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临床诊断思维与实践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23:27:31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4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1篇:CTMRI诊断学临床教学应用

  CTMRI超声诊断学是将超声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利用CTMRI技术加强临床诊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渗入到医学诊断的所有环节,对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助手。该文就CTMRI超声诊断学教学实践的应用策略加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激起大家对CTMRI超声诊断学教学的应用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

  1以问题为核心,引入循证医学探讨

  以问题为核心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开教学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对临床病例集中的问题加以讨论,收集整理相关的影像资料,分析图像信息,以主动参与的形式提升教学效率,在超声诊断学的应用中受到迅速推广。学生带着问题的驱引,激发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产生浓烈的学习欲望,在充分理解教学大纲所提到的内容后,又提升了自学能力,促进了良好的临床应用能力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有临床病理追踪内容的影像资料,选取特色的典型疑难图片,采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图像资料的基本征象结合对应的临床资料,独立查阅相关医学数据,自己进行分析整理,得出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只回顾教学大纲内容,提出临床实践的要点,随之帮助学生分析讲解超声图片,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问题的循证讨论结果加以小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教程设计,创新问题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展开问题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引进PACS系统,促进学生的临床应用

  PACS系统是当下最先进的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改变了过去超声诊断学的临床教学只能采用超声检查的实时观摩学习,没有更多的图像内容资料做补充的尴尬场面,创造了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新局面。随着图像存储技术和传输技术的普及推进,以数字化方式对医学影像重新进行了保存、传送和读取,教学资料丰富且可以满足多项要求,给教学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教师可以动态的提取资料库内大量的临床影像资料,实现远程资料的无限制共享,操作更方便,图像质量更清晰,传送更快捷,加强了同其他学科横向联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影像的概念,养成综合的科学的定性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了影像资料库,改变了过去影像资料储存依赖热敏打印方式、图文报告等局限限制的状态,人们可以在网络的任何一个终端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以打印出高清晰度的图像资料,储存在磁盘或光盘上。通过影像资料库内大量的病例资料,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引向临床实践,使学生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向临床上倾斜,同时可系统地跟进相关教学材料,进行随访或模拟诊断工作,对重要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加深了临床思维能力。

  3比较影像学的引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比较影像学通过对同一影像的横向对比,延伸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意识思维。不同的影像检查对不同的病症敏感度不同,转换了思维的角度去比较观察,可以加强互补,例如,超声无法检查含气组织,只能依靠X射线探究肺组织和气胸的功能异常,但是却可以借助超声手段检查胸腔的积液,判断其各种病症;同样的超声检查能通过检查部位的高低回声显示出病灶内的筛网结构,显示出动脉血管瘤内的血窦或各种纤维组织结构,而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设备则显示不出病灶的真实状况,CT检查病症为低密度症状,呈现出“向心性的迅速增强,缓缓退出”的体表症状,MRI诊断出“灯泡症”的高信号特征。所以在超声诊断临床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疾病的声响学表征时,可以适当引入该病症的其他影像学知识,还可以利用医院的影像信息网及时补充病症的临床特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一病症在不同影像工具间的表现差异,同时比较不同阶段疾病的影像资料差别,了解病症的发展规律,提高对某种疾病的认知度,树立全面掌控辨别的思维能力。学生学习起来不枯燥,加深了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宏观分析和综合解析能力。

  4过程教学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过程教学法其主导思想是:根据工作的需求,结合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设计。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和编排程序上要跳出学科框架的现状,按照临床工作的顺序,安排课程内容和训练过程,通过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各种超声仪器,分析解决临床医学问题。如实践中开展肝胆超声问诊教学时,工作程序设计应是:首先保护患者隐私,工作时不向患者透露病情,不要当面讨论病症,只提供客观描述;其次,检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审阅检查申请单内容,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就医情况,查阅其他检验结果,适当咨询患者病情,然后开始检查过程;沿着规定的切面或顺序进行扫描,陆续显示第一、二、三肝门的结构图像,以及肝静脉工字形状的结构,测定各项规定指标,找出异常症状的准确定位,并客观描述其超声图像特征;最后进行综合定论分析,得出科学的诊断。

  5优化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和特色

  超声诊断学的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超声诊断的原理以及正常声像图和异常声像图的差别,没有涉及更多的内、外科医学知识,对相关疾病在内外科临床上的相应超声特征介绍的非常浅显,学生无法加深印象,理解图像与病症的联系,产生整体的认识,学习时常出现思维的混乱。超声诊断学的教材本身就兼有综合化的特点,抽象概念多,而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新又很快,诸多问题在教学中引发一定的矛盾。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材中相对基础、系统、完整的知识内容,重视对临床常见病症的超声诊断原则的甄别和判断,教学中加强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生活实例,吸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6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超声诊断学是通过观察图像特征来诊断疾病,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挂图或绘图的方式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学习很被动,难以理解。现阶段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真实反映超声波动态波动的特性,教师在课前制作幻灯片时通过选择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突出,配合动画,针对患者的实际诊断录像,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极大的改变了旧的教学面貌,提升了教学效果。

  7结论

  随着我国超声诊断学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界需要大批医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熟悉全新超声诊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的任务也会愈加繁重,教师需加强业务学习,多方改进教学思路,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周刚

  第2篇:留学生诊断学临床实习教学体会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中国已成为很多国家学生的留学选择[1]。其中,新疆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规模化的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家涉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苏丹、韩国、卡塔尔、塔吉克斯坦、印度、美国等。诊断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实习课对学生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内容也具有重要作用[2]。如何提高留学生诊断学临床实习课的教学质量是诊断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留学生诊断临床实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作初步探讨。

  一、授课对象的特点

  留学生因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具有如下特点:(1)我校接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英语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留学生的语言基础好、读写能力强,然而他们普遍使用的印式英语,有其自身的构音和表达特点,即使是简单的语句,不熟悉其语音就会误解,在与其交流过程中,教师常可能因为听不懂或误解学生的问题,而导致与学生不能充分的互动交流。这个特点造成了师生之间的语言障碍。另外,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实践中与患者交流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语言障碍,使得学生和患者之间无法交流,导致采集病史、查体配合等诸多环节不能有效进行,从而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影响临床教学实践效果。(2)大多数留学生性格活泼外向,显得自信、独立和活跃,对临床实习课的内容很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喜欢提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活跃,直到问题搞清楚为止,与教师有很好的互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3)组织纪律性较差。上课迟到、旷课及中途走出教室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常有打断老师说话的情况,部分学生甚至态度傲慢或对教师的课堂纪律要求视而不见。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在实习课病史采集时没有思路,导致学习效果差。因此,授课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思想准备,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应激事件。

  二、带教教师的特点

  带教老师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普遍比较欠缺,多数教师对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幻灯、教案可以流利地照本宣科,但在临床实习课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强的互动交流,并且表述的教学内容更为宽广,而“语言障碍”常常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留学生对临床实践较为感兴趣,由于存在语言障碍,留学生无法与患者沟通以及阅读患者病例及检查报告,此时老师是学生与患者沟通获取病例信息的主要媒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准确的听、说能力。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带有口音,语速过快,导致有时教师听不懂学生的英语,师生交流存在障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结果教师觉得难以与学生沟通,自信心丧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广泛阅读专业文献以拓宽知识面、积累专业词汇;开展集体备课(2~3次/学期),上课前反复试讲、互相评议等英语教学教研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老师以及授课的内容要相对的固定;针对留学生的教学,对任课教师相继采取岗前再强化培训医学英语的方法,为留学生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的前提。国际教育,必须引入国际医学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制定出合理和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英语授课的医学留学生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医学留学生专用教材,在教材选择上,遵循以原版教材为主,国内统编教材为辅,自编教材为补的原则,结合每个病种进行回顾性复习、归纳,展开临床实习教学。由于留学生回国后还需通过其国内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方能从业,因此,我们的教学也需考虑留学生回国后的形势需要。我们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教学的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精选教学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引用国外教材,更不能对中文教材单一笼统地翻译施教,要注重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总结经验,整理和完善,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外市场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四、利用教学病例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在学习症状学中,可结合临床实践编制教学病例,这样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诊断学的实践性很强,必须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体格检查法。而学习体格检查时,由于床边示教时间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实践到典型阳性体征,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诊断学示教室和模拟人这些学校固有的先进设备和基地,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可随意选择阳性体征的种类,如“呼吸附加音”、“心脏杂音”等,非常生动形象,也可以在诊断学示教室练习胸腔穿刺等技能,以填补不能在真实患者身上完成的查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结语

  诊断学临床实习课对医学生来说是学会与患者交流、掌握临床技能、迈向临床的重要一课,留学生教学具有特殊性,因此留学生诊断实习课是一门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我国自身的医学教学模式,应探索适合留学生特点的诊断学实习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医学留学生的教育工作。

  作者:张莹

  第3篇:临床诊断学学习研究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它阐述疾病的各种病因、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讲解问诊和检体诊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学习如何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判断疾病。因此,临床诊断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是开启临床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会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才能在临床中对各种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1.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内容

  临床诊断学的内容广泛,包括医学生临床实践之初,亦即从临床见习接触患者开始,学习倾听患者的陈述,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做到关心、体贴、爱护患者,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切勿因为学习知识与技能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学习用临床技能去发现各种病变,学习评价临床各种资料,并能用动态的思维进行分析、综合,联系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对疾病做出诊断的全过程。

  1.1症状诊断症状是指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改变。医师通过与患者对话,听取其陈述,进行病史采集,研究各种症状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联系其病理生理基础,得出初步诊断的印象或可能性诊断。

  1.2检体诊断医师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器械工具(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发现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客观变化。

  1.3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内镜检查及内科常用诊断技术操作,均属临床诊断常用的检查措施,可借以了解相应器官的病理变化或功能状态。

  1.4病历记录是将问诊、查体等所获得的临床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加工,形成的书面材料,它既是医疗活动的重要文件,也是患者病情记录的法律文件。

  2.临床诊断重点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诊断学理论学习期间,尽早安排临床见习;临床工作期间,多参加病房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与医疗查房,不断总结和深入学习。这样,可以拓宽诊断思路,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通过多临床、反复临床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具备为患者解除疾苦、发掘致病原因的意识和强烈愿望,必须具备精深的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必须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三者缺一不可。

  3.临床诊断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及人文医学的培养贯穿始终

  各种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活动中,医师就好比医学领域的侦探,通过获取患者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解开疾病诊断之谜。医师的职业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更需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正确地诊断疾病,进而为患者解除疾苦。

  4.学习临床诊断学,既要与时俱进,掌握临床诊断的新技术,更要重视三基训练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的手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如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四维彩超、自动化生化分析、免疫功能检测甚至基因检测等均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但是,基本的问诊、体格检查,并不能因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而被削弱、被淡化、被忽略;而应该是不断修正,相互补充、完善。如叩诊时所发现的叩诊音的变化,以及听诊时所闻及的杂音、啰音等,尚难从上述高新技术的检查中如实地反映出来。从临床意义上说,医师对患者全身状况和心脏功能的估计比仪器更加全面、更符合实际。因此,对医学生从临床学习一开始就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结合新技术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临床诊断学,作为一名医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行为准则,勤于实践,精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掌握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和提高技能。应该熟练掌握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和重点的器官系统检查。做到全面有序、手法规范、结果可靠,并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在书写病历方面,能对问诊、体格检查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写出内容真实可靠、格式正确规范、清晰流畅的高质量病历。我们只有细心学习,刻苦磨练,才能达到这些要求,为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中喜等

  第4篇:对医学高职高专诊断学临床技能操作实训课的思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

jhr.com.cn

医学高职高专学校是培养基层医务人员的摇篮,其目标是培养能为乡镇和社区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等综合卫生服务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临床操作技能是医学生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尤其在诊断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诊断学作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它不但是研究学习如何正确、全面的收集临床资料,做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和验证治疗效果的一门医学课程,更是医德培养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的关键时期,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保障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作者自身高职高专实际教学情况并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诊断学课程本身内容繁多、基本理论抽象、枯燥、供学生实践的临床资源匮乏、实训学时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技能训练不够理想;2.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同一个教师负责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授课任务,既缺乏系统的培训又缺乏专业的侧重,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动手能力的培养;3.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医患沟通技巧,意识不到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致使其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时技能操作不够娴熟,医患沟通不够融洽;4.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律性不强,学习自觉性差,更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求知欲缺乏,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5.考核制度不够严格和规范。目前,虽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诊断学考核都已经改变了以往“期末一张卷”的终结性评价局面,实施理论、实训操作技能、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但平时成绩评价标准不规范,实训成绩不管多少只算总成绩的一部分,如总成绩不及格,最后补考仍是“一张卷”,导致实训技能操作的成绩没有起到最初的意义,因而学生对实训技能训练重视不够。这种考核和评价方法的片面,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评价形式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间的平等关系;6.实训室管理不够完善,很多高职高专都在使用多媒体仿真模拟实训系统,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和学习,很多设备不是太懂,养护工作更是不到位,造成很多现代高科技设备不敢用,不会用,致使设备闲置较多等情况;7.实训室课外开放不够充足,由于课程设置,实训室无法做到全天候开放,较难做到让学生在课后空闲时间中,在实训室内强化练习,甚至思考练习,体验和熟悉实训过程、锻炼实践技能。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低下的尴尬局面,制约了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诊断学实训管理和实训方法、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诊断学高效的临床操作技能实训体系,让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练习及课外系统训练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实训质量,促进高职高专医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医德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等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赵文鹏等

  第5篇:浅析西藏学生特点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协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现就西藏学生的特点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1学生的特点

  1.1韧性强,贵于坚持

  大多数学生对于自身优缺点有较清晰的认识,他们从不盲从,始终坚持自己的学习态度,这种坚持也是农牧区学生的固有品格。这部分学生一旦下定决心学习,成绩提高非常明显。他们擅长归纳与总结,知识条理化,大胆且细心,这类学生是整个学习中的佼佼者。

  1.2“非理解性”记忆

  部分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困难的前提下,而放弃理解,甚至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2]。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限,不擅长归纳,当教师授课中未有意识的强调重点内容时,便无所适从。

  1.3动手能力强,但却难与理论结合

  学生动手意识强,这也是部分学生选择动物医学专业的理由,这类学生在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潜力较好。但部分学生由于课堂理论知识没有完全吃透,出现“乱动手”的情况。

  2教学方式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对先学课程有一定的要求,如与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等有直接关联,对后学课程又有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3]。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不能采取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

  2.1与学生交流

  在开课的前几个星期,主要精力便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深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这样初步掌握了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针对每个班的不同情况,再对教学方法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令其更好地掌握课堂所授内容。

  2.2启发式重复教学

  根据人遗忘规律,即使是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掌握的内容,如果没有进行即时复习,在第6天内会遗忘80%以上[4]。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每次上课时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前面章节的知识重点进行梳理,这样不但有利于适时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采取重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前后章节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章节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3知识点简化

  由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而且理论学时有限,因此对知识点的处理不能够面面俱到。根据大纲要求,力求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将重点知识层层分解,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有度细化,不但让学生见到森林,还要看得见树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2.4多媒体教学与互动

  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其优点是方便、快捷、高效,能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图文并茂,将复杂的知识直观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5]。如动物异常站立姿势可与图片呈现,而正常及异常心音则可以与声像呈现,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腾出手来”更好地与学生形成互动。

  2.5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强调临床基础操作,但同时也要开发学生操作仪器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技能操作的理解,适应各种形式下的临床诊断。在实验教学中还强调各个诊断参数的临床意义,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总结

  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方式是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首要解决问题。本文从分析藏族学生特点入手,为西藏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可行方案以供参考。

  作者:张忠艳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