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点在哪,农业领域的创新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2-17 11:09:42 归属于历史论文 本文已影响3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农业创新要抓四个切入点 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与其说是单个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集良种、生产、加工、储运、保鲜、包装、营销、科技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长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农业的产业体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我国面对加入WTO以后日益突出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要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关键在于着眼整个农业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我们在实践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wwW.Shunde.Net

1、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要把促进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当作建立农业产业化内在运行机制的中心,作为农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竞争者的格局也是经常不断调整的,产业(产品)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是纷繁复杂。因此,一个产业或产品的兴衰,实在是“兵家常事”。只要有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善于发现盈利机会并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农业产业化就不会游离于农业竞争力目标。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产业定位和项目选择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再好的产业和项目都可能毁于一旦。如果说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那么,企业家则是龙头企业的龙头。要强化经营者利益的独立性,鼓励企业家的职业化发展,让企业家转行从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官本位”思想的反映,不利于企业家的成长。 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能人,往往是企业家的雏形。要不拘一格地促进这些农村能人的成长,鼓励其进一步成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家。要结合宏观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培育企业家本位的发展环境,为优秀企业家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条件。 2、打破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把加强产前、产后农业产业化薄弱环节的改进开发,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点 产前、产后系统是农业产业化的薄弱环节,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尊重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打破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强化三者的有机联系;尤其是要把加强农业的产前、特别是产后开发,放到较为突出的地位。我们认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产中环节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产前、特别是产后。就产后环节来说,对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加工环节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不是加工,而是加工后的包装、保鲜、储运、营销,甚至品牌管理。 我国在这些重要方面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空间较大。轻视了这些方面,要增强农业竞争力,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水果为例,由于包装、储运、保鲜、营销等方面的技术条件落后,我国水果的出口能力低。目前,在我国水果总产量中,仅有2%左右用于出口,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当前我国名牌农产品比较少,即使是在国内市场上,国外名牌农产品的单位售价,往往也要高出国内同类产品好多倍。 3、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农民和龙头企业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和经济效益,为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有39%。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总体差距也很大,国外农业科技投资占其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早在80年代中期就达到1.5%—2.0%,我国至今也仅占约0.20%,不到30个最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的简单平均数的1/3。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投入效益,要相对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推广投入和对省地县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开发投资少得可怜。根据资料统计,国际上用于科研、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开发3个环节的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这一比例即使在上海等大城市也仅为1:1.5:26。前些年对农业推广机构“断奶、断粮”,搞垮了许多地方基层推广系统。近年来限定农业科研事业费,过分强调市场机制,将科研机构的注意力往往引向搞钱求生存,严重影响农业科研开发的健康发展。 4、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加强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并把改善食品的健康安全,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许多专家认为,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发展,中国农产品的“双高”问题(价格高、成本高),将会构成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障碍。我们同意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影响农产品提高竞争力的最大障碍,可能不是“双高”问题,而是相对比较严重的农业污染所引发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因此,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加强对农业污染问题的治理,改善食品的健康安全程度,是一项当务之急。 为此,要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商品安全法规的建设,加快其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要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危险病虫防疫体系和农药监测体系、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系统和动物防疫质量监测体系,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健康安全。特别是要注意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要结合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管理和检测。(国家计委产业经济研究所 姜长云) 采编中心 文章来源于:经济日报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