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1 05:41:52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67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网络载体的广泛覆盖性与多端交互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物理空间上的延伸拓展。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有计划、有目的的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在互联网上呈现出的各种思想、道德、心理等问题采取的一种有效疏通和引导的方式,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基于互联网,为了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类型

  依据互联网舆情性质不同,即依据网络信息舆情是否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致性和网络舆情的程度,可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划分网络因势疏导法、网络造势疏导法、网络转向疏导法等基本类型。所谓网络舆情就是指在互联网中,围绕某一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持有的基本观点和意见的倾向性态度。网络舆情的形成大致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或网络论坛讨论——网民通过新闻跟帖、BBS讨论、电子邮件、网络日志获取一些即时性通信工具表达意见——意见在反复互动过程中汇集成带有某种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网络舆情。 因此,即时地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基本发展态势,依据不同网络舆情发展态势,采取不同疏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网络因势疏导法

  “网络因势疏导法”是在借鉴我国古代德育教育中的因势利导方法基础上提出来的。 “因势利导”一词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辞海》中对“因势利导” 的解释为“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推动”。因此,网络因势疏导方法(也称“顺势疏导法”)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顺着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或趋势有目的地对网络受众进行疏通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网络受众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接受、认同,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二)网络造势疏导法

  “造势疏导”为现代衍生词。势,形势,气势。《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导:引导,引领。 网络造势疏导方法,关键在于“造势”与“疏导”两个方面。“造势”是“疏导”前提和基础,“疏导”是“造势”的结果。网络造势疏导是指在互联网中尚未形成一种主流的网络舆情,但具有形成主流网络舆情可能,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善于运用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技巧,在网络舆情起始时营造网络舆情,使更多的网络受众参与到该主题的讨论中,使之逐步形成主流网络舆情,然后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顺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或趋势有目的地对网络受众进行疏通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网络受众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接受和认同,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三)网络转向疏导法

  “网络转向疏导法”是与“网络因势疏导法”相对应的一种疏导方法。网络转向疏导方法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因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或趋势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甚至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违背,需要对现有网络舆情进行调控,甚至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现有的网络舆情进行弱化,使网络舆情重新朝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发展的一种网络疏通和引导方式。实质是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向社会要求的意识形态方向发展、转化。 即对现有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或趋势进行调控和弱化,有目的地对网络受众进行转向性的疏通和引导,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运用要求

  在具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类型和方法,但不意味着就此止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多种类型客观上也具体要求,只有运用合理、合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并实现或达到相关要求,才能真正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取得成效,并切实体现其价值所在。

  (一)网络因势疏导法的运用要求

  首先,运用“网络因势疏导法”需要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要求,对网络舆情进行判断和甄别网络舆情发展的态势和趋势是否朝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如果网络舆情发展的态势朝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就可以采用网络因势疏导方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次,实施“网络因势疏导法”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积极顺应网络舆情发展的态势,在现有的网络舆情基础上,积极地渗透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向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激发网络受众对网络舆情的关注,进而认同和接受有关思想、观点和立场。

  再次,实施“网络因势疏导法”过程也要注重对非主流网络舆情的引导,防止非主流网络舆情发展成主流网络舆情,对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要时时加强控制和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造势疏导法的运用要求

  首先,需要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判断明确网络舆情的内容和方向,判断网络舆情发展的趋向,并力求运用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的种子进行培育、放大,以吸引网络受众的有意注意,激发网络受众参与的热情,诱发网络受众内驱力,使其对网络相关信息内容感到新颖和认同。

 其次,实施“网络造势疏导法”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及时把握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的态势,要时时对网络舆情进展予以控制和调整,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造势”中的作用,所谓网络舆情“意见领袖”,也称舆论领袖,是指在网络空间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网络受众。他们关注各类时事和事件,并且有自己独立观点,善于表达自己。每一个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大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在推动,他们或意见统一,或针锋相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网络舆情。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引导他们的言行向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让这些“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的意见,由他们来疏导网络受众。

  再次,实施“网络造势疏导法”过程中,特别是网络舆情的起初时期,往往是各种网络舆情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网络信息有利与否。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注重对非主流网络舆情的引导,防止非主流网络舆情发展成主流网络舆情,对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要时时加强控制和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

  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创设网络造势疏导情景。开展网络造势疏导尤其需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网络环境和氛围,从主观与客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主体、客体与介体要素相互关系中,揭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的。在充分尊重网络受众的前提下,要善于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络疏导内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让网络受众在网络虚拟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发挥网络受众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网络转向疏导法的运用要求

  首先,运用“网络转向疏导法”需要教育主体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对网络舆情进行判断和甄别,判断网络舆情发展的态势和趋势是否朝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如果网络舆情发展的态势朝着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采用网络转向疏导方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次,实施“网络转向疏导法”过程中,需要教育主体具有较强的网络舆情判断和甄别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舆情驾驭和调控能力。需要在现有的网络舆情基础上,从正面大量地渗透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进一步弱化现有不利的网络舆情,要按照“网络造势疏导法”的要求,积极进行舆情造势,形成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激发网络受众对网络造势舆情的关注,进而认同和接受有关思想、观点和立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再次,实施“网络转向疏导法”过程也时刻注重对非主流网络舆情的控制,防止非主流网络舆情发展和蔓延。“网络转向疏导法”注重在网络上扭转并引导舆论向着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网络环境和网络舆论的基础之上对网络受众进行疏通和引导,对有悖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环境进行规范。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采取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发扬民主,在群众中疏通民主渠道,又注重以理服人,进行教育引导。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价值,就是教育者以互联网为媒介,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运用疏导方法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从最终意义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价值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类型以及运用的要求等相关问题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并借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新发展,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