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1 22:49:43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58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 要: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反映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状况。研究消费结构,探讨影响消费结构的各种因素,揭示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定量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并从地区差异和收入差异两个角度分析它们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 消费需要
1前言
  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衡量消费需求水平可以有多种方法,消费结构是其中之一。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反映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反映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消费结构问题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消费结构的现状,通过实例揭示消费结构的规律性,并对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寻求合理的消费结构,以便合理引导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我国消费结构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分类标准,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共分为X1-X8,共 8 类。他们分别代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首先,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上获得 1981-2010 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各项人均消费支出及总支出的数据,然后计算每年各类支出在总的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此刻画消费结构的变化。
2.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国水果产量6658万吨,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产量2864.8万吨,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家禽、蛋类、鲜奶、干鲜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外饮食达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2.2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
  居住方面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住房消费比重上升。3对消费结构进行实例分析
3.1最小平方法
  应用最小平方法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就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原有的动态数列配合一条适当的趋势线来进行修匀。它的原理就是原有数列的实际数值与趋势线的估计数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用公式表示如下
∑(Y-Yc )2→最小值 式中, Y c→趋势线的估计数值;Y→原有数列的实际数值
如果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就可以考试配合直线趋势。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 c = A +B T 式中,A→截距;B→直线的斜率
上述直线方程中,a b为两个未定参数,根据最小平方法的要求,用求偏导数的方法,导出以下联立方程组 ∑Y= NA+ B∑T;∑TY = A∑T +B∑T2
式中,T动态数列的时间 ;Y 动态数列中各期水平;N 动态数量的项数
3.2用最小平方法分析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及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衣物消费比例可能会逐步下降。我们通过对1997到2010年的衣物消费做分析如下:
可知:∑Y=359.08;∑TY = -70.107;∑T2 = 60;N=9将数据带入公式中得
359.08=9A;-70.107=60B得出式中:A=39.898 ;B=-1.168 故:Yc=39.898-1.168T
  同理可得衣物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及文化、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的发展趋势方程式分别为:YC=10.366-0.093T;YC=7.275-0.373T;YC=6.282+0.428T;YC=8.944+0.842T;YC=13.066+0.458T;YC=9.962+0.183T;YC=4.207-0.21T。当T等于5,6,7,8,9时,可以算出2006至2010年各种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到2010 年这项消费估计会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是食品消费,在未来几年内食品消费的绝对数字是上升的,但是其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是下降的;在其他的诸多项目中,呈现上升趋势的有医疗保健、居住和杂项,呈现下降趋势的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就此给出几点建议:
4.2建议
  努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补偿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给居民带来的制度风险支出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居民对自己未来的消费支出有更稳定的预期各级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增加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利用税收杠杆,增加对这部分居民的转移支付。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医疗保险、人身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应增加扶持力度,让居民对自己未来的消费支出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参 考 文 献
[1] 包慧敏.中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行为及消费结构分析[J].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2]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 周建军,王韬.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第2期,73-77
[4] 尹世杰.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J] 经济学动态, 2005(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