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和核算过程中的应用(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和核算过程中的应用论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2 03:59:01 归属于会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12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医院建立有效的会计组织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对医院运营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核算,是优质高效低耗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改革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需要。通过运行管理会计组织机制和实施管理会计方法,将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扩大到具有规划、预测、组织、控制和评价考核等职能,是医院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一、医院运营中应用管理会计开展全过程、全方位核算的做法

如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显然,有效掌握营运成本是关键。我院自1999年7月起,开始运用管理会计开展全过程、全方位核算。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组织成本管理机构。医院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设立了由院长主持,包括院办、人事科、医教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统计科等职能部门、科室核算网络组成的“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负责实施管理会计工作。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采用常设机构专人组织协调和定期集中研究决策的管理模式。
第二,建立分级核算体系。根据管理会计基本原理及医院医疗业务特点,成本实行分级核算、分级控制,建立院科二级核算体系。一级成本核算即医院总成本核算,以医院为核算单位,由财务科核算医疗业务的收支,实施对外报告;二级成本核算即科室分成本核算,由成本核算控制中心按职能分工负责做好一定时期的科室成本的归集和计算,并实施对内报告。

我们将全院按医疗、药品、行政、后勤四大部分划分成37个成本中心,以作为成本、收入汇集的二级核算单位;并按收入、成本发生的区域及归属进一步划分80余个科室内部各部门作为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的基础。科室及科室下属部门划分后统一采用计算机分级代码表示发生的收入与成本,由基层逐级向上汇总作出信息处理。

第三,划分成本核算类型。为了确切地了解医疗服务活动本身所耗用的成本并确定合理的费用分摊原则,我们根据医院的特点将成本中心划分为收益中心和非收益中心两类,以实施全方位核算。

收益中心:即有直接收入来源的诊疗部门。这些部门除归集本身产生的费用外,还要反映没有直接收入来源的部门分摊给本成本中心的服务费用。

非收益中心:即为收益中心提供服务的部门。其产生的费用需按照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数量,合理地分摊给有直接收入来源的诊疗部门。

第四,开展全过程成本核算。各成本核算中心,负责本中心全过程的成本归集与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内容,按支出科目和成本项目分别成本要素划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类。直接成本按各中心业务对象直接归集;间接成本按确定成本分摊的部门和步骤进行合理分摊。

第五,实行纵横成本控制。为了规划和控制各科室的经济活动,根据医院经济活动的实际,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通过医疗收费、业务量和医疗成本三项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运用收支平衡点法来确定医院收支平衡时的业务数量,预测在一定业务量时所能获得的盈余以及计算要达到一定目标盈余时所需的业务数量。院成本核算控制中心通过预测和分析,编制科室年度业务量、收入和消耗量目标预算,并落实到各科室,实现成本费用的纵向控制,用作考核评价科室工作业绩和效益分配的重要依据。各成本控制中,还把成本费用管理的责任及其有关指标分别落实到各职能部下,实行成本费用的横向控制。

第六,坚持定期成本分析。院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运用管理会计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把医院合理组织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核算并编制损益表及比较分析表。这些定期作出的对内报告,就如同每个月交给了科室一本二级核算明细帐,更明晰地反映了医院各部门在医疗活动中的动态性经济面貌,给医院管理者和科室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院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运用对内报告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作为修订未来规划的参考;科室取得科室月损益表后通过自身业务量和经济运营状况作出分析比较,以便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加以修正。医院和科室运用这些会计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或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分析,大大地提高了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

二、医院运营中应用管理会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核算的效果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核算结合有效的分配机制,增强了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自觉地降低消耗和积极地控制成本,医院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院1999年的收入结余率达到8.2%;成本费用结余率达到10.9%;2000年又分别提高到12.7%和14.4%。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核算的初始阶段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下略举几例说明:

1.挖潜、节流,提高经济效益。我院外科通过成本核算了解到,如扣除外科门诊收支结余数,外科各病区专业组都是在负经营。为摆脱这种状况,完成增收节支计划目标,外科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建立科室内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将成本核算与各病区效益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经济状况”分析制度,将外科各病区每月成本核算情况进行纵向及横向分析,找出当月收支结余数变化的原因。

(3)建立特殊耗材使用登记制度,由科护士长负责把关,对于多个病区可以共同使用的材料不再重复领用,提高利用率。

(4)强化“设备出效益”的意识。如在分科组成本核算前,使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手术月均约10例;分科组成本核算后,2000年月均达到了20例,最高一月完成43例。此外乳腺红外线扫描仪、体外振波碎石仪、膀脱镜等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都有明显提高。充分使用医疗仪器不仅能提高医疗的诊断、治疗水平,又能提高医院的业务收入、充分发挥仪器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