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困惑问题分析(青年心理教师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困惑)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4 03:03:25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36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青年心理教师从高校走进中小学,由学生变成教师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常因成就感需求与现实处境产生较大落差而出现各种心理困惑,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阐述青年心理教师对工作应有的心理预期以及解决心理困惑的对策,希望为青年心理教师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青年心理教师初入职场遇到的心理困惑
  (一)无成例可考,角色定位模糊
  刚入职的心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期望自己的工作有成效。然而,很多时候,学校给青年心理教师安排了教务、政教或者许多临时性的工作,使他们的工作时间常因为中高考升学率而被其他学科占用。有些学校领导无暇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如何实施,心理教师该如何培养和管理,这就导致了青年心理教师对自己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素质、形象和工作职责理解把握不准,不清楚自己该扮演什么样的专业角色,该履行哪些义务,工作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与其他学科教师比较,青年心理教师缺少老教师帮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摸索的过程越久,承受的压力越大,角色意识和角色荣誉感就越淡。
  (二)无归属感,工作中倍感人际孤独
  受教育政策、教师编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小学心理教师配备人员较少,有些学校只有一名心理教师,而且心理教师的办公室一般处在僻静的位置,远离其他教师办公场所和教学区,很多时候心理教师形单影只。再加上工作性质影响,来咨询的学生大多存在负面情绪或心理困惑,因此,心理教师很少能够体验成功,分享学生带来的快乐,更多的是体验学生的失败感受。同时,心理教师获得的学校的信息量明显少于其他学科教师,甚至是滞后的。长此以往,工作信心难免会动摇,甚至过早体验到职业倦怠。
  (三)低成就感,工作任务独立难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领导的重视、其他学科教师的协助、学生的参与,又需要经费的支持、组织的配合和制度的保障。从工作的具体内容看,需要从规划、宣传、咨询、辅导、测试、培训、科研等多个领域展开,这些工作如果单靠一两个心理教师,又没有一定的职权支撑,是很难开展的。所以青年心理教师刚接手这项工作时,常常感到千头万绪,想真正深入开展,又时常碰到很多阻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推动者应该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需要哪些指导,然而班主任的认知水平及日常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不一定有时间协助心理教师开展这项工作。
  (四)无能力感,教学敏感性不足
  许多青年心理教师常将课堂教学作为自己工作的切入点,期望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价值。然而,较之其他学科,心理健康课有其独特性,它是开放的,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应对,还是课后延伸都没有固定的程序与内容,完全依靠教师创造性设计与处理,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学机智。然而青年心理教师欠缺的恰恰就是教学经验,他们习惯参照教材和模仿成功课例,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主题鲜明、灵活开放的课堂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青年心理教师走出心理困惑的行动策略
  (一)找准工作落脚点,准确定位职业角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年心理教师应该有大局观念,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作好成长规划。树立了职业理想和信心就不会再因外人、外事、外物而或喜或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青年心理教师在学校方面应起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规划、导向作用;在教师方面应起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及咨询服务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向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咨询辅导服务,以及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拓展工作思路,消除人际孤独感
  沟通是心理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青年心理教师应克服工作地点及环境的限制,工作时潜心研究,工作之余主动与其他同事交流,广泛联系各科组、班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拓宽工作面。笔者在初入职场时,奉行“让自己忙起来,充分实践加反思”的行动理念,组建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社团、开设团体辅导活动课、举行心灵沟通工作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010年,笔者参加了国培计划全国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前沿信息、结识了全国知名的心理学专家,还与国培学员一起组建了“国培黄埔一期QQ群”,迅速打开了工作思路,群组成员的相互鼓励与专业支持改变了孤军奋战的状态。
  (三)创新工作方法,品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幸福感
  青年心理教师若想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迅速厘清思路,可以以遇到的困难为课题,创新工作方法,逐一突破,这样既不盲目,又积累了经验。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助人自助”,化解心理困惑,因此青年心理教师要突破自我。同时,要善于发动、吸收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参与到自己的工作中来,通过交流沟通,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进而弥补力量的不足。笔者曾在孤独无援的情况下,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这样既增加了与学校中起支撑作用的班主任沟通的机会,又能开展个案研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四)根植课堂,提高发现教育契机的敏锐性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他们的心理需求具有弥散性和广泛性,有效地切中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的生活阅历有关,心理教师应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事件,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心理意义,养成及时发掘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意义的生活事件的敏感性,并及时将这些事件化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趋利避害,健康成长。其次,明确中小学心理课堂的特点,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灵活采用体验的活动和方法,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同时,敏锐地发现和把握学生的每一个表现、每一次发言,也许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新潮学校,大庆,163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