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于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文章(就业形势调研报告怎么写)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5 01:32:24 归属于通信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50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求职就业一直是人民普遍关注的民生话题,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排头兵的人民网,对求职就业的报道情况如何呢?本文统计了人民网在2004到2011这八年来,关于“求职、就业”报道情况(报道篇数)的数据基础上,对数据的整体情况做了简单的梳理,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民网; 求职; 就业; 报道性质

=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人民网和《人民日报》一样,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因此,和其他商业网站上发布的内容的重要程度相比,人民网发布的新闻增强了这类消息的重要性。求职就业一直是人民普遍关注的民生话题,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民网中的报道对求职就业的关注情况,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此民生议题的关注程度。那么人民网对求职就业的报道情况如何呢?本文统计了人民网在2004到2011这八年来,关于“求职、就业”报道情况(报道篇数)的数据基础上,对数据的整体情况做简单的梳理,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 调查方法
搜索工具:百度新闻中的“高级搜索”。
关键词:“就业”或“求职”。


3 数据分析

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在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这八年的就业报道中,2009年的求职就业报道数量陡然攀升,占到总报道数量的50%,相等于另外七年的总体数量。议程设置研究的开创人准确地指出:人们普遍将那些在新闻中频繁出现的议题确定为全国议程中的重要主题,同时,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对于求职就业的关注程度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由此观之,2009年是个非常特殊的一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数量的关于求职就业的报道呢?下面我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2009年,作为金融危机后的第一年,民众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明显超过往年,无论是两会,还是大学生毕业季节,人民网自然而然地少不了对就业这一民生热点的关注和探讨。因此,09年人民网关于求职就业报道数量猛增的重大原因之一便是,在备受瞩目的两会期间,就业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中的重要焦点。当前的整体就业状况到底是怎样的?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究竟有哪些?广大待就业群体是什么样的态度?政府和企业对此是否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很多人生计的大问题,从各个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探索。原因之二便是,在大学生毕业时节,招聘会,就业“服务周”如期而至,但待遇、薪资远没有想象中乐观,“就业难”成为所有毕业生的通病。对此,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纷纷采取行动,通过组织招聘会、提供就业指导、开展就业“服务周”、创办就业实习基地等活动促进就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网对求职就业的报道情况和国家与人民对求职就业情况的关注度密切相关,而且人民网时效性非常强,关注当下热点,侧重民生,体现了一个全国性新闻网站应有的人文关怀。
4 “求职就业”情况是被建构的现实
4.1 从2009年中国大背景说起
2009年,在经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和洗礼后,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赋予2009年的中国经济更多的考验与挑战,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一是失业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和滞留城市难以就业的农民工。二是600多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三是常年新增城乡就业人员。三路就业大军形成“叠加”效应,使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如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所认为的那样:新闻媒体主要的角色是信息的传输者。例如,如果它们报道失业增加的新闻,其产生的效果源于失业,而非源于报道。它们是主要信源的信息传输者,这一角色甚于政治议程的自主安排者。
那么,现实确实像是人民网所报道的那样严峻么?尽管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新闻不是反应现实的一面镜子。它是对世界的一种再现,而所有的再现都是选择性的。记者只是主观认为,经过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和洗礼后,求职就业情况应该是被关注的议题,因此从事议题选择工作,以及如何把议题呈现出来的工作者们,决定将与求职就业相关的内容呈现为新闻。正是因为2005、2006、2007年国内和国际没有发生一些让人们感觉到求职就业是一种负担或者更令人欣喜的事件发生,这样,新闻工作者们自然而然便不会过多地对它进行报道,但是不代表广大百姓不涉及求职就业的难题或者说对此不关心,只是没有上升到全国性的重点关注对象。
4.2 新闻是被建构的事实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便可以了解到,新闻记者不仅报道了现实,而且还创造了现实。这种创造便是来源于新闻从业者对大多是真人真事的素材进行加工,也就是通过报道中的选择、凸显、架构、遮蔽和塑造,他们在真人—读者和观众心中留下一种印象,并让读者和观众在其生活中作出回应。正如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认为的那样,人们并不是对世界作出反应,而是对“他们头脑中的图像”作出反应,两者区别很大。
同样,《华盛顿邮宝》专栏作家戴维•布罗德写道:“选择读者读什么的过程,不仅包括客观的事实,还包括主观的判断、个人的价值观,以及成见”。这便要求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民网的记者或者编辑对自己职业有一种坚守,应该坚持以中性报道为主,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相平衡的原则,服务于民,信任于民。因为,新闻报道的性质还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观众对于客观世界形成的内在意识显得那么重要。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它们是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观察到的:文化本身不是“一种权利,即可以对社会事件、行为、机构或过程进行归因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语境,这个语境中的事物可被明白的描述。”这样,它可以将某些信息和对于信息的态度传递给可能的受众,它使新闻对于人类事物具有一种微妙的文化影响,但并非成为一种公开地控制社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 新闻社会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89.
[2] 盖伊•塔奇曼. 做新闻.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3.
[3]马克思•麦库姆斯. 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