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建构的技术教学策略有哪些(优化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建构的技术教学策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31 02:42:27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62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体验,优化教学互动,实施多元激励的评价,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1 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活动设计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它只是一个载体,是教学活动的媒介。每一位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层挖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重组和拓展,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活教材,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通过情境教学,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并尽可能地让他们亲自体验相应的情境,使他们感觉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将掌握到一种什么样的技能,这种技能能帮助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母亲节的祝福”“贺卡制作”一课时,笔者先以一首Flash的MTV“世上只有妈妈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生一起重温母爱,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做贺卡的愿望,以积极的心态去探寻新知,达到了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陶冶了情操,解放了心灵,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贴近小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教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一方面要善于选用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努力延伸教材的价值,创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的新情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例如给网页插上翅膀“超级链接”一课,当时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之时,笔者收集了学生感兴趣的“五福娃”相关资料介绍,通过“毛胚式”网站的形式来揭开“超级链接”的神秘面纱。相比以前单调的网页链接,学生的兴趣明显高涨,他们能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思考,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几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从本课学习中受益非浅。
  学科整合,拓展创新 学科整合是将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个有机部分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我们应尽可能地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该学科的问题,或者学习该学科有关的新的知识,增强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又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教程,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完PowerPoint后,笔者将语文课当中的“伟大诗人李白”这一内容引入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李白的一生,艺术成就与相对应的作品等,并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归类和保存,利用PowerPoint进行汇报和交流。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有关的信息技术。这其中,引入语文学科中的这个知识是不仅让信息技术有了一个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伟大诗人李白”这一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确实,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空间,并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挖掘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 丰富活动体验,优化教学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堂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能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教师主体的“教”转变到现在学生主体的“学”。
  任务驱动,做学合一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好办法,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反复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例如,笔者在四年级教“文章的修饰和排版”时,教材要求每个学生设计一份小报。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兴趣和水平,笔者将任务进行了扩展,改为:一、录入一篇自己满意的作文或喜爱的诗歌、小故事并进行排版(可以加入插图);二、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份主题新颖的小报。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学得主动积极,效果很好。
  游戏引路,寓教于乐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可以合理穿插游戏教学,以此为切入点,将枯燥乏味“鼠标操作”和“指法练习”设置在计算机游戏中,让游戏成为一种很好的载体,成为学生操作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从而让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接受知识。
  例如在学习鼠标的单击和双击操作时,适时引入“三只小猪”和“小猴摘桃”的游戏;在打字练习中,借助金山打字通的游戏功能,让学生在熟记键盘26个英文字母和正确的指法后,通过“青蛙过河”“太空大战”“警察抓小偷”等游戏,进行速度方面的强化训练。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技能,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很好地体现了游戏教学的魅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要本着“正确引导,合理控制,有效选择”的原则,对于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好适合学生的游戏,强调游戏的趣味性、益知性和学习性功能,因势利导,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而且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意识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学习了PowerPoint的知识后,正逢每年的学校运动会,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制作“美好瞬间”电子相册的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步骤,并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合理分工,如:由本组摄影好的同学负责留影;写作好的同学负责写“解说词”;有计算机特长的同学负责制作相册等,经过这次合作学习后,学生领悟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 倡导多元评价,激励促进成长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正面激励,体验成功 课堂上,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运用对学生有明确导向的评语,使学生懂得怎样做才对,怎样做可以更好,不只是模糊地说“你真棒”“非常漂亮”。对于学生操作中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或做得不好的,教师也不能一带而过,忽视问题的存在,此时教师更应该强调知识点,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不足在何处及如何改进。
  学生评议,博采众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他们的评价眼光往往独具魅力,他们的掌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Word的制作邮票时,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进行展示,并请其他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修改,这样不仅设计的学生能够有收获,其他的同学也能在评价中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别人成果的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评,民主和谐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在一次探究活动的最后,要求各小组上传本小组的代表作进行全班交流,指出各个作品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地方。这需要学生个体、小组、教师互相协助来完成。这往往是一次探究活动的点睛之笔,通过师生评价,学生、教师可以在交流中学到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东西。
  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个性,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打造有效课堂。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