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包括(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0 01:28:29 归属于林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19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我国淡水资源总计达28000亿立方米,但是人均水资源量较低,是世界13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全面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针对建设节水型社会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以及节水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资源利用
我国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水资源的开发难度逐渐加大,另一方面,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观念落后,水资源的体系不完善,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措施,它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现状有: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生态失衡、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因此,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改善以上问题最科学、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
  节水型社会是指,在不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前提下,采取具体节约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染,有效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用以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是要制定全面的管理节水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设立市场引导以及政府管控,让大众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节水型社会具有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水资源污染双重意义。在我国,无论是在丰水区还是缺水区,其社会特征是一样的,节约用水都是为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效益问题,因此,都应该提倡节约用水。
二、充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1.参考当地降水总量控制用水量,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
  降水,是陆地上一切水分的基础,是维持人类和陆地生物生存的主要淡水资源。降水量是区域内降水多少而决定的,而区域内水资源如何,受降水量多少影响。根据我国近年来对全国水资源的评测,我国年降水总量达6.2×1012m3,而其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流量占我国年降水总量的44%,如果遇上干旱等自然因素影响,径流量与总降水量比例将更低。
  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随着近年来不断遭受污染,使水质发生严重变化,不利于生活以及农业灌溉用水,而我国传统的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模式,是集中力量使用风险极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而放弃对全部降水量的利用,这样的利用模式,必然导致供需矛盾的加大,尤其是我国农业为我国的基础产业,用于农业的水资源量大,更加凸显供需矛盾。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土壤水、水利工程的灌溉水。其中自然降水和土壤水是农业用水的主水资源,而水利工程灌溉水只是农业用水的客水资源。而在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模式中,主要针对客水资源进行调配、管理,而忽视主水资源的重要,这种模式是不科学、不利于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针对水资源的利用,要从根本上改进利用模式,加大对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
  2.加强对土壤水资源的利用
  土壤水主要是以毛管水形式存在的一种非饱和水体,土壤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和灌溉用水组成,它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资源,土壤水与地表植物相互依赖生存,土壤水通过土壤根带水分循环用来补给、消耗,因此,没有植被的土壤,其土壤水资源将得不到利用。因此,通过增加土壤根带水分的含水量,降低土壤蒸发速度、科学种植农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土壤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是环节农业灌溉节水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发展水资源持续利用道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根本。
  3.加大力度对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降水水资源是非传统水资源中及其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一方面,降水可以通过渗入地表进入土壤增加土壤水的储量,用于土壤水的植物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降水可以通过人为方式进行资源存储,例如修建水池、水塘、蓄水窖等方式,不仅可以缓解供需矛盾,还可以改善干旱季节缺水问题。
  全球性的水资源紧缺危机,使各国都对降水资源高度重视,而许多国家对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善,从最开始的解决人畜、农业灌溉的用水危机,发展到系统规划节水型社会,对具体的设计、开发、管理方面进行大量研究,而其中的降水资源,已经成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新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加强对降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不足引起的供需矛盾,同时还可以减轻其它传统水资源的供给负担。通过非传统水资源和传统水资源的共同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可以根本保证人畜、农业等的水资源供需问题,符合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分析供需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我国水资源主要来源包括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海水淡化、生物水以及对污水净化处理后的二次用水。而水资源的主要供给对象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人类生活生产等必须用水。而在我国由于地域、环境等问题,受水资源存在局限性、在调度配置上存在误差性。一方面,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方,水资源存在大量资源浪费情况;另一方面,在水资源短缺的地方,由于水资源有限而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导致我国各地水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
  因此,我国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时,应将传统模式的“供水管理”转变为新模式的“需水管理”,加大对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环境优化配置,同时管理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不科学的现象,解决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结:
  建设节水型社会,针对目标除了对传统的水资源系统进行改进建设,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非传统的水资源,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效益。关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按照我国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方针,吸取发达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充分参考水资源价值观以及科学的进行评测,建设科学合理的节水规划以及利用规划。
参考文献:
[1] 韩建秀,周朝鑫,白乐宁. 城市居民生活节水的技术与方法[A]. 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7 .
[2] 罗岩, 李香云, 由希尧, 王顺德, 刘超英.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J]. 干旱区研究, 2005,(03)
[3] 刘仲桂. 试论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现代节水技术推广的广泛参与[A]. 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 2005 .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林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