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品的表层结构(浅谈《黑暗的心》的多层次叙事特征是什么)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6 16:21:52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41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黑暗的心》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于190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船员马洛到达刚果河流域进行贸易,在这个野蛮的非洲大陆,他遇到了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库尔茨,在野蛮与文明的较量中,后来却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这部小说虽然是部中篇小说,但却比一般的长篇小说更为复杂。这种文本的复杂性预示:如果不对其叙事策略投以绵密的注意,就无法充分理解这充满迷惑的、多层次的故事。
  一、框架叙事手法
  当十九世纪大多数小说家还仍然遵循传统叙述,使用全知的叙述者或者第一人称作为叙述方式时,康拉德受其模糊性倾向的驱使,使用了框架叙述手法,即“在一个故事中讲述另一个故事。和《吉姆爷》一样,康拉德并未作为一个全知叙述人的身份参与到作品中去,而是以作品中的人物马洛充当自己的代言人。马洛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描绘了一幅外国殖民掠夺奴役下,非洲丛林野蛮恐怖黑暗的图景。康拉德在叙述过程中并未加入任何感情色彩,而是在冷眼旁观式的客观叙述中有读者自己去发现这片“黑暗”之地,人们内心的“恐怖”、”黑暗”。
  正如沃所言,框架叙述在康拉德所处时代十分流行,但他却比同时期的其他作家更加完整地挖掘了框架叙述的潜能[1]。小说一开始,便由一个匿名的框架叙述者预先为读者介绍故事背景,引出故事主人公及主要情节的叙述者马洛, 马洛的身份一直是在“我”的描述中逐渐向读者展开的。框架叙述者将其叙事任务转移给马洛之后,其功能便转变为马洛乘坐的小船上的一个听者。《黑暗之心》中第一人称外视角“我”的出现,既可以使作品和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免使读者误认为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又确保了叙述者马洛叙述行为的真实性和所述故事的客观性[2]。
  二、悖论性的语言叙事
  康拉德从小出生在波兰,父母早丧,十七岁来到法国从事航海,二十岁才开始学习英语,将近四十岁开始英语写作,并获得声誉。非母语式的写作,让康拉德对英语语言更为精雕细琢,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黑暗的心》的语言充满矛盾性、模糊性。如:“文明也可能是野蛮的,它既是一种有价值的成就,值得人类小心地呵护,同时它也是一种伪善的借口”;“一个出卖自己灵魂的人至少有灵魂可以出卖,并可能由此超越平庸” ;“道德是一个骗局。如果没有它,人类也会成为虚假的人类”。类似这样的语言成为康拉德小说中语言叙述风格。此外,在小说的标题上,“黑暗”具体指遥远的黑非洲还是非洲殖民地黑暗的统治亦或者当时陷入黑暗的伦敦、人性的黑暗、库尔茨的堕落等?库尔茨的模糊叙述体现在他临终时惊叫“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这让我们联系起现代人生存之“可怕”;又或者是库尔茨对其堕落灵魂的忏悔,对其欲望与怨恨的挣扎,对人类本性阴暗面的谴责?诸如此类的语言,像无数的谜团,层层贯穿文章始终。
  三、模棱两可的意象
  19世纪90年代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十年,意识形态的矛盾在修辞上得以展现,成为一种文学上的新鲜趣味。在《黑暗的心》中,康拉德不仅能通过明确的表述,而且能通过模棱两可的意象以及多层意义的象征来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性。他频繁地使用了各种颜色词作为象征,其中黑色与白色尤为引人注目。黑色多代表“罪恶”; 白色象征“道德、纯洁、无瑕”。康拉德似乎在反复使用黑、白颜色时倾注了他对这两个词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似乎又同读者习惯上对黑色与白色寓意的看法形成了一种矛盾,从而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评判。小说中除了黑色与白色的象征以外,作者还刻意地使用了许多其它的颜色词,如布鲁塞尔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涂有各种颜色的地图、朝圣者魔鬼般的红眼睛、贸易站里那个小丑般的俄国白人衣服上颜色鲜艳的补丁、非洲大陆上生长的绿色草丛等等。这些都构成了鲜明的意象,使得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黑暗的心》中很多突出的特点可以追踪到19世纪甚至更远的过去。他对帝国主义的讽刺在他的前辈的作品中都出现过,如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伏尔泰的《老实人》和拜伦的《唐璜》。文中充满魅力的人物库尔茨,才气过人却堕落,腐化而且神秘,这个人物可以追溯到哥特小说中的“反面英雄”,最具代表性的是艾米丽·勃朗特小说中的希斯克利夫。另外,故事中的意象暗示了,库尔茨是一个现代的浮士德,他为了权利和荣耀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因此,或许查理·马洛(Charile Marlow)得益于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古老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康拉德那里再次演绎成为“库尔茨的悲剧”
  《黑暗的心》不仅是野蛮殖民行径的历史再现,而且也是发现自我的精神之旅。作为一部中篇小说,它激起了众多学者的强烈争论,这点并不奇怪,因为在整个故事中,康拉德并未明确其立场。相反地,他有意无意地用一种多次层性、模糊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呈现其角色塑、情节设置、象征意象,将许多不确定性留给读者自行探索。
  注释:
  . Ed. J.H. Stap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郑少敏 王松林.论《黑暗的心》的框架叙事模式[J].世界文学评论,2009(2)
  参考文献:
  [1]姚兰 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3(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