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路上的行与思,课改推进中的教研学习心得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18 23:17:10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1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一线教师对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脱胎换骨而出的《数学课程标准》,虽有统一的认识,却各有各的个性化的操作。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诠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航道”呢?如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沐浴在课程改革中的新课堂、新行为呢?笔者看了许多,也想了许多,特采撷一些案例,谈谈课改路上的几点思考。  一 情景创设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新课的引入要体现生活性、故事性、趣味性,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开始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并且下大力气创设各种各样形式的问题情景。有的利用讲故事,有的利用动画……  案例一 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景,课件出示动画片西游记片断:“孙悟空找到一个西瓜,八戒高兴的拿起来就要吃,悟空说,慢着,这个西瓜得我们四个人分着吃,给你四分之一,八戒忙说,不够、不够,我要八分之一,师徒三人听后哈哈大笑。”教师接着问:“他们笑什么?”进入新课的探究。  案例二 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学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一根1.32米的软尺,“不小心”折断0.59米,剩下多少米呢?通过这一情景,展开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思考:第一个案例的动画情景中的确蕴含着分数的数学问题,但是这样精彩的动画情景过后,学生表现出对动画片的欣赏意犹未尽,而把其中的数学问题放在了次要位置。  第二个案例的情景设计来源于学生身边,简单有效,直奔主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做好铺垫。  恰当的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能仅仅作为开课的噱头,为制造与众不同的“亮点”而殚精竭虑,那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失去重心。因此,情景创设应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二 讲授法与探究法的思考  目前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引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探究、讨论多了。使学生们的创新热情有了很大提高。是否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必要的课堂讲授还要不要?是否用了讲授法就是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案例三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对于循环小数的写法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怎样写循环小数“3.1212……”更简单一些,当学生创造出3.12(12循环)、3.(12)、3.12等写法后,教师觉得还不满足,于是进一步启发:“还有没有比这些写法更简便的?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同学们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探究,力争找出更简便的方法。20分钟过去后,你看他,他看你,依然没有一个小组的写法与书上的一致,大家一脸茫然,快下课了,教师只好让学生翻开书照着书上的方法练习了一遍。就这样,这节课在大量任务没完成的情况下草草收场。  思考: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深化,现在教师谈“讲”色变,认为眼下时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不敢再讲授了,有的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当学生的一些写法已经能体现循环小数的特征时,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苛求学生自主探究出和课本一样的书写方式。此时探究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充分展现。教师就可以及时向同学们讲授正确的书写方式,这样简明扼要,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笔者认为:必要的讲授不可摒弃。面对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浩瀚文明成果,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不可能“课课、事事”让学生亲历过程,发现体验。讲授法是我国在班级授课制下的一种快捷高效传承人类文明的方法,其他教学方式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要在继承的前提下转变和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如果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心理发展规律和内容的逻辑顺序,把新旧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采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拓展思维的讲授法,学生的情感被调动、大脑被激活、潜能被开发。那么,这样的讲授就不是灌输,而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三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思考  新课程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学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以往合作学习多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的合作”,或者说合作学习根本没有成为学生的内需,有时仅仅是座位形式上的改变。  案例四 在教学“年、月、日”一节课时,在第二环节,教师有这样一句引言:“大家拿出年历表,在小组中讨论,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随后组成4人小组,大声在组内各说各的,表面看来开展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大家坐在一起,各说各的,并且声音十分吵闹。  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在案例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却有些不尽人意,并没有落到实处,只片面的追求形式,我认为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第一学会讨论。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我首先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有一人汇报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还应将自己的补充和见解,及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第二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描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我都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并鼓励使用礼貌用语。  第三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并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相互尊重的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第四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我经常通过我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提高评价水平。  四 预设与生成的思考  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活动展开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应该说脱离了预设的教学是无章可循的。只有精心预设,才有好的生成的可能。一堂课如果有了好的生成,也未必都能抓住机会。因为教学过程的发展并不是我们所预料的,有时候美丽的生成会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案例五 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探究“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者别具匠心,分三个层次学习。第一层:探究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第二层:探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第三层:探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每层的思路都是按“猜想-操作验证-得出结论”为线索开展学习。三次活动相互映衬,让学生在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并应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该课堂中,让我们真正看到学生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就是这样一节预设充分的课,探究到刚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却出现了教师始料未及的美丽生成。(A同学的小手举的高高的)“我认为(三边长:3厘米、4厘米、6厘米)只要判断出6-3<4或6-4<3或4-3<6就可以断定能围成三角形了。”此时教师还没转过神来,A同学又解释了一遍,教师仍然是不知所措。接着B同学说“我们的结论是相加,A说的是相减,和课本上不一样。”此时的执教教师没有了主意,急得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最后还是没转过弯来。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案例五中即使教师没有预设到,如果不束缚学生的手脚,再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倾听学生的意见,直至得出A学生的结论。这样的话,学生会欣喜若狂,自豪感、满足感不言而喻。我相信这节课会更精彩。  课堂需要预设,但仅有预设是不够的。因为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各种活动与细节,而正是这种生动、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才有可能碰撞出生成的亮点,也正是这些亮点使课堂生成不期而遇的美丽。当这种美丽出现时,教师一定敏锐地捕捉这些无比珍贵的教学资源,只有尊重生成,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课堂才会充满智慧的灵光。  总之,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思考,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须坚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新课堂、新行为。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