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22 02:51:51 归属于建设论文 本文已影响49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该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不早作研究和加以解决,一旦发展和恶化到一定程度,将会出现严重的公害和社会危机。因此,在加快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该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作为一个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特别是水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和保护是该地区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长三角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共15个城市(台州市于2003年新加入进来),土地面积99610km2。总体而言,长三角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它地处太平洋西岸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水系相当发育’兼具江河湖海之利,光、热、水资源匹配较好,十分适宜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尤其为农业生产和水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区内土地自然承载力高,因此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了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同时也给这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上以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物排放率较高,使得这里的自然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曰益加剧的土地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正困扰着该地区的发展,并将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该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水资源本是该区域的一大优势,但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质量型短缺


  长三角河湖水网发育,长江流经本区的年径流量达9700亿m3,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且该区降雨丰沛,另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因此水资源本是该区域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强度的迅速增大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不力,该地区已成为质量型缺水地区。


  长江沿岸各城市普遍向长江排放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行驶在长江上的绝大部分船直接将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排进了长江,其他各种污染物也以水为载体扩散到河流、湖泊中,因而长三角水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地表径流己难以找到可供生活与工业生产安全使用的水源。据调查,流域面积仅占全国0.38%的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全国的10%,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严重污染了水环境。杭嘉湖平原地区85%以上的地表水为不能饮用的III!劣V类水。污水经长江或直接排入东海,使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成为中国近海污染最严重的海区。地表水受到污染而不可利用后,又转向大量开采地下水,结果造成以上海和苏锡常为中心面积达1万km2的地下水漏斗区,成为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管治,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有所控制,但农业污染又日益加重,一些新污染源,如高尔夫球场、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日益显著。


  由于长三角江河流域纵横交错,水污染必然在省际、市际之间相互扩散,引起省市间的矛盾和纠纷。处于上游的一些工业企业污水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湖,使得处于下游的地区养鱼业蒙受重大损失,并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总之,水污染己对长三角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是长三角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长三角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长三角,人们只是感受到了地表水质恶化带来的不便,而对水环境一旦恶化到一定程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普遍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从整个长三角来审视,水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耕地肥沃但流失严重


  相对于密集的人口而言,土地资源紧缺是长三角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该地区人口密度达760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近5倍,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国家荷兰人口密度的2倍。上海市人均城市用地仅约40m2,远低于建设部规定的60~120m2的标准,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土地和耕地是长三角极为珍贵的资源。


  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这一特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浪费土地资源特别是乱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利用效率低,使本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盲目扩大城镇规模、兴建和扩大各种开发区。近年来,长三角出现了新一轮‘圈地热”,大量农田被工厂、房地产项目、高尔夫球场占据,对长三角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新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三角己建成高尔夫球场50多个,另有数十个在建。一个高尔夫球场往往占地数千亩,如此众多的高尔夫球场占地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而且高尔夫球场多建在农村或城郊结合部,基本上是在占用肥沃农田的基础上建设的。此外,乡镇企业和乡村居民点缺少规划,布局过于分散,占地面积过大,建筑容积率偏低,也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低效率。上海郊区土地容积率不到0.1,标准厂房通常只造一层楼,这等于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由于非农业用地的不断蚕食,长三角的耕地锐减。1990年整个长三角有耕地349.6万公顷,到2000年仅301.2万公顷,10年内减少了近15%,流失速度惊人。1990年前后,苏南有稻田50万亩,到2003年仅剩下17万亩。耕地的减少不仅直接缩小了农业生产的空间,而且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由于对被征用耕地的农村、农民的补偿极少,造就了一批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因此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对区域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即使未被占用的耕地,其肥力也在不断退化。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工矿企业的‘三废”、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某些地区对土地进行不适当的耕作,造成水土流失,致使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变差,肥力下降。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上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使土壤发生盐碱化,也使长三角的土地肥力降低。


  (三)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作用,增大了该地区的地质和洪涝灾害隐患


  地面沉降己成为阻碍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灾害。上海市从1921年到1965年市区地面平均沉降了一米以上,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63米,居全国各城市之首,之后采取了回灌和严控地下水开采等措施,市区地面沉降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近郊工业区每年仍有沉降;杭嘉湖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2年地面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803km2,超过100毫米的面积在2500km2以上,最大沉降点己累计沉降0.84米;苏锡常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最大累计沉降2.2米,己形成面积近5500km2的沉降漏斗。


  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抽取地下水,超过了地下水的补给。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对高架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管道、农田等都会产生破坏作用,对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造成了严重影响,还使地面高程失真,降低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容易造成和加重洪涝灾害。


  在地面沉降的同时,海平面却在以每年4-5毫米的速度上升。海平面上升不仅威胁到滨海城镇和农村,还会顶推抬高太湖和长江河道水位。海平面、地面一升一降,按目前的变化速度,个别地点不出二十年,地面就将与海平面持平,甚至会演变成低于周围江河湖海水面的洼地。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标高己不足3米,而太湖丰水期水面平均海拔三米多,太湖在某种程度上己成为地上湖。


  (四)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同构现象,加剧了长三角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的经济虽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资源要素投放来推动的,特别是制造业多是依靠外来设备和技术发展起来,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长三角总体上还处于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以汽车、冶金、重化工、普通电器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占有量也很大。煤炭仍然是该地区主要的一次能源,而大量燃煤排放的废气又是环境污染和酸沉降的主要原因。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不仅己经对长三角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给该地区未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受行政壁垒的影响,长三角各城市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齐向高产值、高利润、投产快、见效快的产业投资,致使长三角存在着大量低层次产业结构同构现象。江浙沪三省市均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长三角中14个城市排在前4位的支柱产业均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仅舟山与其它14个城市产业趋同率稍低。产业结构雷同的结果就是产业组织的小型、分散,缺少研发和创新能力,形不成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资源的共享,强化了资源紧缺的局面。近几年不断上演的棉花大战、羊毛大战、蚕丝大战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区域产业同构造成的资源问题。


  (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己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困难和障碍仍很多


  长三角区域联合与协作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上海与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自然一经济联合体。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六五”计划就曾提出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在1986年由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牵头正式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和苏、浙、沪三省市常务副省(市)长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己初步形成。2003年苏、浙、沪三省市确立了推进区域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及旅游开发等7个合作项目,特别是打造‘绿色长三角”己成为长三角各城市的共同心声。在技术研宄领域,长三角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长三角(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己通过专家评审,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除多边合作外,一些专项性的双边合作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2002年,嘉兴与苏州召开了第一次政府联席会议,建立起边界水污染防治制度和水环境信息通报机制。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高度评价道:团结治污、团结治水、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在解决我国跨行政交界的水污染纠纷上带了一个好头!”浙江与江苏两省的体育局出于保护太湖的目的共同营造‘环太湖体育圈”,湖州和无锡两市一起印发“太湖旅游图”,共同推出‘环太湖游”。


  当然,长三角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联系与合作还是非常初级的,两省一市的许多行动还缺乏统一规划,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区域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区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相设置贸易壁垒,开展资源大战,对于各类资源和要素的开发己接近或超过临界值,小而散、效益低、污染广等区域开发的负面效应日益显著,由此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当前,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发展思路,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协调地区规划,着力整合区域资源和各类开发行为,以避免区域内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续化。


  二、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构想


  (一)战略目标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是:牢固树立区域资源与环境整体观念,切实建立区域互动、互补、互信机制,各地、各级政府自觉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享受洁净的土地”为根本目标,积极推动生态社会、和谐社会的形成,为长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承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该区域经济的腾飞注入持久的动力。


  具体目标如下:


  1.近期(2010年之前)目标


  (1)长三角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止,耕地尤其是稻田维持现有面积。


  (2)继续实麻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制订《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通过引江济太”工程和截污治理工程,太湖大部分水域水质达到可饮用水的二、三类水质标准。


  (3)围绕太湖水污染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苏浙沪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建立三省市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建立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4)成立‘长三角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导小组'“长三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等高层次、权威性的协调机构。


  (5)《太湖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太湖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太湖流域管理局依法对太湖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6)《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三角的资源与环境工作,成立‘长三角资源与环境研宄会”、长三角环保志愿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建立‘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基金”,设立‘长三角资源与环境论坛”,或‘长三角可持续发展论坛”。


  (7《推动‘东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联合实施,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顺利实施,长三角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8《大力发掘现有非农业用地的潜力,通过集约化、精细化利用,建成区容积率和经济密度不断提高。


  (9《上海市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成为适宜国内外人士生活居住的城市,并逐步建立起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空气环境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85%以上,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郊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置系统,基本形成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布局框架。


  (10)长三角其他城市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各项环境指标与上海市相当,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3%。


  (11)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工程,开发东海天然气田,这将对改善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结构及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


  2(远期2015年)目标


  (1)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以上。


  (2)长三角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逐渐好转,大气环境、水环境逐步好转,三废”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杜绝恶性的水污染、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3)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权威机构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很好地实现资源与环境一体化管理。


  (4)上海市的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大都市的先进标准。长三角其他城市也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城市的先进标准。


  (二)总体构想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最高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手段,统筹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克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等不利条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建设生态城市”和‘田园式城市群”,实现长三角的集约化、生态化、一体化发展。总体构想是:成立跨行政区的组织和与之相对应的基金和机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联动,积极开展长三角资源与环境规划工作,加强长三角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大战略:


  1.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打造生态型长三角,建设‘绿色长三角”必须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扭转耕地迅速减少的态势,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2.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长三角作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地区,要着眼于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微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积极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战略。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尤其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土地。土地资源利用按照集约、高效、成片开发的原则,使郊区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调整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改变居民点过于分散的状况,从而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


  4.抓紧制定区域生态环境统筹战略。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长三角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此要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特别是要把治理‘一湖一河”作为重点’统筹规划和安排该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工作,开展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措施与机制


  近年来,长三角各城市在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措施注重短期效应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使得一些地区环境治理后又走上污染老路,一边在保护一边又在浪费资源。特别是由于各城市、各地区之间配合不够,加大了资源与环境工作的难度,增加了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成本,影响了整体保护和治理的效果。所以必须改变各地独立、封闭地进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式,走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道路。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统一的长三角区域资源与环保规划,逐步消除在资源与环境问题上各自为政的状况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统一的规划,并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才能取得实效。由于长三角各城市的行政隶属关系比较复杂,靠其自身难以协调,因此应组建由中央有关部门和苏、浙、沪三省市领导组成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促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城市体系规划、区域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由长三角各城市共同参加的区域协商制度以及三省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都应当设立资源与环境专题。


  长三角区域资源与环保规划的重点是“太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长三角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长三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通过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建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统一的资源与环境工作体系、一体化的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的区域联动,建立一体化的长三角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效机制。要建立区域公共资源统一配置机制,对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岸线资源、旅游资源等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使区域公共资源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效益。可以从建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信息互通、事故通报、互相督察、联合办公等工作机制入手,尽快消除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的各自为政现象,尤其要加强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污染物的越界转移管理,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轻型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产品”


  调整现行产业结构,产业的选择要同资源保护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加快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经济增长模式尽快由高投入、高产出的低效型转为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模式。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重型产业结构,控制钢铁、石化、建材等重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重点发展‘轻型产业”。要加快交通运输、旅游、信息、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的战略转变,从而提高城市经济密度,节约城市用地。对城市污染企业实现关、停、并、转、迁,特别是按照污水类型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


  农业应继续发展农渔结合的基塘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有机物还田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要保持一定的稻田规模。最新研宄表明,种水稻是生态效益最好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水稻田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污水、抗旱抗涝以及调节气候等功能。对长三角而言,保护极具生态价值的稻田也己刻不容缓。在年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的地区推彳“弃麦保稻”,将现行的耕作制度由冬麦夏稻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只种一季水稻,冬天农闲时,可种些牧草饲养家禽,或种些绿肥来养田。这样,既可保证长三角粮食生产安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以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加大资源管理和环保执法力度


  水污染问题是困扰几乎所有长三角城市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长三角资源与环境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要按照‘保护水源、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加强治理”的原则,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小型污水处理厂和水源涵养林;适当提高水资源价格,鼓励节约用水、重复利用,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地区;加强地下水资源立法工作,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实现地下水资源动态控制和统一管理;加大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状况,切实把资源环境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强化边界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合监测监督,共同建“绿色长三角”。


  (四)建立科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克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消除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性是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责、权、利的界定,使外部问题内部化,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和环境改善的收益引入企业总成本和总收益,来提高企业改善环境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法规,防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并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


  在政府与政府之间,由于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外部性问题也是存在的。实践证明,在重大利益面前,地方政府做自己的事难以同时顾及它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象对企业一样进行责、权、利的界定外,由更高一级的、具有权威性(政府)机构来协调也是必要的。对于长三角来说,由于需要协调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由国务院出面来协调和组织,或者由国家制订有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或者调整现行的行政区划,使这种协调可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完成。


  (五)创新太湖流域管理体制,开展太湖流域一体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下降了两、三个等级。水资源原本很充沛的太湖流域,如今己出现水质性缺水,水污染己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迫切和艰巨。太湖作为上海、苏南、浙北共同“母亲湖”,影响范围大、涉及地域广,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长三角各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只对当地利益负责,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还比较常见,严重制约了太湖流域全面治污的效果和进程。1999年1月1日零时,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聚焦太湖零点行动”宣布:环太湖2087家污染企业如期实现达标排放。但是,“零点行动”后,太湖水体并没有如期迅速朝变清的方向发展,第二年就又一次爆发大面积的蓝藻。太湖流域污染之所以长期治理不善,其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机制方面的原因,即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结果。因此,以环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开展环太湖一体化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是大势所趋。


  1赋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大的权力,实行‘一龙治水”。坚挣流域权大于行政权”的原则,赋予太湖流域管理局更大的权力,实行‘一龙治水”,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


  2.建立环太湖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城市间合作机制的形成。建议成立浙江省、江苏省及环太湖各城市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统一协调各城市的发展。


  3.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太湖流域管理立法体系建设。明确的、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是开展有效管理的保证,因此逐步建立完善的太湖流域管理法规是必要的。


  4推动城市合作,构筑环太湖城市圈。加强各城市间的合作与协调,使环太湖各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


  (六)实施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改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对长三角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但是目前长三角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己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切实把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摆上‘长三角”地区合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沪苏浙三省市在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方面亟需成立专门协调委员会,统一规划,协调措施;二是从消除行政分割的体制掣肘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并配套实行流域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真正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加大海域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四是深入研宄和探索,建立起长三角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合作协调机制。


  董宪军

  (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4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建设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