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的瓶颈(事业单位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1 18:45:10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49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得到完善,事业单位到了不得不进行综合改革的必要阶段,面对事业单位在改革面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按照其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统筹,否则改革的实际成效就不回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问题

事业单位的最初建立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并由政府从事并负担公益事务的一种社会组织。其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综合性和系统化的工程,但这些年来,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总是难以深入,改革具体的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一部分共性问题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存在的改革共性问题如下:
(一) 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
目前,政府部门对于公务员、企业、劳动者的管理都有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但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只有一些简单的、不明确的、暂时使用的政策性的条例,而且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规范,对于事业单位本身而言,也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管理条例,使得对这些事业单位的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约束和管制,对具体事情的评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别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秩序,这也是造成其多次改革效果都不甚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事业单位自身定位的模糊现象
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事物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产生和形成都经历了十分复杂的社会环境。我国在1988年时对于事业单位的准确定义是:“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而从事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轰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但在1999年时又将事业单位重新定义为:“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科学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公共文化机构”。这种定义的更改一方面使得事业单位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晰,使得不能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其自身背景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基本定位和目标变得更加的混乱。例如有的事业单位,做的是国家公务人员的工作,享受国家公务员的相关待遇,但在具体执行时却变成了监督管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权利与盈利两种情形之间相互转换,不停地变动。造就了事业单位对自身定位更加模糊,给改革和管理带来了极其复杂的问题根源和矛盾[1]。
(三) 事业单位在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人员待遇不高
对于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来说,其经费的严重短缺,主要原因是经常被其行政主管部门剥夺所致。事业单位的经费不足,直接限制了其正常的发展道路。作为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由于单位自身的经费不足,就会造成待遇不高甚至普遍偏低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一旦发生,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一直上不去。此外,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安置分流人员、养活退休人员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庞大的资金开销,使得本来资金就不足的事业单位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大了其改革方面的难度。
2.自身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人员的分流与更替,所以加强自身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保障员工更加顺利进行分流的基本前提,但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自身制度并没有健全,甚至很是薄弱,参加保险的总量非常低,抗风险能力自然不会太强,使得事业单位分难解决在改革过程中的出现的人员更替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3.结构过于复杂化
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累积,事业单位在各行各业都有涉猎,其结构自然的极其庞大和复杂,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造成了混乱无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员总数过于庞大。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共126万个,拥有员工大约3089万人,而其文化水平与技术职务总体又很高,涉及的方面很广,使得改革的步伐越发艰难;二是专业性差异太大。事业单位行业涉及的方面太广,直接导致了相关专业的差异性,在制定改革时就要对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都要兼顾,无形之中又加大了改革的难度[2]。
4.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改革开放确实为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过去的问题没有的在过去的时间里得到解决,现在想要解决更是难上加难,例如目前的医院,有很多老同志从过去工作到现在,但单位一直没有为其解决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问题,而且随着职称改革中的评判标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得到的是高职位低聘用的功夫做模式,进一步加大了单位的管理压力;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在长期的背景变动下产生了很多的后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合理消化,导致最后出现了有人没岗的实际问题。
5.宏观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宏观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事业单位沿袭旧时代的那些体制和政策,而且其人员的思想也没有在市场经济改革下全面解放,为改革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是事业单位中的各相关部门对各自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的同时又不断掀起冲突,使得事业单位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四) 缺乏综合性的战略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势头的蓬勃发展,我国也相应的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些改革,目前来看,虽然也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战略性思考,使得事业单位的改革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改革过于频繁,但总是隔靴搔痒,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但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了人员的心理波动[3]。
2.事业单位改革缺乏配套性,都是在其单项的模块里独自的进行改革,严重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而且没有跟进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削弱了改革的实际效果。
(五)“招聘舞弊案”时有发生
面对市场经济的健全和社会开放的需要,事业单位不得不做出持续不断的改革来适应,改革制度之一就是其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总体来说,公开招聘制和聘用制还是符合现代组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的,但近年来,事业单位出现的一系列的“招聘舞弊案”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实质上就是公权私用。它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损害了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公开招聘制度的诚信。事业单位举行公开招聘就是为了促进事业改革的有序进行,如果公开招聘经常出现不公平现象,那么事业单位的改革就难以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损害了应聘人员公平竞争的权利。本来公共机构的招聘就不是很多,如果招聘职位又被提前“预定”的话,其他参加公共事业招聘的人员不仅没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而且在被事业单位蒙骗的情况下还要去参加招聘,这对于应聘者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三是损害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因为招聘过程中经常出现舞弊情况,使得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完全没有了权威性和可信服性,进而在群众心中就没有了公信力,造成群众对公共管理部门的极度不信任。
总结:
上述的五个问题是影响改革进展和实际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就要明确为事业单位定性,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实行统一的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综合性战略思考策略,并严格执行考核监督机制,防止招聘舞弊案的发生。做到在保证社会正常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拉开改革序幕,并逐步趋向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志伟.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3(2).
[2]伍永宁.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D].电子科技大学,2006(2).
[3]余仲华.事业单位改革的共性问题再探析[N].人才资源开发,2012(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