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电池充电过程,电池加热能充电么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1-28 07:34:33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60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一、空气电池能充电吗?

能。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展示了一种新型高能电池,称为“熔融—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之一。这种电池与其他高能电池不同,还能再次充电。虽然该电池目前要在高温下操作,但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实验改进其性能,以期这种电池在电动汽车、储电电网领域更具竞争力。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这是第一款可充电的熔融—空气电池,利用空气中的自由氧和多电子存储分子存储电能。”该校研究人员斯图亚特·利希特说,“目前在电动汽车和电网中已有实用充电熔融硫电池,但不是空气。硫的质量是氧的两倍,而且空气不会新增电池重量。”

多电子存储分子是在一个分子中存储多个电子,这是熔融空气电池的最大优势之一。这使它比单电子存储分子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储电能力更高。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硼化矾(VB2)—空气电池,每个分子能存储11个电子,但VB2—空气电池及其他高能电池却不可充电。

利希特解释说,熔融电解质是让电池可充电的关键。熔融电解质是高活性的,能通过一种特殊电解分裂反应来为电池“充电”。如铁熔融—空气电池放电后,铁氧混合物会生成氧化铁。充电则是把氧化铁变成金属铁,把氧气释放到空气里。

熔融—空气电池结合了高储电能力和可充电性能。用空气中的氧作阴极材料,不用任何外来催化剂或薄膜。不同电池要不同的电解质,但都是熔融的,研究人员所展示的样本是在700℃到800℃时熔融为液态。“对电池来说高温并不常见,但这并非障碍。较低容量的高温熔融电解硫电池已经用在了电动汽车上,至今尚未发现缺点。”利希特说。

他们还把铁、碳和VB2作电解质进行比较,储电量分别达到1万、1.9万和2.7万瓦时/升。储电量受每种分子所存储的电子数量的影响:铁是3个电子,碳是4个,VB2是11个。而锂—空气电池只有6200瓦时/升,因为它每个分子只能存储一个电子。

高储电能力和可充电性的结合,让熔融—空气电池在未来能源存储应用中极具吸引力。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改进该电池的其他性能,如研究熔点更低的熔融电解质、提高电压和能效等。利希特说:“熔融—空气电极上的放电电流足以生成高电压,假如新增循环空气和熔融盐之间的表面积,还能进一步提高电压。”

二、纳米氧化锌的概况

朋友首先你应该说明是什么氧化锌,是零维的还是一维的。这两个还是有些不同的。

一、零维的。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通过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得到了几种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纳米级ZnO粉体,用AFM和XRD方法对纳米ZnO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着重研究了这些不同粒径分布的粉体在红外、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性能,且与普通ZnO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ZnO在紫外有强的宽带吸收,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远远强于普通ZnO,且随着波长的减小,吸收峰不断增大,随着纳米ZnO粒径的减小,其吸收带边向短波方向移动产生蓝移现象;在可见光区,纳米ZnO比普通ZnO对可见光的吸收较弱,有很好的透过率;红外吸收能力随着纳米ZnO粒径的减少而增强,同时红外吸收出现红移和宽化现象.

二、一维的。针对二极式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驱动电压过高的问题, 设计制作了前栅极式三极结构纳米ZnO场致发射显示器, 并进行了场致发射实验, 验证这种结构的可行性。前栅极结构采用喷砂工艺结合光刻技术, 制作出微细的栅孔结构, 实现了较低电压的控制。同时对影响场致发射性能的栅极电压、栅孔开口尺寸和介质层厚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极结构四针状纳米ZnO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发射性能, 是一种有前途的场致发射显示器。

这两个都是举例子,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方面的,不过大多就是如此。应用的话,实话实说,虽然人们总说纳米的东西有用但大多数都是一个概念,就如同刚刚炼制出铁来就要造卫星一样。

至于毒性和安全问题,真的不好说,至少我看过的论文里面没有介绍过。我想说的是不要过于担心纳米的安全问题,也不要放松对他的警惕性。如果接触纳米材料的话带上橡胶手套不会费太多事的,如果接触粉末,可以去买个猪鼻子,简易的猪鼻子只要十二元人民币,高级的那种(电视连看见的那种)才九十多,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储存和携带不好说啦,一般我是放在密封带里面然后放进书包里面。储存的话,可能要很专业的,比如说防止团聚等。论文里面我也没看到过,应该是避光的吧,防止团聚之类的,加点化学试剂就可以了吧,至少ZnO不用防止氧化。

三、纳米氧化锌的熔解不分层的原因

特殊工艺。纳米氧化锌(ZnO),白色六方晶系结晶或球形粒子,粒径小于100nm,平均粒径50nm,比表面积大于4m/g。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及优异的催化性和光催化活性,并具有抗红外线、紫外线辐射及杀菌功能。采用特殊工艺将纳米氧化锌经过特殊表面处理分散到油性体系中,形成优良分散性的液体,长时间放置不分层,不沉淀,可以任意比例稀释。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