.5田间管理

  及时査苗补缺,应在4叶前完成补苗,每塘留苗1〜2苗,中耕追肥,8叶一心亩追施尿素1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20千克,然后中耕除草培土。

  4.2.3.6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玉米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由蚂蚁、玉米螟、蚜虫等。病害有大小斑病、锈病、莶腐病、黑穗病、丝黑穗病等,防治应做到早预防,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4.2.3.7及时收:获

  玉米成熟时及时收获,晒干入库。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