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一体化课程设计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22 17:04:02 归属于设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6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摘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现阶段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及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科研教学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和探索,把科研和教学结合,一方面使科研成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同时,教学也能促进科研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程学习和科研结合,使课程学习成为科研的一部分。这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把科研融入课程讲授和学习中,进而能够为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教学一体化;研究型教学

  一、引言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资源,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义不容辞地扛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旗,尤其应在“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下,应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1]。研究生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且要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重视课程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生导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现阶段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及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学生学习内容与研究脱节,不能学以致用;教师教学与研究脱节,不能教研相长。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引发了一些负面因素,影响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2]。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教师的教研成果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参考。有的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了内容前沿性,让授课内容实现了与时俱进;有的尝试案例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鲜活、更加贴近实际,让知识找到了依托;有的尝试问题教学,让教学更有启发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有的采用了实践教学,让课本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有益的做法将知识传授、创新培养、素质提升等方面或有机融合、或重点突出。这些教学成果在不同的层次及方向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了启发,为研究型的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以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驱动下,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及新挑战[4]。为此,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有新举措、新办法和新思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挑战性、使命性的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开拓创新、特色突出、精益求精。本论文在科研教学一体化的基础之上,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依据课程的特点、培养目标、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等方面来展开。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课程内容承载了科研教学一体化及研究型教学这一核心教学理念,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即“教什么”;教师是课程教学实施中重要的执行者,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遴选教师,并进行合理、有效的队伍建设,即“谁来教”。

  (一)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应促进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及研究型人才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进行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找经典、跟前沿、勤指导,在保障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之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调和了教学科研之间的矛盾,确保了“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研究型课程应教会研究生科学地面对新问题、理性的思考新问题和创新的解决新问题,让其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确保学习内容能够和自己的科研相联系,能够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杜绝学与用的脱节,确保学习成为科研的一部分。在经过实践检验之后,科研教学一体化对研究型教学有一定的应用指导意义,可被相关课程借鉴实施,并进一步优化改进,从而促进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设计

  依据课程的特点,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能够包括所有的知识点;(2)课程内容能够体现课程的最新研究进展;(3)课程内容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4)课程内容能够和教师的课题相关;(5)课程内容能够和学生的科研工作相关;(6)课程内容包括实践实训内容;(7)课程内容要包含课程思政。为确保课程内容建设的质量,针对上面提到的课程内容建设,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1)遴选出一定数量的与课程相关的经典文献,这部分文献要涵盖课程的知识点,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讲解来学习相关内容;(2)遴选出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讲解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教师结合课程相关的课题,将知识点深度讲解;(4)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及自己的课题,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度研读,并由学生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5)教师结合行业特点,引导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基地等开展实践实训,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6)采用问题教学法,将内容提炼成问题,课上教师和同学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7)将课程中的关键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8)将课程中涉及的重要事件、人物等扩展为课程思政的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爱国意识。

  (三)师资队伍建设

  依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及特点,师资队伍的组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师资队伍在人数、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等方面均衡;(2)师资队伍对课程既能整体把握,又能重点突出,从而在教师之间实现互补;(3)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的课程研究论文;(4)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研究型课程的建设;(5)教师能够有行业的经验及经历。为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师资队伍建设部分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1)依据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标准,遴选出一定数量的教师,确保各项指标均衡、合理;(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集体研读,确保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根据教师各自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3)教师根据个人专长及学生特点,选定课程论文,并进行有效指导;(4)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5)任课教师应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及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打下基础;(6)聘请有行业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兼职授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7)借助学校的政策,全面引进既符合学校标准,又具有行业工程背景的高水平人才。

  三、教学实施

  以教学目标设计为引领,在明确了“教什么”及“谁来教”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教学实施的环节,核心内容就是“怎么教”和“怎么高质量教”。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怎么教”和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展的制度保障“怎么高质量教”。

  (一)教学模式

  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师的特点,教学模式的选择可以考虑如下因素:(1)在研究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融入经典文献之中;(2)在教学中体现出课程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3)将教师的科研融入教学中;(4)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科研工作中;(5)将重要内容凝练成问题;(6)将关键内容融入案例教学中;(7)依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8)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讲授;(9)优化课堂结构及教学过程。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转移,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包括:(1)以经典文献、研究课题为依托,将知识点融入其中,让教师以最为熟悉的方式将知识点讲授给学生,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依据学生特点,分配学生讲授内容,让学生查找相关内容的前沿文献,并由学生认真研读和讲授,教师进行有效指导,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教师学生共同拟定课程作业的方向,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认真研究,并形成论文上交,教师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4)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实例式教学、实验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优化课堂结构及教学过程,让每节课都能生动活泼。

  (二)建章立制

  为了保障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对建章立制的研究主要包括:(1)课堂教学管理制度;(2)课程内容管理制度;(3)教师教学提升管理制度;(4)兼职教师管理制度;(5)课程考核管理制度;(6)学生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自查、互查、督导、学生评价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形成教学管理制度,制度中要体现出对基于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的保障;(2)通过定期的研讨会、座谈会、专家辅导会等方式,确保研究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实效性和研究性,形成课程内容管理制度,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也能确保研究型教学的特色;(3)通过教学会议、培训、访学、挂职等方式,确保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形成教师教学提升的管理制度;(4)通过选聘相关专业及行业的专家,壮大教师队伍,提升教学内容深度、广度,形成兼职教师管理制度;(5)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如平时课堂参与度、课堂出勤率、学术前沿论文研读、课程研究论文、课程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形成课程考核的管理制度,尤其要突出研究型内容的考核;(6)通过课堂点名、课堂提问、课程教学参与度等方式,确保学生的出勤、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效果,形成学生管理的制度。

  四、关键问题

  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涉及了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学生指导、课业选题、教法研究、学术研究等多方面,这些内容既有从0到1的创新,也有从1到N的创新,要想实现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需要参与人付出巨大的劳动,既有付诸课程内容的劳动,也有付诸教学模式的劳动,需要任课教师、学生及政策上的帮助与扶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教师由课堂讲授者变成组织者,教学计划的被动执行者变成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陌生的角色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来处理遇到的知识难题、人际关系难题、政策难题等,这些难题的解决既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也有助于研究生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及科研水平,这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知识点凝练成科学问题、形成教学案例,并能和科研相结合,在知识日新月异,且信息量巨大的今天,对任课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这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实时跟踪前沿、不断提升科研水平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同时,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这对于任课教师,尤其是对科研任务较重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需要教师在科研及教学之余,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培训及教学研讨等,不断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同时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爱其师,信其道。这需要教师在学生中间有良好的亲和力和威信,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仅靠在课堂上的时间是不能保证的,为此,教师需要在课下积极和学生交流,包括学习、科研、生活、个人经历等,这些都有助于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树立自己在学生中间的良好形象。这对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管理时间,做到多方兼顾。

  五、结语

  基于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的教学内容以文献为引领,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文献,既能发挥教师的专长,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科研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科研又能反哺教学,这使得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得以提升,调和了教学科研之间的矛盾;教师的学术引导、学生的文献研读、课后的研究论文能够让学生对科研工作有正确理解,并为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帮助。以研究型教学团队为基础,以与研究型教学同步的教学内容为抓手,采用积极有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辅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可以将科研教学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文章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希望能够让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者从中有所启发,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景颜.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增光添彩[J].山东教育(高教刊),2019(10):16-18.

  [2]杨东晓.课程主体激励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43-47.

  [3]李力,方子帆,周海峰.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9(3):121-123.

  [4]孔祥鹤,张嘉琦,贺炳彦.“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91-193.

  作者:黄金昭 张守伟 徐锡金 单位:济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返回设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