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建议(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目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30 05:18:0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9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在教育体系中,中等教育扮演着教育转换过程的“基石”和“调节阀”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过去的30余年时间里,相对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等教育长期被各国的教育决策者和国际援助者所忽视。到20世纪末,中等教育这一环节的薄弱已影响到这一地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回顾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分析投资中等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世界银行所提出的复兴策略。

  一、“最为薄弱的一环”

  196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教育人学率仅为3%,1970年为7%。hi之后,在髙速增长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下,非洲经历了一个中等教育快速发展期。1980年,非洲中等教育毛人学率达21.8%。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撒哈拉以南的39个非洲国家中,中等教育毛人学率低于10%的有10个国家,在1〇%~20%之间的有16个国家,超过20%的有13个国家。“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中等教育的人学率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这一方面受到经济萧条和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全民教育运动政策导向的影响下,各国教育财政的重心和国际对南非洲教育援助的重点转向了基础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中等教育所获得的国际教育援助份额持续下降。131因此,中等教育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发展缓慢。1990年~199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教育毛人学率仅有20.1%。其中,坦桑尼亚、布隆迪、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和莫桑比克等国还不到7%。

  20世纪9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中等教育入学人数继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初等教育,在1998年~2003年间,甚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所以除了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和斯威士兰之外,撤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中等教育入学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个别国家处于停滞(如坦桑尼亚),甚至出现倒退(如津巴布韦)。因此,在1990年~2000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中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详见下表)。因此,当步入21世纪的时候,中等教育成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教育发展的迟滞不仅仅体现在其覆盖率过低,还体现在人学机会的不均等上。城市中的富裕人群是中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而农村居民依然难以享有入学机会,女童的处境尤为不利。性别、贫富和城乡等仍然是造成差异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中学人学机会的影响是累积性的,相对于初等教育,这些因素对中等教育的影响更大。

  撤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发展所面临另一重大挑战是教育的质量和适切性,即它是否能有效地帮助年轻一代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做好准备。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传统的中等教育是为一小部分精英设计,为升人高等教育机构做准备,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干部精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架构、学生结构与需求的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显得不合时宜。许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中学生离开報时常常既没有为接受髙等教育餅准备,也没有获得獅市场臓的技能。在1998年-2001年尼日利亚的高中考试中,除了尼日利亚语之外,所有主要课程的有效及格率都在40%以下,其中数学为37.3%、化学为17%、农学为21.1%。在国际测试中,与其他参加测试的国家相比,来自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8年级学生表现糟糕,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转变观念,明确投资中等教宵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等教育的重要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指这一层次的教育给个人所提供的机会而言,而且也指它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21世纪,优质的中等教育被视为青年能否成功地融人现代经济、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从知识革命中受益、并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在青少年的社会化方面,中等教育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等教育还可以产生相当大的个人回报,并为获得在初等教育中难以得到发展的态度、技巧和能力提供机会。这些技能可以使年轻人更加充分地参与社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和继续学习。

  能否从这种国际性趋势中受益?21世纪初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在中等教育的普及率、质量与相关性方面,这些国家面临着与世界水平进一步拉开差距的压力。与此同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面临着对优质中等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要求接受中等教育的初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增强对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的认识、传播民主价值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青年人数的增加,这些社会因素进一步增大了社会对优质中等教育的需求。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和教育决策者在日益深切地感受到发展中等教育压力的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整个教育发展的贡献。具体地说,这种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等教育可以提髙个人与社会收益。有关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中等教育可以获得重大的个人和社会回报,撒哈拉以南非洲也不例外。世界银行2008年的报告《非洲劳动场中的年轻人》分析了在布基纳法索教育对家庭收人的影响。报告发现在农村地区,一旦某人接受了部分的中等教育,那么学校教育的回报就显著增长。根据最新估计,在莫桑比克农业部门以外的男性工人中,小学教育的回报是14%~24%,初中教育的回报是23%~40%,髙中教育的回报是60%~74%。m此外,延长受教育时间与改善母亲与儿童健康状况、降低生育率、促进性别平等、预防艾滋病传染等之间有着强有力的联系。以艾滋病预防为例,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完成初等教育的非洲年轻人会相应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种影响对于那些完成中等教育的年轻人来说更为明显。

  第二,中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初等教育的普及正逐渐进人攻坚阶段。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中等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因此,投资中等教育对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初等教育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所做的一个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需要“相当数量接受中等教育的人”,以便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今天,其中等教育净入学率不到35%的国家,其初等教育净人学率往往无法超过95%'f8而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中等教育的结构、质量与机会平等性等问题同样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从现实的滞后性和中等教育的潜在贡献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教育决策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看到了投资中等教育的必要性。当然,无目标、不加控制地扩充中等教育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191同时,尽管投资中等教育对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具有重大的潜在收益,但它们绝对不是自动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依赖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和有效的制度政策。

  三、复兴中等教育的策略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教育发展迟滞的现状以及决策者对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得这一问题受到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2年,为了帮助非洲中等教育走向复兴,世界银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在毛里求斯召开了一个题为“非洲中等教育:复兴策略”的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是检査21世纪初非洲的中等教育系统,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化改革的路径,确定改革的重点,鼓励利益相关者进行各个层面的合作。同年,为了推进社会各界对非洲中等教育政策的反思与对话,世界银行非洲区又与非洲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一起发起了为期5年的“非洲中等教育(SEIA)研究'“非洲中等教育研究”为与非洲中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各方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分析、对话和反思的平台。2003年、2004年和2007年,“非洲中等教育研究”分别在乌干达的坎帕拉、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和加纳的阿克拉召开了3次地区研讨会。

  这份主要针对撤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报告指出:“在撤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扩大中等教育机会和提高其质量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我们继续努力推进初等教育的同时,现在也需要加大对中等教育的关注。告在分析了非洲中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撤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等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等教育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建议供有关各方讨论和参考。鉴于各国中等教育发展的初始条件各不相同,报告认为没有“固定的非洲模式”,但是发展战略中有几个共同要素是可以确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资源需求要与国民收人相一致。鉴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等教育现有的单位成本水平不可能支撑人学人数的增加,迫切需要尽可能有效地使用所获得的资源。人员成本是中等教育预算中最大的支出项目,教师配置的低效常常是导致生均成本很髙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将工资项目的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增加非工资项目的支出,特别是教科书、教学材料的支出。此外,要为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提供财政支持。

  第二,课程内容要与国家发展相关。教育发展应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否则很快就会不合时宜,只成为一种消费而不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投资。因此,课程改革是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等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应该考虑:(1)将初中教育纳人8年~10年的基础教育计划,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2)加强与劳动世界的联系,并为此做准备;(3)改进数学与科学的教学;(4)将ICT纳人课程;(5)改革考试和评价体系,比如改用课程考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定期的国家评估,参加国际性或地区性评估。此外,要通过灵活有效的培训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三,要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机会,要让处境不利者获得平等的机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等教育的发展要保持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绝对不能以牺牲质量来追求数量的扩充,因为最终决定中等教育发展步调的是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在以下这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最具成本效益的投人上进行投资:教师与校长、教学材料、课程。这就需要对学校教学进行督察和加强。如果要让所有的人享有平等的人学机会,就要采取各种策略解决人学机会的各种不平等。这意味着要增加初中日校,要向处境不利群体提供针对性的财政支持,保证他们不会因为无力支付学费而被排斥在中学校门之外。

  第四,有效的管理与经营。中等教育服务供给形式的多样性、拥有资源与权力的地方行政官员、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些对于改进中等教育服务是绝对必要的。为了应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条件与需求,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增加中等教育的供给,如:在小学髙年级开设中学课程;设立独立的中学;将初中和高中合并在一起;开设远程教育;在课程方面增强灵活性,等等。在学校的运作上,中央政府应扩大地方行政官员的自主权,允许学校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提供中等教育,允许它们自行负责学校的发展与改进。而社区与家长对社区中学发展的支持可能是撤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在这样一个体系中,中央政府机构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中等学校教育,而是监控质量,提供主要的资金,帮助困难学校,保证入学与学习机会的平等。这样一种策略要求加强和加快正在进行中的分权过程,重新思考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与管理官员的责任。不过,增强地方行政管理能力是地方分权有效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此外,与非政府提供者的合作是成功的中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要素,为此要在公、私之间建构合理的伙伴关系,以便双方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喜的是在进人21世纪之后,相关利益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投资中等教育的必要性,开始注重整个教育体系的平衡发展。因此,这一地区中等教育人学率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出现了明显的增长。2006年,毛入学率上升到32%,净人学率为25%。2008年世界银行《面临抉择的重要关头:非洲中等教育的挑战》这份报告讨论了非洲逐步实施可持续、髙质量的中等教育的最适宜的实践方案,为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制定复兴本国中等教育的有效策略提供了一个“风向标”。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