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文献(发展经济学演变过程)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1 04:09:18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2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第1篇:用发展经济学看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一、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


  结构调整和周期波动是经济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从短期来看,这两个问题就变成经济总量的波动问题和产业结构的短期调整问题。


  (一)经济周期理论


  现实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宏观总量)总是围绕着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即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运动中实现的,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阶段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繁荣、衰退或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了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的偏离与调整过程,但在现实经济中,对经济的均衡状态难以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度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切尔和伯恩斯在1946年对经济周期给出了描述性定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一般以产业产值占GDP中的比重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来表示。


  关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比较著名的研究首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分布会由第一產业依次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一个基本规律,即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其自身产业结构会由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转化。


  罗斯托通过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还有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从一个经济体中主导部门的作用变化以及主导部门交换更替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主导部门的增长、扩大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部门的的增长、扩大。同时,罗斯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直观的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即:一是高技术对经济贡献率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二是金融资本对经济贡献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金融资本投资和运转。三是设备制造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四是一般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五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


  发达国家普遍处于第一、第二个层次,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第三和第四个层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般处于第五个层次。


  (三)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结构。各产业增长率的波动,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由于各次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次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将影响整个经济波动的状态特征。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一定时期内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态特征。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很不稳定;第二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来就根源于现代机器大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一般又不受自然条件的太大影响,所以较为稳定。


  根据产业比重的变化,经济的周期波动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中度波动。当第一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小时,整个经济呈现为中度波动;二是剧烈波动,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且超过第一产业比重时,整个经济就容易呈现出剧烈波动;三是平缓波动,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的波动会呈现平缓趋势。


  结合上文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且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经济波动将逐渐平缓化,即经济周期呈现“微波”化。


  二、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国际比较分析


  (一)美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的划分及特征。战前发展期(1884~1944)。美国在1884年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工业产值迅速增加,跃升至世界第一。此时期,钢铁、石油等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比重逐渐增加。


  缓慢增长期(1945~1990)。美国经济一家独大,工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此时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经济总量在世界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平稳快速增长期(1990~2000)。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全面结构性调整,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1992年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私人消费与投资及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经济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强调发展制造技术。


  加速复苏期(2000以后)。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经济增长由消费拉动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IT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特征。工业化早期阶段。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约40年的时间。1900年,美国工业品总值达到农产品总值的2倍。1900年美国基本上成为工业国,1920年前后,工业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50年代,农业地位日益下降,工业地位日益突出,制造业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这个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28%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53%左右,第三产业占19%。


  工业化阶段。大致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大约30年间。此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14%左右,第二产业也下降到37%左右,第三产业变主导产业占50%左右。


  工业化后期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约20年间。该阶段第一产业所占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份额的比重不断下降。1960年,美国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减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超过半数,劳动力迅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非工业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30多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除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保持着领先势头外,美国对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改造传统工业,使其传统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此时期国民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重心向高技术工业转移,且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改造。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经历了迅速下降之后,逐渐稳定,第二产业也在经历缓慢下降之后稳定下来,第三产业则迅速发展,比重超过70%。此时期美国服务化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


  3.小结。通过对美国产业变迁的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美国经济增长完全依靠第三产业发展来支撑;从产值角度,美国目前主要通过高附加值第三产业产值的提升来带动第三产业整体产值的提升进而带动GDP增长;虽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逐渐提升,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在下降,这也使得美国又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划分及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并不是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的。从1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来考察经济增长率波动,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3次上升与回落的波动过程。第一次上升是1982~1984年,GDP增长率从1981年5.2%的低谷上升到1984年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第一次回落是1985~1990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0年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6年。第二次上升是1991~1992年,GDP增长率从1990年3.8%的低谷上升到1992年14.2%的高峰,上升了10.4个百分点;第二次回落是1993~1999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9年7.6%的低谷,回落了6.6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7年。第三次上升是2000~2007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第三次回落是2008~2015年,GDP增长率回落到2015年7%的低谷,回落了7.2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8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即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面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中,是改革开放以来3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我国经济结束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承接区,西方国家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从日本、德国进一步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推进,形成了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从中国的产业结构上看,体现出以下演变特征:


  第一,农业GDP占比持续下降。1980年,中国农业GDP占比为22.8%,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下降到5.4%。


  第二,制造业GDP占比始终在30%以上高位运行(1990年例外),一枝独秀。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19.8%∶19.4%)。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资源投入、低成本、投资和全球化,有些优势无可替代,还会维持相当长时间。


  第三,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总体保持了持续上升态势。1980年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分别为8.9%、8.0%,而后持续上升,到2010年,分别为18.7%、19.8%,二者总和为38.5%,增速分别为110.0%和147.5%。内部结构上,以传统产业,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主,在GDP增加值中占比超过40%,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水平较低,比重约为20%。此外,建筑业和运输业1995年以前则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之后维持在11.5%左右的水平。


  总体而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与配第-克拉克定律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经济波动逐渐平滑化。


  3.当前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高位平滑化与增速换档。事实上中国在走一条赶超的道路,在相当长时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临着相当高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实施扩大内需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政策,面临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双保护”的挑战,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双过剩”,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双约束”,中国经济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同时制造业也正经历着东南亚国家的“低端压力”和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高端压力”。


  与美国相比,从GDP增长阶段来说,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平稳增长期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成熟与形成新的生产力也需要时间,扩张性财政政策所积累的问题开始显现;从人均GDP来看,大致相当于同等收入下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美国人均GDP于1970年达到10383.00美元,完成了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综合考虑两者,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大致美国20世纪70年代左右。


  4.未来产业演变趋势。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产业结构上逐渐发生了一些调整:消费性产业稳定发展,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有降低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开始向集约型、低碳型经济转型。


  综合前文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和美国的产业演变经验,可以预计中国未来也将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发展: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逐渐赶超传统工业。具体来说,中国产业结构要努力实现以传统工业生产向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为主的转移,制造业重心逐步向高技術工业转移,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普遍改造,服务业也要实现高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填补传统服务业的衰退。未来的中国必然要从高投入式发展向高技术式发展转变,科学技术将会愈发重要。在未来,计算机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的发展将会是中国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


  作者:张锦等

  第2篇: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经济学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共享型市场发展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流通领域中。从共享经济的概念可知,共享经济主要指人们利用技术对彼此的额外资源进行寻找和购买。共享型经济在流通市场中的成长最为明显,从某种意义来看,流通市场多年来一直在以交换方式生存和成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共享型流通市场的形成是一种十分显著的经济现象。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共享型流通市场本身,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才开始逐渐涉及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机制。探讨共享型流通市场供需的经济学发展,有利于掌握影响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因素,从而促进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更好发展。


  共享型流通市场相关概述


  自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商品以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为基础有效地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多个小微型企业产品的重要流通渠道。共享型流通市场产品交易额在过去数十年中在全社会占据较大的比例,但在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成立的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差异较大,出现空壳市场和资源浪费现象。以往研究上述问题都通过小微型企业营销模式、交易费用等角度分析,然而该类市场存在的本质属性中包含共享型流通市场中的减小交易不确定性、信息集散与外部规模性等特点,若对影响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供需行为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意义。


  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经济学分析


  (一)构建模型


  基于AmitiandJavorcik(2008)模型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微观基础,如果假设某个商品类型在某国家及当地为差异性组合类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共享型流通市场中j地区行业i的利润函数:


  πij=pilxij-Gijxij-Fij(1)


  式(1)中Gij表示各地供给共享型流通市场各类商品成本指数,xij主要表示产品销售发送到各地的具体数量,Fij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建设投入的固定成本。若将共享型流通市场比作大中型采购商,发往各地市场中的商品会通过不同流通渠道,那么所需的产品采购成本在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指数为:


  式(2)中的njk指k地区的i行业制造企业数量,根据冰山成本法中分析,σi>1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对差异化产品采购的替代弹性。


  (二)变量说明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中国商品流通市场年鉴及中国经济普查年鉴在匹配方面存有部分差异,本文根据研究整理情况重新匹配上述归类,以共享型流通市场所有商品都出自国民经济行业制造企业且商品代码、序号无交集作为具体原则。由于四分位国民经济行业和第11类共享型流通市场商品日用品类有20多处错误类型,因而在实证过程中针对日常用品类的流通市场商品和所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回归比较时有专门剔除选项。之后再根据不同地区和摊位对需要的共享型流通市场交易额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每个地区某一行业每年在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收益值。此外,流通市场采购制造业差异性产品的成本指数,一定程度上会对共享型流通市场造成影响。根据公式(2)可得知,各地区的企业数量和区域间的运输成本对成本指数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共享型流通市场的主力多为各地区年均销售额在500万元-30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


  本文采用省级距离或本地自距离的倒数表示区域间的运输成本,而对于本地区来说,具体假设各省都是圆的,本地自距离用其面积A求出半径,本省自距离和省级距离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交通公路行车里程图集》。


  由此可用公式:表示本地的供给行为动因。公式中的Djj表示地区的半径,表示j地区中行业i的小微型企业数量。用公式:表示外地为本地提供的供给行为动因,公式中Dkj表示k地与j地的省际距离,为K地区中行业i的小微型企业数量。用公式Insbij=In(sbiij+asbosboij)表示总体供给行为。外地供给行为动因参数asbo可以表示省际之间的市场保护程度和流通壁垒,当asbo<1时,说明省际之间确实存在市场保护程度和流通壁垒,也正是上述因素导致外地供给行为动因的重要性无法和本地供给行为动因相比。同时采用各地的高速公路里程水平(ew)、公路里程水平(rd)、铁路里程水平(rl)对交通设施状况进行度量,用etaij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对行业i商品流通重要程度:


  公式中分子与分母分别为上一期的共享型流通市场交易额和产值。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交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等,表1为各个变量的统计描述。


  (三)实证结果


  表2中回归结果(1)、(2)、(3)、(4)分别代表普通最小二乘法依据式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依据式的结果。


  共享型流通市场和国民行业中的日常生活用品之间的差异较大,表3为加入边界流通壁垒的供给、需求行为成因与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基本估计,从表3可看出回归(5)和(6)剔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组类统计数据。再从表2的回归(1)和回归(2)可得知共享型流通市场不会因为供给行为成因而受到影响,因为其成因不显著。此外研究中需求行为动因估算的系数和事前理论预测相符。供给和需求行为动因在回归(3)和回归(4)中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效果有着明显影响,此结果和回归(5)和回归(6)的情况相同。所以不满足模式Insbij=In(sbiij+asbosboij)假设的前提条件是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所估计结果的差异之处,由此说明我国依旧处于区域市场保护范围之中。


  从表2的回归结果(4)、表3的回归结果(6)中可知,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效果因受供给和需求行为影响效果显著,然而在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中外地的供给和需求行为供给系数中,尤其外地的需求行为成因系数和供给行为成因系数分别在0.05和0.002左右,再次说明在共享型流通市场中本地的供给和需求行为成因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外地,也表明外地消费和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受区域市场保护阻碍。根据产品投入要素将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别,从表4可知,不管是总体需求行为动因In(db),还是外地需求行为动因dbo,其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影响估计值均小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对应系数。因为价格低廉的小商品是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成本的主要因素,大众购买的如精密仪器设备、家电及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售后及品牌有更高的要求,多数消费者愿意前往连锁商场和专卖店购买,以致于上述需求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作用无法和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相比。


  此外,从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品的外地供给动因sbo系数要小于其它两个部门,这还是因为区域市场保护在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品有较大的影响,能有效地解决地区就业难问题。之所以资源密集型部门产品的总体供给行为动因In(sb)要小于其它两类部门,主要因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其它两种类型产品的上、下游企业相比会选择较近的选址,交易过程中无需通过共享型流通市场,因此其成长不会受到影响。


  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对策


  (一)完善交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


  完善交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是我国资源供给条件下降低运输成本和实现运输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整合交通资源,形成衔接顺畅和布局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是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所以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兼顾公平与效率,大幅度提高流通效率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当下流通要实现最佳价值效率就是使物流运作过程更加迅速通畅,对于交通设施来说就要不断完善网络,为流通企业提供最佳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目前我国流通体系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的格局,并不是完全竞争状态,有些流通节点上的参与者在物资流通体系中不管是渠道、资金还是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但仍然在实际农产品流通中会有优势企业压榨弱小微企业和小农户现象存在。所以政府要发挥应用的监管作用,为物资产品流通体系指明方向,通过法律、行政、税收等方式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服务,调节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利益分配不均的行为,帮助小微企业实现向共享型流通市场经济方式的转变。


  (二)鼓励小微企业,结盟下游企业


  如果一个地方的小微企业消失了,会导致地方主导产业消失。简而言之,小微企业作为产业端的开始,它一旦消失就会导致整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小微企业的市场敏感性要高于大中型企业,同时此类企业对宏观经营环境的感应度也相对较高,如果经营环境出现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甚至企业会走向倒闭破产。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小微企业要突出其自身灵活性,善于和下游企业结成合作联盟,通过建立相应的信用机制来规避因自身原因造成的经济风险。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功能优势是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它除了要和大中型企业实现对接,也要不断创造需求和刺激消费,那是因为中大型企业有着成熟的掌握市场能力,但对部分新兴需求却无暇顾及,而小微企业应及时发现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出与市场需求相符的服务和产品。所以小微企业要善于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及对当下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以此逐渐走向品牌销售渠道,也走向成熟的共享型流通市场环境,对业内其它小微企业起引导作用,鼓励更多小微企业以大中型独享的连锁商业经营模式为目标,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机遇。


  (三)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加强集成化管理


  对于农产品等流通市场来说,应建立以批发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联盟;以横向方式和纵向方式整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供应商和零售商,签订战略联盟合同形成集成化管理方式。各个参与方要从信息化建设整体优化内部结构,与其它各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放弃传统经营思想,做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强各种如冷藏冷冻、加工配送、预选分级、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初级完整体系农产品冷链系统以便保证农产品无污染及其新鲜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农产品浪费和经济损失。此外,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培养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增加发展弹性是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主体培养重点。将企业不成熟的业务承包给有经验的社会组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后续发展目标。同时开展如网上交易、期权期货交易、拍卖交易等新型的农产品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借助物联网、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信息化自动支付技术,以快速支付资金和自动订货的EOS系统的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买卖双方的风险和交易费用。


  结论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共享型流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研究指出,本地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不会受外地供需行为成因影响,这说明市场保护对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再加上不同类别行业的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供需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如资源密集型产品总体行为不会对其共享流通市场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壮大小微型企业发展,鼓励品牌销售发展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减少地方市场保护行为发生,完善交通设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共享型流通市场远期发展效果。


  作者:孔德明

  第3篇: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近30年都保持着9.9%的增长速度,可谓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的奇迹。我国政府一直在通过增量改革和渐进调整的方式寻求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传统高度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实行对外开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也使得我国经济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实际上,改革开放并不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本因素就是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本、劳动、技术、制度以及结构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以改革开放的形式实现出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其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并且以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发展战略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做出的整体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些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将这些规划和政策做总结和概括就成为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时代的产物,在上一时代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很有可能对下一时代是无效或者有害的。所以说,并不存在会恒古不变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1979年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我们将1979年到2009年这三十年称为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通过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总结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可以清晰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优先、出口鼓励战略、投资驱动经济、沿海开放先行四种经济发展模式。


  (一)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早期发展经济学中是同一个概念,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有合理成分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做了概念上的区分,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完成经济增长,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连年的政治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大多数人处于温饱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自此我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这里的发展就是指的是经济增长。发展成为我国建设的第一要义、第一要务,在实现经济增长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再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保证了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二)高速增长阶段的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经济学家在讨论内外向型发展战略时更为倾向的理论,因此,在那个时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用高关税和进口配额等形式来限制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但是这一发展模式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没有达到预期发展目标。随着新古典主义学说的复活,市场经济体制在国际上受到热烈欢迎,出口鼓励战略开始受到大众的任何,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将进口替代转换为出口鼓励,并且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行出口退税制度,下放外贸经营权,大力扶持出口和外资,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到2006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为世界第三位,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引资国之一。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并且还进一步促进了技术进步、就业增加以及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高速增长阶段的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投资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但是缺乏资本,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就是提高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落后,是因为他们缺乏资本积累,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才能将增加经济增长率,打破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加快国家的工业化步伐。除此之外,发展经济学家们还从实证分析中证明了发达国家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经济学家应该将如何筹措发展资金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对内利用传统产业抽取剩余资本支持工业发展,对外通过借款和引进外资筹措资本。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府采用的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关联,这也充分证明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准确性。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地方等进行投资,比如维持低息贷款、降低人民币汇率、以GDP增长为核心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等。另外,政府本身也是投资的主要角色,通过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制造业、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大型基础设施上进行投资,这也是维持中国高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四)高速增长阶段的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


  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米尔达尔在1957年就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出了“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国家在发展初期都处于静止的落后状态时,如果其中一个地区或多个地区因地理条件、政策支持等支持实现了经济的增长,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出现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会因工资、利润吸引大量的人才和投资,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而言,落后地区却因人才和资本的流失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就出现了“回波效应”。当优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地区实现了工业化,土地租金、工资等成本都会逐步增加,企业相对的投资回报率也会下降,所以大量的企业、资金和人才都会向成本较低的落后地区转移,带动着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均衡,这也是“扩散效应”的具体体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放弃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实行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通过给沿海省份和若干城市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这些地区实现优先发展起来。优越的区位优势让沿海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在东部沿海省份和经济特区成为增长极后,通过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着内陆地区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采取的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珠江三角洲增长极与长江三角洲增长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带动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规划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因不适应时代发展出现明显的问题。比如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资源消耗问题突出、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等。因此,我国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民福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一)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


  在我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时,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是符合社会现实的,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比收入分配公平和保护生态环境更为重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但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大幅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却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增长与公平并重的发展战略,既要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也要重视社会收入的公平性。中国实行集体经济时,由于过于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抑,致使经济增长缓慢。所以说,增长与公平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性,如果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很有很能要牺牲一部分增长。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在拉大,致使了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必须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收入分配公平上,使低收入阶层的家庭也能够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绩,更加注重人民福祉,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当然,我们在强调收入公平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增长,而是要将增长与公平齐头并进。


  (二)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战略转变为出口中性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一直是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我国从一种封闭型经济迅速转变为一种开放型经济。出口鼓励战略发展模式虽然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导致了我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在很多方面都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当国际爆发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出口贸易会受到巨大影响,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并且长期以来我国进行的出口贸易大多是依靠以资源为基础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业过分消耗了我国资源,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所以,在新形势下我国出口鼓励战略必须进行适时调整,在出口贸易上既不鼓励也不加以限制,实行贸易自由化。出口中性发展战略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可以减轻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摆脱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双驱发展战略


  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带来了高资本积累,帮助我国跳出了“贫困陷阱”。但是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消费需求萎缩、工业结构偏重、经济结构失调等问题。从需求结构的角度来讲,扩大消费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拉动社会总需求,让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为加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新形势下提高消费倾向和消费比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以增加消费的形式来扩大内需和维持较高经济增长率,是很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目标的。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将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双驱发展战略,两者并重的发展战略可以维持一个适度高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出口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战略转变为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十分有必要,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由东部扩散到西部的。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时,根据区位优势确立了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模式,大幅提高了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随着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开始极度不平衡,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将沿海开放先行发展战略调整为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措施,这也是将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调整为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具体政策转变,并且在我国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目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已超过沿海地区,追赶东部的势头十分良好,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结语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而又没有进入发达状态这一阶段的国家来说,发展经济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不能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我国必须自己探索、创新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以中国经验为基础丰富发展经济学内容。


  作者:彭茂思

  第4篇: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一、中哈贸易结构的研究


  (一)中哈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网数据整理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左右,中哈贸易结合度有所下降,其他时间一直持续上涨,尤其在2011年以后,即关税同盟成立以来,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愈发密切,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


  (二)中哈双边商品结构的指数分析


  为了解中哈两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又称出口效绩指数,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该指数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1,则说明该国商品没有显性比较优势。


  来源:中国统计据数据整理


  从哈国对世界出口的商品RAC指数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除了在矿物燃料和材料制成品这两类产品上占据优势外,其他产品的RAC指数都小于1,大都小于0.5。这说明哈萨克斯坦在其他产品中并不占据优势,且在植物油动物油、机械及其运输设备这样的产品上,对进口会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性。而中国在这些商品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面对这块市场。


  从出口相似性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相似度较小,所以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很大,竞争性较小。


  上表是两国进出口货物的结构数据,可以看出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互补性。


  (三)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模型的分析


  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GDP都呈现上涨趋势,两国之间的贸易将会越来越密切。就单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贸易额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虽然关税同盟的建立对中哈两国贸易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但由于两国本身贸易商品结构的互补性,两国的贸易额并未受到大影响,依旧保持上升的趋势。


  上图为2009年到2013年中哈双边贸易额的实际值观测值。表明笔者预测的大概趋势是正确的,近五年的预测与实际观测数据相近,未来十年两国贸易额也将保持持续上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