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原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1 05:11:09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37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统计原理》课程是教育部审定的经管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掌握方法、学会思维、解决问题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本文以学科设置为基础,以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岗位变迁为导向,以《统计原理》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式、评价考核等方面探讨了其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期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统计思维,掌握研究社会经济管理问题的数量分析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先导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统计这门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决定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任何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 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统计原理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的第一学年,就开始进行系统学习,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两部分。

  1.理论课程内容

  《统计原理》课程,按照统计工作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内容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模块。全面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经管类学生继续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程共计 64 学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运用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简要分析,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按照统计工作的程序,首先讲第一模块统计调查(4学时)。根据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讲解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完整的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是决定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其次讲第二模块统计整理(10学时)。统计整理是对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组和加工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主要讲解统计数据的审核、如何进行统计分组、如何汇总统计数据及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为统计分析作好准备。最后是第三模块统计分析(50学时)。经过统计整理,得到了条理化的数据。接下来,该进行的工作是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有综合指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法等。这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出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实训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一次统计综合实习。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分组研究讨论,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调查课题。第一步,确定项目教学小组。统计学任课教师组织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讨论分组,要求每4-6人为一项目小组,再据民意选出组长。

  第二步,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下实训训练:(1)搜索社会热点问题。在“百度”网站中,检索关键词,以搜索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登录国家或地方统计局网站搜索相关信息。例如若想了解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就可以输入网址名“http://”,登录到“百度”网站,再在搜索栏内输入“大学生生活费”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一系列与大学生生活费相关社会经济统计信息。(2)阅读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搜索社会热点问题后,查阅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3)电子文件处理。各项目小组将搜索到的相关电子信息,以Word文档形式另存,然后再对该电子文件进行必要文档格式处理(全文正文宋体:总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四号;正文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四;全文段落行距:固定值17磅)。然后发送到老师指定的邮箱。

  第二天,拟订调查方案。确定调查课题。根据第一部分的项目实训结果,组织讨论,确定各项目小组项目课题。例如我院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设计调查方案。各项目小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项目课题的调查任务与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等方面内容,组织编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针对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实施项目调查(条件允许下可以做这个步骤)。

  第三天,全天调查。由于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所以要对其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社交礼仪、营销观念、安全意识、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明确这不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代表小组行为、乃至系、院部行为,所以本次实习训练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果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天,统计整理方法应用。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利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此功能需要使用Excel2003扩展功能,需要安装完全版的Excel2003,然后安装数据分析。要安装数据分析功能,步骤依次是“工具”→“加载宏”→“分析工具库和分析工具库-VBA函数”。操作完这3个步骤,再回去点击工具就会有“数据分析”的菜单选项了。

  其余几天。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例如用EXCEL计算平均数、相对数等。需在电子实训室完成用EXCEL 统计分析实训。学生按照上述所教方法,自行完成,完成后发到老师指定的邮箱。

  课程教学方式

  《统计原理》课程的自身特点如下:(1)概念多,比较抽象;(2)公式多,模型复杂;计算多,容易出错;(3)有许多易混淆的概念。针对这些特点,具体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启发式教学法、 比较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的综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可以将每个模块的学习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每种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中,通过 2-4 学时的学习,逐步认知1-4 个学习任务,完成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2.案例教学法

  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例,先现象、后理论,分析说明统计学的相关概念。例如讲到统计指数这一章,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现象:感觉物价上涨了,到底涨没涨?怎么算出来的?股票上涨还是下跌?怎么看?怎么算?这些都要用统计指数进行分析计算。

  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学生讨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 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的头脑当作装载、 储存知识的口袋。

  4.比较分析法

  课程教学中,介绍相应的结论,明确理论的运用界限。还要说明各种指标的优缺点,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而理解掌握。例如讲解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种平均指标以后,如何区分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可以把三者总结在一起进行比较如下:平均数是对数值型数据的计算,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其特点是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主要适合于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它也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主要适合于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5.角色扮演法

  组织角色扮演,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叙述意见,教师再归纳总结。

  课程考核评价

  重新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三部分:(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2)每次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此环节安排每单元课程结束时进行。这部分成绩每次任务都以100满分,其中包括重点知识内容的运用占80%,小组成员课堂讨论热烈、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操作占10%,小组成员分工操作合理,按时完成操作情况占10%。这部分成绩的评分人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有“自我评价”×20%、“他人评价”×30%、“教师评价”×50%,最后得出该项任务的综合得分。(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部分比重最大。

  作者:王娟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