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文旅结合项目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22:01:05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8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人口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_个国家的人口文化素质代表了其国际竞争力,并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差异的制约,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和人口文化素质差异都非常明显,两者之间发展是否协调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国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现状,对促进国家制定相应的公共图书馆布局和发展政策,实现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地区差异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三方面:_是关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区域差异和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如:鞠树成等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区域差异的原因;梁秀霞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对我国31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2。二是关于人口文化素质地区差异研究。如:秦贤宏等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将1982、1990、2000、2006年作为研究断面,分析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及演变[3;程前昌等通过计算1997-2006年间中国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对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4。第三,将公共图书馆与人口素质相结合的研究。如:于鸿儒则分别从人口文化素质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图书馆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为先决条件的[5];马维颐认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以人口的文化技术素质及其需要为前提,以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提出根据不同地区人口素质及需求情况,建设不同级别的图书馆H;张伟云等认为公共图书馆应归属教育领域,通过强化社会教育职能,为优化人口素质服务0;王立莉在对图书馆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贡献[8。以上文献中,前两方面的研究都分别单独分析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地区差异,较多关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忽视了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第三方面的文献已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应协调发展,但相应研究仅对两者关系、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未利用全国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故未能很好地揭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差异。因此有必要利用耦合协调度指标,定量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间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程度和区域差异,从而根据不同地区情况为科学配置公共图书馆资源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2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2.1耦合的内涵

  耦合原是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0。耦合及其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趋势。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决定了系统演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就是度量这种作用的指标_。耦合度主要反映了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但无法反映系统间是否协调发展。因为两个系统之间动态发展,会有交错、不平稳的特点,因此可能会出现两个子系统得分都低,但差异较小,此时耦合度却较高从而不能反映真实协调发展情况的现象1112。而耦合协调度则用来反映系统间在发展中保持协调的程度,体现系统间和谐健康发展趋势,说明系统间协调发展的真实情况。耦合协调度结合了系统的耦合状况和发展水平,可以真实反映协调发展的程度大小,具有计算简单却能综合概括系统整体信息的特征12。

  2.2耦合协调的作用机理

  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耦合效应。公共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职能,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教育方式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后又带来阅读和检索查寻资料需求的增加,这又成为促使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动力6]。

  公共图书馆具有全民性、全程性和公益性的服务特点,使其能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促进人口文化素质提高。首先,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提高学龄前儿童文化素质一通过画册等启蒙读物,引导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其获取书面语言的愿望,扩大其想象空间,提高其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等。早期阅读教育可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基本的查询、阅读能力,为儿童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公共图书馆可通过辅助教育来提高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受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的限制,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难以通过学校获取相关知识。而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丰富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其感兴趣的知识。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讲座、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介绍前沿热点的科技人文信息,提高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再次,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学历培训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提高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文化素质。公共图书馆可利用馆藏资源,以较低费用提供培训资料和开设培训课程,提高各类人员的文化素质。公共图书馆还可针对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人群提供专业技术图书,或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在帮助他们就业的同时,提高其专业技术素质。最后,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来提高全社会人员的基本文化素质。如在特定时期或节假曰,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诗歌朗诵、有奖问答、演讲比赛、学术报告、摄影培训、影视鉴赏、音乐会或歌咏比赛等活动,积极吸引社会群众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传递知识,提高参与人的基本文化素质。

  图书馆的读者通常是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人口文化素质越高,阅读能力越强,越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对公共图书馆的各类服务需要越多,这反过来促使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快发展。首先,人口素质的提高要求加大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增加公共图书馆数量和扩大公共图书馆规模。如增加社区图书馆数量,方便群众就近借阅图书;增加馆藏图书的数量,特别是新出版图书、期刊的数量;扩大图书馆场馆面积,增加各类功能的场馆应用如少儿阅览室、多媒体室、电子文献室等。其次,人口素质的提高要求公共图书馆员提高自身素质。除了能够提供基本的检索、查阅服务外,还应该能够逐步提供专业性文献和外文文献的查询等服务。最后,人口素质的提高要求公共图书馆扩大其服务内容。如通过馆际互借服务为读者拓展其获取文献资料的平台,通过数字图书馆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永不下课的大学”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为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而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两者在同一时空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评价方法

  借鉴相关文献1213],可以将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要素所产生的相互影响程度定义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度,其指标数量表示二者协调发展的程度。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定义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

  3.1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3…,m)是公共图书馆-人口文化素质系统序参量,?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其值为Xg(i=1,2,3…?,m)。、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即=max(xy,x2j,???, xnj),,.=min(xy,,2j,xnj)。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对系统的有序功效系数表达为:

  具有正功效具有负功效式中,Uij为正功效时最优化为求最大,系统有序度高,Ug为负功效时最优化为求最小,系统有序度高。%取值范围为E),1]。u,j越接近0越差,越接近1越优。

  对于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两个系统内部的各个序参量有序程度的总贡献,通常用集成方法计算,如线性加权法和几何平均法。本文选用线性加权法:

  ui=真wijuij,jLwij=1(2)

  式中:Ui为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其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本文将u1定义为公共图书馆子系统,将%定义为人口文化素质子系统。W,j为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利用熵值赋权法进行计算。

  3.2耦合度模型

  根据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推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两系统耦合度公式:

  耦合度值o取值范围在0),1],当o=0时,说明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系统有无序发展趋势。当O=1时,说明系统之间处于良性共振耦合,系统出现向有序结构发展趋势13]。一般两系统耦合值会随时间发展,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也有个别样本会受到突变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耦合退化的现象。

  3.3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模型虽然能反映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两系统的耦合程度,但是却不能反映其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反映两系统的耦合和整体发展程度,还需要构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O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评价指数,反映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整体协调水

  O

  平。(X,,为待定系数,结合实际情况,并参考专家意见,本文取a=0.5,=0.5。

  3.4评价标准

  为判断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类型,设计如下标准:如:U1>U2,说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落后,该地区为人口文化素质发展滞后类型;如U1<U2,说明公共图书馆发展落后,该地区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类型;u1=U2,说明两系统发展相同,称该地区为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发展同步类型[15]。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4实证研究

  4.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描述公共图书馆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公共图书馆的人文服务贡献,结合已有文献,根据科学性、综合性、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机构个数(X1)、从业人员(X2)、总流通(X3)、书刊外借册次(X4)、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X5)、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X6)、人均图书购置费(元)(X)7个指标。描述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通常要反映人口的智力、知识水平,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因此选择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Y1),未上过学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Y2),小学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Y3),初中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Y4),高中和中专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Y5),大专及以上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Y6),科技人员占总人口比重(%)(Y7)7个指标。为考察进入21世纪后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本文选择2000年和2012年两年数据作为研究截面,其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图书馆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4.2实证分析

  结合上述方法,利用公式(1)-(4),分别计算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系统的功效函数值《、耦以往文献1,计算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和泰尔指数,结果合度O和耦合协调度D,结果见表2-表5。通过借鉴见表6和表7。

  4.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全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看,全国总体上以公共图书馆滞后类型为主。如2000年除广东、上海外,全国其他省市均为公共图书馆滞后类型;而到2012年,除广东、上海外,又新增江苏、浙江两个人口文化素质滞后类型地区,其他省市还是公共图书馆滞后类型。这说明广东、上海两地的公共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历史积淀,基础较好,而江苏、浙江两省则在2000年以后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建设表42000年中国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表72000年和2012年中国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度区域分布泰尔指数投入较多,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而其他大多数省市相对于各自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

  (2)从全国总体上的耦合协调度来看,全国整体耦合协调度偏低,耦合协调度最高的上海也仅在2000年达到初级协调,除上海外全国其他省市分别处于失调的各类水平上。整体看来,随着时间的推进,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在逐步提高。如从2000年到2012年,濒临失调的省市由1个增加为5个,低度失调的省市由8个增加为21个,中度失调的省市由20个降低为3个,高度失调的省市从1个降为0个。但也有个别省市发展趋势过慢或出现下降趋势,如湖北、山东、黑龙江维持低度失调不变;青海、贵州维持中度失调不变;上海从初级协调降为勉强协调。这说明部分省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没有同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相协调,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3)从空间布局看,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根据各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从2000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看,从弱到强排序都为西部、中部、东北、东部。耦合协调度区域分布泰尔指数从2000年的0.351下降到2012年的0.2812,说明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平衡情况得到改善。经泰尔指数分解,发现东部和西部地区省市内部的差异,是造成总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中部、东北地区内部差异影响相对较小。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区际间的耦合协调度差异不如东部、西部、中部区域内部的耦合协调度差异大。

  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虽然在整体上逐步提高,但有部分省市发展较慢;在空间分布上,公共图书馆和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呈现按西部、中部、东北、东部顺序增强的趋势。造成耦合协调度总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东部与西部耦合协调度的内部不平衡。

  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加强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注意协调好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所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提升的关系,特别是湖北、山东、黑龙江、青海、贵州等省更要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力度,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能够满足本省人口文化素质发展需求。上海市虽然其耦合协调度为全国之首,但出现了等级下降的趋势,因此需强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公共图书馆对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作用,如开展街道社区的居民借阅代办服务,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率;开展针对受教育较少市民的讲座、培训等形式的专项知识服务;提供对残疾、贫穷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文化公益性服务,等等。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平衡是与各个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差异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时期内会持续存在,但可以通过实施有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来降低不平衡程度。鉴于减小东、西部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内部差异可有效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应注重对东部地区的河北、海南两省和西部地区的青海、贵州、西藏三省的公共图书馆与人口文化素质的协调建设,以改善耦合协调度区域不平衡现状,从而实现公平配置公共图书馆资源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目标。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