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和分析,摸着石头过河是什么决策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5 02:26:24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9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决策的流动性,即在变化中寻找决策的最佳时间点,通俗地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种有效的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表示决策者对所办的事还没有多少把握,只能边干边看,边探路边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常常被误解为一种经验型决策方式,其实,它是一种适应现代决策环境和复杂决策问题的决策行为。这种决策模式把决策系统看成是一个具有反馈机制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使控制系统简化,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精度。现代高级控制系统都是采用“学习系统”原理进行设计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一种学习行为。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把重点放在寻找答案之上的决策是不高明的决策。制定决策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确定问题。问题找准了,办法就能对路,即使一时决策失误,只要方向和目标明确,局面就容易扭转。

  李鸿章妙计化解曾国藩两难处境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下谕曾国藩援兵前往。而与此同时,因李元度的徽州之失,曾国藩的祁门大营也岌岌可危。按照曾国藩的本意,北上勤王,当属义不容辞,但此时带兵北上,可能会于事无补,因为从安徽到北京,至少要走一个月才能抵达,而一个月后的形势如何很难预测。况且,这么一来,将彻底打破曾国藩攻打太平军的部署。这道谕旨真是令曾国藩左右为难。

  对此两难困境,李鸿章帮他想了条妙招,就是给朝廷去信,问在他与胡林翼两个人中究竟由谁带兵北上合适。在信件往返期间,若形势缓和,则免了长途奔波之苦;若形势趋紧,再行北上也不迟。李鸿章认为,英法联军已逼近北京,“人卫实属空言”,英法联军之役必将以“金帛议和”而告终。危及大清社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湘军“关天下安危”,应把刀锋对准太平军,至于北援,应“按兵请旨”,静待时局之变。

  曾国藩深受启发,一面上疏,冠冕堂皇地表示:“鲍超人地生疏,断不能至,请于胡(林翼)曾(国藩)二人的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一面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观变战术。结果不出所料,10月便接到“和议”已成、毋庸北援的廷寄。而同时接到率勇北上谕旨的河南、陕西等省巡抚闻命即带兵驰援,结果却空跑一趟,劳民伤财。

  曾国藩巧解援兵之困局,完全是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而李鸿章建议的思维基础正是流动性决策,为的是在等待中寻找决策的最佳点,灵活处理。本文来自《决策导刊》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